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你可以对强制收集人脸识别等生物特征信息说不!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1-11-16 08:18:30   浏览:7065次  

导读:中宏网11月15日电 1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意见稿》提出,数据处理者利用生物特征进行个人身份认证的,应当对必要性、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不得将人脸、步态、指纹、虹膜、声纹等生...

中宏网11月15日电1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意见稿》提出,数据处理者利用生物特征进行个人身份认证的,应当对必要性、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不得将人脸、步态、指纹、虹膜、声纹等生物特征作为唯一的个人身份认证方式,以强制个人同意收集其个人生物特征信息。

资料图 来源网络

现在,很多人都面临一个困扰,想打开某应用软件,却要“被迫”进行人脸识别等生物信息的验证。在北京工作的小刘就遇到这样的问题。小刘告诉本网记者,“最近,想查询一下公积金的情况,于是打开支付宝小程序,发现如果想查询公积金,必须接受人脸识别信息,否则就无法正常使用。”

于是小刘就去官网查询公积金是否需要人脸信息,发现并不需要用户提供人脸识别。那为什么很多应用软件要打着为用户服务的幌子,收集人脸生物信息。有细心的网友在查询一些需要验证人脸信息的应用软件的协议后发现,基于商业的独立性,应用软件不能保证我们的人脸信息被安全使用。“这很明显是霸王条款,应用软件的提供方明显是在推卸责任,也就是一旦这些信息发生泄露,他们根本不用负什么责任。”网友表示。

资料图 来源网络

当前,过度使用人脸识别技术造成个人生物特征信息泄露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也为此感到担心。实际上从世界范围看,因人脸识别等生物信息引发的众多隐私侵犯案件越来越多。此前,一家美国的人脸识别公司Clearview AI遭到了数据泄露,这家美国的创业公司在未经当事人允许的情况下,从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络平台上抓取了大约30亿张人脸照片。他们将这些人脸信息提供给警方,警方称,可以在几秒钟之内识别犯罪嫌疑人的人脸信息。不过,虽然这样有利于打击犯罪,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无疑严重侵犯了人们对个人隐私信息,因此,多家公司要求Clearview AI公司停止访问自己网站的数据。

资料图 来源网络

人脸识别在很多手机中都有应用,除了解锁屏幕,用微信、支付宝付款都可以人脸识别,这个功能也给了我们很多便利。不过随着人脸识别公司收集的数据越来越多,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人脸数据属于公司还是用户?公司可以在什么范围之内使用这些数据?如果泄露怎么办?数据是否可以标价出售等问题摆在人们面前。人脸识别提取个人生物特征信息的技术及运用场景正引发人们对侵犯隐私的担忧。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