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鲍君威:智能驾驶演进中的安全保障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3-12-19 18:13:11   浏览:3427次  

导读:撰文 / 张 南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师 超 激光雷达作为智能驾驶领域和关键传感器之一,为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其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均呈现出强劲态势。 Yole Intelligence发布的《2023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与技术报告》显示,2022年,...

鲍君威:智能驾驶演进中的安全保障

撰文 / 张 南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师 超

激光雷达作为智能驾驶领域和关键传感器之一,为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其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均呈现出强劲态势。

Yole Intelligence发布的《2023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与技术报告》显示,2022年,在中国上市的新车(乘用车)中,共有11款车型搭载了激光雷达,至2023年第三季度,已经有36家车企宣布使用激光雷达。报告中预测到 2030 年,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到达 53 亿美元,比去年预测的高出10亿美元。

在2023中国汽车供应链峰会上,中国车载激光雷达头部企业Innovusion图达通联合创始人兼CEO鲍君威发表了题为《多智能驾驶演进中的安全保障》的主题演讲。

在演讲中,鲍君威主要关注的是自动驾驶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他认为:“在MPI(平均接管里程)持续爬高的过程中,实际的安全指标可能会有一个断崖式的下跌,因为人性有惰性,单个个体一年都碰不到一次需要接管的情况,甚至几年都碰不到一次,开车的时候人会非常放松,非常懈怠,等真正需要接管的时候,就会出很多恶性事故。”

而激光雷达的作用也正在于加强安全,他认为,激光雷达可以构筑超前感知的未来。首先,优势是不怕逆光、眩光干扰,因为它是主动发光的,好的激光雷达信号强度及处理可以克服外界干扰,比人眼探测的效果更好;其次,好的激光雷达看得足够远,起码三五百米的视野,同时可以看到小的障碍物,包括人、鬼探头,白天晚上人出来的时候,可以及时清晰地看到。

以下是鲍君威演讲的实录。

很高兴跟大家分享图达通在自动驾驶行业,尤其是在激光雷达应用这方面的一些体验和体会。

今天讨论的题目是“智能驾驶演进中的安全保障”。自动驾驶、高级辅助驾驶始终是多年来越来越热的话题,最近几个星期华为、小鹏几位领导们,又把这个事情给大众普及了一波,有很多不同的解释。

我们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想法。简单介绍一下图达通,英文叫Innovusion。搜一下我们公司,会有核心关键词会跳出来:图像级超远距激光雷达。

我们公司于2016年成立,是业界第一个推出图像级超远距激光雷达的公司,到现在已经在NT2.0平台的蔚来汽车上量产标配了,出货量大约20万台左右,绝大部分在路上跑。

我们很高兴激光雷达作为蔚来NT2.0自动驾驶的一部分,给很多驾乘人员提供了很多保护、预警等等功能,同时很多更加强大的功能会在不远的将来,未来随着OTA升级,不停地在车上释放。

激光雷达除了在自动驾驶量产车上应用,在Robotaxi、卡车、车路协同、智能交通、轨道交通、工业场景保护、监控等等领域,都有很大的价值。

谈到智能驾驶,行业、消费者都非常重视这个事情。国内我们用的是L2+++,无限接近L3,我们觉得距L3只差临门一脚。

一方面是法规的状态。现在还没有清晰的法规,真正地规定在全国范围内L3是一回事,企业都是L2+++。这里核心是,不是L3的话,驾车责任就在开车人身上了。

实际上目前智能驾驶在技术上已经非常领先了。蔚来、上汽智己、理想、小鹏、华为的各种车辆等等,有很多种不同的实现方式、不同的做法,但是最后智能驾驶在法规定义上还只是L2.x,没有到L3。

国外L2的车也有一些了,叫得最响的是特斯拉,确实它在很多方面,比如体验、开发是非常领先的,但是不管出了多少事故,只要不是车本身的问题,都是驾乘人的责任,这样实际还是L2。

我们认为,行业里真正起到突破性示范作用的,还是奔驰和宝马。行业里的专家对国外消息了解得比较多,可能跟普通消费者不一样。

奔驰从去年年初开始,首先在德国,后在美国内华达州和加州得到了L3法规的认可,虽然它的ODD(自动驾驶或者高端辅助驾驶的驾驶域)限制得非常窄,比如德国可能有1万多公里高速公路,而且在速度要低于60公里/时,但是只要满足这些条件,L3功能就可以开启了,车企就有担当能够负责,这是把驾驶责任主体从驾驶员转到了车企,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在行业里面是突破性的变化。

随着奔驰的开放,现在宝马最近几个月也开始做这个事情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我们认为,由于这些变化,智能驾驶正在接近“iPhone时刻”。手机从只能打电话的手机,到功能机,再到智能手机,有很多变化时刻。很多时候行业的变化,在剧变之前会有很多不同试错和试对的各种做法、各种玩法,但是最后总会汇聚到主流的一两条技术路线上。

iPhone发布之后,尤其是App store上线之后一统江湖。后续智能手机有iPhone和安卓两个主流阵营但实际是一样的东西,一个是苹果的封闭体系,安卓手机是完全相似的状态,只不过它是一个开放的生态,但整个手机形态跟之前的乱象不一样了。

MPI多高才安全

鲍君威:智能驾驶演进中的安全保障

我们认为自动驾驶可能也会是这样。不管怎么说,很关键的事情是整个车上的传感器会越来越多,MPI(平均接管里程)不管是用英里还是公里来算,都是非常高的了。

现在我们看到的头部企业,NOA的MPI大概是百公里左右,大多在这个数量级。

驾驶过程中如果靠着系统启动NOA控制车的话,人还是要看着车的执行、控制的,每天至少要经历几次需要人接管的时刻,大家心惊胆战地看着车来开车,还是很有意思的体验,不知道有多少人做过这个事情。

随着MPI越来越高,大家会觉得越来越安全,真是这样吗?MPI越高越安全?我认为不一定。将来几年传感器性能越来越好,装得越来越多,自动驾驶系统域控计算能力越来越强,算法越来越成熟,MPI会越来越高。

鲍君威:智能驾驶演进中的安全保障

当MPI提高到1万公里左右的时候,作为单个的个体,每个人开车,可能一年都碰不到一次需要接管的时候,好像很安全了,但是有可能这是非常危险的时刻。

如图所示,MPI很高的时候,安全指标可能会有一个断崖式的下跌,因为人性有惰性,单个个体一年都碰不到一次,甚至几年都碰不到一次,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特别是逻辑思维不是很强的人,开车的时候会非常放松,非常懈怠,从统计来看,会出很多恶性事故。

平均一个人一年开车1万公里,有10万辆车在路上跑,如果MPI是1万公里的话,算算有多少次需要接管的,人是会放松的,这个事故数会有多少?这对行业来说是非常不好的事情。

如图所示,这个事情已经发生过了,左边是特斯拉,右边是国内车型,都不错,大部分时间开得非常好,晚上/白天可以这样开车,但是会有一定概率碰到需要特殊处理的情况,就会有这种事故发生。

当智能驾驶高速发展的时候,当MPI越来越多的时候,全行业要警惕“越安全”可能“越危险”。换一个角度来说,前几天大家讨论AEB也是一样的。很高兴地看到行业里面专业媒体讲AEB,对我也是一个很深的教育,AEB到底怎么回事,什么时候做?怎么调整误报、漏报,有很多有意思的视频材料,我觉得非常好。

激光雷达构筑超前感知

事实上广大民众不会看这一些比较专业的材料,越深越细地能够得到整个行业认可的专业材料,可能被媒体传播被民众深入了解的程度就越少。所以如何在行业里通过别的方式,比如产品定义、产品适配、宣传,来避免这种事情发生?这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但我们这里给大家一个提醒、预警和准备。

一方面,如何对驾驶者的检测,如果驾驶者走神了,犯困了,要检测得更精确。另外是教育,加强对ADAS系统功能的认知,虽然我们在做,但是很多时候还是不够的。

如何快速提升智能驾驶安全性,跨越安全鸿沟?如果按时间算的话,我们估计2025年MPI会提升到一万公里,那就是很危险的时刻了,我们还有两三年时间。

那怎么把这个MPI从1万公里到10亿公里的过渡时间“挤”一下,从1万公里迅速跳跃到10亿公里、百亿公里的时候,我们就安全了,如何尽快地跨越鸿沟,怎么做?

我们是做激光雷达的企业,当然不只激光雷达,还有其他做域控,其他好的传感器的企业,在某个时间点,一定要把MPI做上来,把鸿沟阶段缩得越短越好。如图所示,很快地从1万公里跳到10亿公里,这样才能让行业对智能驾驶不要太失望,不要有负面作用。

L4自动驾驶的发展遇到了阻碍,8月份美国旧金山给Cruise Automation和Waymo发了自动驾驶的执照,结果刚一个多月Cruise Automation就出事了。起因的事故真不是它的问题,但是没办法,摊上了,自动驾驶License被吊销了,我们希望ADAS不要发生这种事情。

我们认为,激光雷达可以构筑超前感知的未来。我们公司的产品,首先,优势是不怕逆光、眩光干扰,因为它是主动发光的,好的激光雷达可以克服外界干扰的,在人眼看不见的时候效果更好。

其次,好的激光雷达看得足够远,起码三五百米的视野,同时可以看到小的障碍物,包括人、鬼探头,白天晚上人出来的时候,可以及时清晰地看到。

激光雷达行业这么多年发展,已经有好的产品达到这个程度了,包括看到小的物体。人开车,追踪车辆很简单,当你把驾驶任务放给车的时候,或者MPI想提高到非常高的时候,那么就需要你看到路上所有小物体,以及可能对驾驶安全造成损害的事情。这种事情作为一个个体,每年可能就发生过一两次,但摊在某个人身上就是大事。同时几百万辆车在路上跑,发生的概率就非常高了。

前两天我跟一个Robotaxi的厂商聊,他们非常想看清楚高速公路上的石头,否则的话这是不可靠的L4系统。

鲍君威:智能驾驶演进中的安全保障

我们公司已经交付了将近20万台激光雷达,去年我们交付量应该是第一的,今年应该也差不多。

我们公司在美国、德国、中国(最大的团队),都有布局,包括研发中心、商务拓展和客户支持,有三条产线,有足够的产能给行业赋能。

以上是我们的基本情况,谢谢大家!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