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操控神舟十二号机械臂的“女司机”:“像在看真实的科幻大片”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1-09-17 08:35:43   浏览:5152次  

导读:聂海胜搭乘天和机械臂大范围转移(画面有加速) 9月15日,谢圆的小女儿刚刚升入幼儿园中班,大女儿也才读小学二年级,就在爸爸妈妈们庆祝神兽归笼,恢复早晚接送、回家辅导功课的读书时光的时候,38岁的谢圆正处在最紧张的工作时段。9月17日,万众瞩目的神舟...

聂海胜搭乘天和机械臂大范围转移(画面有加速)

9月15日,谢圆的小女儿刚刚升入幼儿园中班,大女儿也才读小学二年级,就在爸爸妈妈们庆祝“神兽归笼”,恢复早晚接送、回家辅导功课的”读书时光“的时候,38岁的谢圆正处在最紧张的工作时段。9月17日,万众瞩目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就要回家了,作为空间站机械臂地面飞控工作的总体负责人,北京飞控中心空间站任务副总师、80后女博士谢圆密切关注着神舟十二号在茫茫宇宙的每一秒钟。

坐在大厅执行出舱任务 “像在看真实的科幻大片”

“神舟十二号任务经历了两次成功的出舱活动。出舱活动的成功,是前期多项关键技术攻关的硕果,也离不开任务中天地各系统间的密切配合。”谢圆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介绍,在此次任务中,机械臂和航天员出舱环节备受关注,它已经出色完成了多项任务,包括在轨测试、空间站核心舱的巡检、辅助航天员出舱等。根据任务不同的需求,机械臂末端可以装载不同的工具完成不同的操作任务,相当于是空间站的一只手,可以延长作业范围。

谈起担纲神舟十二号机械臂任务过程中最难忘的经历,谢圆说:“4月29日核心舱发射入轨后,要进行各个系统的在轨测试。从5月2日到5日,进行的是机械臂的在轨测试,这是对空间站机械臂的一次全功能在轨验证,将执行5次爬行、2次在轨辩识和6次末端捕获,测试结果关系到后续机械臂支持的巡检、出舱等工作是否能正常开展。所以,这2-3天是我们地面控制机械臂最紧张的时段。”

提前一个月完成方案,开展多轮次桌面推演,检查地面仿真系统,完善各项监控手段……任务那两三天,谢圆和伙伴们直接“钉”在了操作大厅,只在出测控站的短暂间隙去办公室休息了一会儿。终于,在大家的精心准备和严密监控下,空间站机械臂通过了这轮测试,正式“上岗”了。之后,谢圆和伙伴们控制空间机械臂,完成了空间站巡检、支持航天员出舱等各项任务。

坐在大厅执行出舱任务时,谢圆觉得有点像在看一场无比真实的科幻大片。“在刘伯明出舱后情不自禁发出为美丽太空的赞叹时,当看着聂海胜和刘伯明对着镜头挥手致意时,所有任务准备中的忙碌和辛苦都落到了实处,感受到了一种共鸣。最近三名航天员就要完成3个月的驻留返回地球了,这之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会从核心舱的后向对接口绕飞至前向对接口完成对接,空出后向口;然后会择机发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完成后向交会对接。”

北京飞控中心空间站任务副总师谢圆

实现月球软着陆 她的论文是技术方案基础

出生于1983年的谢圆老家在湖南省衡阳市,于2001年考入中国科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自动化系,是第一批直接招收的国防生。2011年5月,谢圆题目为《月球车遥操作中的任务规划技术研究》的博士论文通过答辩,在中科大取得博士学位。当时,相关的国外文献资源缺乏,国内还没有此类研究成果,谢圆的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同年,谢圆来到北京飞控中心,先后参加了我国嫦娥系列深空探测任务、神舟系列载人航天任务、天宫系列空间站等任务的地面飞控工作。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落月,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和苏联后全球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而落月的技术方案正是以谢圆的这篇论文为基矗谢圆曾在“嫦娥三号”任务中担任月面遥操作控制执行团队的技术负责人,这也是给谢圆印象最深的一次任务。“这是我国首个在地外天体表面进行探测的巡视机器人,如何操作、控制,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案,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那时候,我一边在学校里完成研究生理论课程学习,一边与中心这边的同事研讨技术方案。”有一次,谢圆刚从教室里出来就接到飞控中心同事的电话,她一直站在教室走廊和同事在电话里讨论问题,直到教学楼关门。

站在机械臂上的聂海胜

报效祖国的豪情 巾帼不让须眉

谈起10余年在航天领域摸爬滚打的经历,谢圆说:“本科毕业时,我已确定报送本校继续读研深造,恰好那一年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原来的总工程师,周建亮研究员到中科大任兼职博导并担任当时的面试评委。他向我描绘了中心以往完成的任务,言谈之间豪情满溢,让我心生向往。一想到能够将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与国家的航天工程结合起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周老师为研究生导师,并确定嫦娥三号月球车遥操作技术作为研究方向。”

“我们工作的团队中女性很多,其实在航天飞控这样的工作岗位上,性别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区别更多在于对待工作的严慎细实的态度和不停止学习的进取精神。作为一名飞控工程师,我的梦想是我们的飞控手段越来越先进和自动化,用更少的人管理好更多的飞行器。”

在6年的研究生生涯中,看着曾经的同学取得的发展,面对科研过程中给碰到的困难,也曾经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航天作为国家重点工程,对于国家发展的贡献,一想到自己能够参与其中的自豪感,就再怎么咬紧牙关也要坚持下去了。“如今,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迅速,海南文昌发射尝东风航天城、北京航天城……”在也曾有过“作家梦”的谢圆的眼中,星辰大海的征途是她正在书写的浪漫。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冯秋瑜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冯秋瑜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冯秋瑜

通讯员:宋星光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