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人工智能与人脸识别一样么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0-12-10 11:41:23   浏览:9151次  

导读:看过电影画皮的都人知道,现在社会有很多名副其实的伪装者,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有时候眼睛看到的一切并不是真的,格物斯坦人工智能的出现起到了帮助人脸识别系统去伪存真,安全保密的作用。因为了神乎其技的人工智能,才让人脸识别在国内得到了大幅...

看过电影画皮的都人知道,现在社会有很多名副其实的伪装者,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有时候眼睛看到的一切并不是真的,格物斯坦人工智能的出现起到了帮助人脸识别系统去伪存真,安全保密的作用。因为了神乎其技的人工智能,才让人脸识别在国内得到了大幅度的普及化。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面部特征进行身份识别的一项生物识别技术,这项技术通过采集人像、关键点提取,对人像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娶人脸识别对比,实现个人身份识别验证的目的。

即将实施的民法典详细明确个人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因此,将“人脸”界定为个人敏感信息是合理的。

大数据时代,“人脸”是关键的数据信息,因其唯一性和较好防伪性,人脸识别技术发展前景广阔。因此,需要理性看待相关技术,既不能因噎废食、谈“刷脸”色变,也须明确规范、健全制度、加强监管,及时封堵个人信息泄露等漏洞。调查显示,对于人脸识别安全风险的担忧,更多在于一些没有明确法律规定的场景下信息收集、使用过程中的不透明与不确定性。比如,很多人都关心过人脸原始信息是否会被收集方保留以及会被如何处理。这提醒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界定人脸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交易权等。及时建立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标准规范和监管规则,让全社会更加严谨地采集、使用、存储人脸数据,才能切实保障个人权益,也才能推动相关行业良性发展。

购物时“刷脸”支付,乘火车时“刷脸”进站,使用智能终端时“刷脸”解锁。如今,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伴随技术进步,人脸识别正深度融入民生服务、城市治理、安全保障等领域。例如,“刷脸政务”广泛应用,节约了办事时间;一些地方启用电子警察执法,通过“刷脸”识别交通违法行为;利用人脸识别,对机场和商场等人流密集处进行监控;等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脸识别+测温”设备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体温检测效率。此外,基于人脸识别的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创新创业的风口。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超过1万家人脸识别相关企业,今年前三季度注册量达1135家,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20亿元。

今天,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日新月异。目前,有银行网点支持“刷脸”取款,有人担心设置人脸识别会增加银行卡被盗刷的风险。对此,银行业人士解释称,“刷脸”取款技术应用了“三维成像技术”,即便是双胞胎也能精确识别,另外“刷脸”取款拥有三层安全防护,包括人脸识别、手机号码验证、密码验证,安全性甚至比插卡取款还多一重保障,因此银行卡用户不必过于担心。人脸信息一旦泄露就无法挽回?真的。

人脸等生物信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一旦泄露则处于不可逆转的状态。因为人脸识别通过摄像头获取信息后将化为计算机代码,而代码是可以被获取和重构的。普通的字符和字串密码在丢失之后可以设置新密码,但是生物信息是不能“重置”的。换句话说,生物信息泄露后,用户在使用生物信息作为身份认证的场合,可能被“李鬼”冒名顶替,身份安全形同裸奔。

有人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无法识别整容后的面部,其实常规的双眼皮,隆鼻等脸部局部区域的整容对人脸识别影响不大,比如此前警方就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捕获了整过容的女杀人犯劳荣枝。不过,如果脸上动了“大刀子”,改变了关键部位的信息,是会给人脸识别带来麻烦。

综上所述,随着5G与工业互联网不断发展,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出台,以及人工智能加以辅助人脸识别领域,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将完美展现出真实可靠、毫无暇渍的一面,这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哦!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相关热词: 人工智能 人脸 识别 一样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