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北大数学“黄金一代”:四位获“科学界奥斯卡”,三位任教MIT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9-09-10   浏览:70次  

导读:【新智元导读】近日,被誉为 科学界的奥斯卡 的科学突破奖揭晓,华人数学家朱歆文荣获其中的 数学新视野奖 ,成为继恽之玮、张伟、许晨阳之后第四位获此大奖的北大数学 黄金一代 。巧的是,朱歆文和恽之玮、张伟同是 2000 届同学,许晨阳是比他们 ......

【新智元导读】近日,被誉为 科学界的奥斯卡 的科学突破奖揭晓,华人数学家朱歆文荣获其中的 数学新视野奖 ,成为继恽之玮、张伟、许晨阳之后第四位获此大奖的北大数学 黄金一代 。巧的是,朱歆文和恽之玮、张伟同是 2000 届同学,许晨阳是比他们大一届的师兄。

2019 年 9 月 5 日,被誉为 科学界的奥斯卡 的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揭晓。

科学突破奖分为生命科学奖(每年最多四个奖项)、基础物理奖(每年一个奖项)以及数学奖(每年一个奖项),旨在表彰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此外,每年还会有不超过三个物理新视野奖以及不超过三个数学新视野奖,用以表彰年轻的科研工作者。

在今年的获奖者中,华人数学家朱歆文因在算术代数几何工作中对志村簇的应用和黎曼希尔伯特问题在p-adic 簇的情形中取得了重要突破,获得了数学新视野奖。

朱歆文是继恽之玮、张伟、许晨阳之后,第四位获此奖项的北大数学 黄金一代 。巧的是,朱歆文和恽之玮、张伟是同届同学,都是 2000 年进入北大数学学院攻读,许晨阳是他们的师兄,1999 年进入北大。

今天是教师节,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四位已为人师的北大数学才子。

一、2017 年数学新视野奖获得者恽之玮、张伟:从同学到合作者

数学新视野奖获奖理由:因为发现证明了函数域中的高阶 Gan-Gross-Prasad 猜想。

恽之玮(左)、张伟(右)获数学新视野奖

恽之玮:数学专业课 19 门 100 分,7 门 99 分,看理论书像看小说

YUN 神 的大名相信不少人听过。恽之玮在网络上的爆红,是起源于一篇日志《天才辈出的数学江湖:恽之玮大神及神上之神》,给我们刻画了一位超强的北大学神的形象。

恽之玮的确可以称得上是 学神 的称号。

1982 年,恽之玮出生于江苏常州,自幼在数学上就表现出超强的天赋,小学四年级就参加数学奥林匹克,获得了《小学生数学报》竞赛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复赛一等奖。很多人不了解华杯赛,华杯赛堪称国内小学阶段规模最大、最正式也是难度最高的比赛。

初中时,恽之玮就获得了国家、省级数学竞赛的六个一等奖。

恽之玮(右二)

因为在数学上的超强天赋,恽之玮入选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国国家集训队,18 岁就斩获了国际奥林匹克满分金牌。当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计 82 支代表队、461 名选手,共 4 人获满分,恽之玮是当年中国队唯一获得满分的。

也因为在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满分金牌,恽之玮 2000 年被保送进入北大。

在北大期间,据不完全统计,恽之玮数学专业课 19 门 100 分,7 门 99 分,其中不乏大一时便已修过的高级课程;大一上学期学完抽象代数,大三读完哈茨霍恩的《代数几何》,看理论书籍感觉就像阅读小说;每天研究 10 小时以上的数学而不觉疲倦 恽之玮回忆道:

我的大学生活很快乐,因为可以用所有的时间来学数学,而且是向深度学习。

2004 年毕业后,恽之玮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普林斯顿大学院至今为止还是所有从事数学研究者的殿堂,可以说在普林斯顿,你收获到的数学知识会比你在任何地方都多。

恽之玮在读博士后期间,解决了例外李型单群的反伽罗瓦问题,可谓该领域近 20 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由此恽之玮开始在数学界崭露头角,成为数学界的一颗新星。

因为在数学领域取得的惊人成就,恽之玮 2012 年获得了SASTRA 拉马努金奖。SASTRA 拉马努金奖在 2005 年创立,颁发给与拉马努金有相同数学兴趣的杰出数学家。拉马努金的天才与寿命成反比,32 岁即辞世,因此 SASTRA 特意将获奖者的年龄限制在 32 岁。

张伟(左)、恽之玮(右)

后来,恽之玮和张伟两个人共同证明了函数域中的高阶 Gan-Gross-Prasad 猜想,恽之玮和张伟分别从表示论和数论的方向,在所谓的函数域的情形将 Gross 和 Zagier 的公式扩展到了高阶导数,几乎打破了这一领域 30 年来的毫无进展。

恽之玮和张伟都是北大 00 级出身,不过张伟的切入点更偏向算术,而恽之玮更偏向几何。恽之玮突然发现,虽然各自研究切入点不一样,但是却有很多共同的兴趣,尤其是在对称性研究方面有很大的交集。

于是恽之玮和张伟开始尝试将同一个问题分成几块,分别完成一些工作,而随着交流的深入,他们二人也意识到,他们研究领域的差异,居然成了很好的互补。所以后来他们选择了直接合作。

他们之间的最大的成就是为L函数的泰勒展开的高阶项提供了几何解释,这是恽之玮和张伟直接合作的首个发表成果,让恽之玮和张伟都捧得了有科学界奥斯卡之称的 科学突破奖 新视野奖 ,这也给了他们继续深入合作的信心和动力。

恽之玮现任 MIT 教授

恽之玮的职业生涯也让人佩服,2016 年起,任耶鲁大学教授;2018 年起,任麻省理工大学教授。

张伟:从大山里走出的数学家,一封自荐信改变命运

张伟是恽之玮的本科同学,他的经历同样不一般。1981 年,张伟出生在四川。

张伟

张伟的小学前四年在村小读书,到了五年级转入到大竹县天城乡小学。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张伟的数学天赋便开始显现出来。当时奥数还不流行,更不普及,数学老师也只是在课余给班上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一些参考资料,包括韩信点兵、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等趣味数学,以满足少数人的求知欲。而张伟便是这少数人之一,随之而来更是由兴趣转而痴迷,并获得了全国小学数学竞赛一等奖。

后来,张伟考上大竹县中学,此间参加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竞赛,轻松拿下一等奖。学校老师遂告诉张伟,学校曾经有同学因之被成都七中录取,希望他也能够去试一下,毕竟这是全省最好的学校之一。

张伟便怀着试一试的心态写了一封自荐信。 当时也不知道该把信寄给谁,就写了 七中校长收 。 没想到过了几天,他就收到了七中副校长杨能生的回信,只有半页信纸,大意便是 热烈欢迎你来成都七中上学。 就这样,张伟成为 1997 年成都七中招收的五名外地生之一。

刚到七中的时候,张伟留给同学的印象则是,几乎每天都在座位上,不停地演算。他课桌上堆满了课本和练习题,每当他算累了,就会从书堆里抬起头来,扶一扶眼镜,跟旁边的同桌聊几句,然后又埋头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

高中毕业那年,张伟作为四川省代表队的一员参加了全国数学冬令营,由此获得了 2000 年保送北大数学系的资格。

张伟

2004 年北大毕业后,张伟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并于 2009 年获博士学位。

2009-2011 年,张伟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讲师。2010 年,张伟因其在数论、自守形式、L函数、迹公式、表示论和代数几何等数学的广泛领域,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获得SASTRA 拉马努金奖。2011 年起,张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2015 年任教授。2017 年起,张伟荣任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

二、2018 年数学新视野奖获得者许晨阳:数学与人生分不开了

数学新视野奖获奖理由:对极小模型纲领研究的重大进展以及对代数簇模的应用。

1981 年,许晨阳出生在重庆。小时候的许晨阳能感知到自己对数字的感觉 还可以 ,三、四岁时数数,可以比同龄人多一些。他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霸,不会 通吃 所有学科,但会在数学竞赛上会多花一些精力。1998 年,许晨阳入选四川省数学代表队,参加冬令营决赛获金牌,并入选 1999 年国家数学集训队。1999 年,许晨阳被保送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习。

许晨阳大学是一个分水岭,对许晨阳来说,初高中时接触的数学 漂亮 、 精致 ,是人类在一、两千年前就知道的东西,像 小池塘 ;但到了北大,接触的是 几百年来很多非常杰出的思想搭建起来的东西 。

许晨阳说,当时自己像是一个从未见过大海的人,突然有一天见到了, 特别兴奋、特别激动 。许晨阳在北大的生活过得很顺利,优秀的同学、自由的选课制度、国际化的视野等让许晨阳觉得如鱼得水,北大的环境非常适合培养独立研究的能力,他用三年时间便修完了本科的全部学分,提前一年获得学士学位。许晨阳选择了继续在北京大学就读研究生,师从田刚教授,并于 2004 年获得北大硕士学位。

之后,许晨阳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并于 2008 年获得该校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许晨阳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之后进入犹他大学工作一年。

许晨阳

2012 年,许晨阳回到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任教2018 年秋,他又选择赴美国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他表示:

就我个人来说,是那种喜欢到处去看一看的人,MIT(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系是全世界最好的数学系之一,我还是希望去看一看,一个顶级的数学系是怎么运行的。  

除了 杰青 、 长江特聘教授 等,许晨阳在 2016 年获得了以印度天才数学家命名的拉马努金奖。

许晨阳获拉马努金奖  

2017 年,许晨阳获选庞加莱讲座教席,并获得未来科学大奖之 数学与计算机奖 。回过头,许晨阳说,在他看来,数学家最需要具备的不完全是天赋。

当然人得有一点聪明,智商不能太低,除了一些极少数超群的大脑以外,最后能决定他走得多远的还是专注和坚持。

三、2019 年数学新视野奖获得者朱歆文: 华人菲尔兹奖 得主

数学新视野奖获奖理由:对志村簇理论的应用和p进簇的黎曼希尔伯特问题等在算术几何中的工作。

朱歆文

朱歆文生于 1982 年,高中期间曾获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并入选国家数学奥林匹克集训队。

2000 年,毕业于成都石室中学理科实验班的朱歆文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习。在 2004 年以优异成绩本科毕业后,朱歆文赴加州伯克利分校留学,并获数学博士学位,他的导师是著名数学家 Edward Frenkel 教授。

2009-2012 年,朱歆文在哈佛大学数学系任助理教授,2012-2014 年在美国西北大学任助理教授。

2014 年起,朱歆文获得终身教职,开始担任著名的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数学系副教授,2016 年升任正教授。现任加州理工学院数学系教授的朱歆文是华人数学界最顶级的年轻数学家之一。

朱歆文的工作主要是研究几何表示论特别是朗兰兹纲领,旨在将数论和量子物理学联系在一起。朱歆文因在数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多项大奖。

2013 年 3 月 25 日,朱歆文被授予 2013-2014 年度美国数学学会百年纪念奖学金(AMS Centennial Fellowship)。该奖每年由美国数学学会颁发,仅授予杰出的获得博士学位3-12 年的年轻数学家(近几年均只授予一人),奖励他们在学术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在年轻学者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朱歆文获 ICCM 数学奖金奖

2019 年 6 月 9 日,在第八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朱歆文获得了被誉为 华人菲尔兹奖 的 ICCM 数学奖金奖。该奖项是世界华人数学界的最高奖项,表彰 45 岁以下在基础数学、应用数学等方面有杰出成就及在促进数学事业发展方面有卓越贡献的华人数学家。同样获此殊荣的还有恽之玮。

至此,北大数学 黄金一代 中的这四位才子已经为大家介绍完了,除了朱歆文在加州理工学院任教外,其他三位均在 MIT 任教。

从左到右:刘若川、恽之玮、袁新意、宋诗畅、肖梁、许晨阳

2010 年,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著名数学家张寿武曾评论说:

张伟、袁新意、恽之玮、朱歆文等,他们可能不像陶哲轩那么聪明,不是天才,但他们可以对数学作出划时代的贡献。他们合在一起,应该是中国数学的未来,他们肯定会做得很好。

同一个时代从同一所大学中同时走出这么多一流的数学家实属罕见,北大数学 黄金一代 已成为顶尖的学者、专家,肩负着中国乃至世界数学的希望。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相关热词: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