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角逐产业数字化 京东云的布局与野望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1-03-18 09:32:29   浏览:17156次  

导读:时下,身处全球化秩序重塑的时间窗口,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被视为构建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抓手。 2021年,步入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将加快数字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作为独立篇章,描绘了未来五年数字中国建设...

时下,身处全球化秩序重塑的时间窗口,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被视为构建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抓手。

2021年,步入“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将“加快数字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作为独立篇章,描绘了未来五年数字中国建设的新蓝图。

具体到云计算产业,规划纲要草案指出,要加快推进云操作系统迭代升级,推动超大规模分布式存储、弹性计算、数据虚拟隔离等技术创新,提高云安全水平,并以混合云为重点培育行业解决方案、系统集成、运维管理等云服务产业。

不只是顶层设计层面加以战略部署,产业界早已形成共识,数据已然是当下企业最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产,因一切数据“上云”,相伴相生而来的云计算产业市场也有规模预判。

据IDC数据统计,2019年,包括云服务(公有云服务和专属云服务)、云相关服务(云专业服务和云管理服务)、云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用户和服务商云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中国整体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了329亿美元,预计2024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美元以上。云计算巨头在今年初齐发力,纷纷着重打通企业和政府机构等资源。

当产业链愈发挺进“深水区”,云计算的主战场显然也发生了变化。历经十几年发展,从底层产品技术到平台服务,从云基础设施到应用层,从互联网巨头主导的消费市场,再到面向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中国的云厂商正战略转移至企业级、政务侧的全面争夺。

混合云势不可挡

其实,国内“全面上云”至今已摸索了两年有余。2020年的疫情黑天鹅事件,让本就火热的云计算产业再添了一把柴,使得该市场的竞争直接从云基础设施加速延伸至各应用层。

经过技术抗疫、防疫的“大练兵”,不仅让传统产业界清醒地认识到,“云”端之重要性,整个产业互联网的数字化融合进程也更为提速。

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对降本增效,数据流通,应用驱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由此对云服务厂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基建”正在拉动云计算行业,让其真正步入了下半常

不过,国内企业上云面临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那就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同时拥有公有云和私有云,企业正在将工作负载迁移到公共云,并在内部实施私有云。随着这种方式的盛行,企业用户越来越需要混合云来降低成本,提升敏捷性。

京东云IAAS产品研发负责人龚义成表示,在实践的过程中频频收到一些“云”上客户反映出的痛点需求。

一家客户,一开始选择了某个公有云服务商,后来一旦因迭代需求要“搬迁”至其他云厂商的业务服务中,实际操作和改造上存在很大难度。“每次做迁移,可能都会带来一些业务风险。”

为了更好的满足企业对于云部署与应用灵活性的需要,各大云厂商,都加速在混合多云领域的布局 。

比如微软在2017年正式向全球推广混合云解决方案Azure Stack;谷歌云也在2019年推出了Google Anthos混合云产品;IBM在2020年10月8日宣布将年营收190亿美元的传统技术服务业务剥离出去,以便更专注于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相关业务,彻底将未来压在混合云上。

此外,龚义成所在的京东云,为了让客户更加简化地实现跨云部署,“上得去,迁得走”。基于自身多年云原生的实践,面向中大型政企客户构建多云场景,在异构基础设施上构建起了一个全新的混合多云数字基础设施平台“云舰”,提供多云一致的云原生容器运行环境(COS) 、PaaS能力(T-PaaS)和应用开发运行平台(DevOps) 。

京东云在混合云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其中助力达达集团1小时极速达就是典型案例。达达集团是中国领先的本地即时零售和配送平台,旗下有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两大核心业务平台,已覆盖全国2700多个县区市,跨平台、多场景的业务对达达快送系统后台的挑战超乎寻常。

为更好地助力达达快送连接O2O商业平台、品牌商家、骑手和消费者,解决最后三公里的配送问题,让业务更极速、更精准,京东云在准确把握客户IT系统架构需求后,与达达共同打造了行业跨平台电商与物流跨云双活解决方案。这一解决方案在2020年双11期间成功支撑达达千万日峰值单量的处理,总体业务保持平稳流畅。不仅如此,基于业务灵活性需求,在线资源的弹性伸缩,达达快送也实现了降本增效。

不久前,达达集团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报告显示,达达三大物流网络全面升级,并开放智能订单配发SaaS系统,在部分电商平台和商家开展试点,大幅提升配送管理效率。

角力云原生

不少产业观察指出,未来5年内,云原生相关的技术会在互联网企业、金融、运营商等行业得到大量应用。可以看到,为了赢得云计算市场,云原生的赛道变得拥挤。

另外,因为混合云突破了私有云的硬件限制,又能兼具公有云的可扩展性,也让越来越多的云厂商朝着混合云方向奔跑。除了上文提到的微软、谷歌、IBM,还有国内包括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在内的云厂商都在推进云原生相关的解决方案。

综观当下市场,阿里云将云原生升级为阿里的技术新战略,腾讯云也搭建了一个聚合了多款云原生产品的矩阵,华为云也在2020年11月时公布了其云原生2.0全景图和行动计划。

十分明确的是,云原生技术是云计算产业领域的一个重要演进方面,但从上述各巨头的动作来看,方向虽一致,却也不能盲目跟风,依然要遵从各自的业务和能力。

京东云作为一个云服务的提供者,其在向外赋能以前,则首先对内部进行了云原生改造。

众所周知,京东零售每年的 618、双11,会让平台面临海量数据和流量增长,无论是前端网站、订单、结算、支付、搜索、推荐,还是后端的仓储、配送、客服、售后各种业务系统,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2014年起开始拥抱云原生,让京东较早地拥有了一个灵活、有弹性、可规模化扩展的平台,在内部被视为技术中台的能力,也直接让京东成为了全球容器化最为彻底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不只是内部板块的一体化协同,如今整合后的京东科技集团,也通过京东云深入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等各类场景客户中,去提供服务。谈及目前京东云的混合多元的架构平台,龚义成认为,“它不光帮助客户去做业务搬迁,更多是一个T-PaaS(Technology PaaS,技术平台即服务)的平台。”在他看来,这会让每个与京东云合作的企业、机构都找到属于自己的技术中台。

实际上,正迎来发展黄金期的云原生技术,对各大云厂商而言,不仅是一次整体能力的考验,更是一场综合实力的较量。这个过程中,既需要AI、大数据、区块链、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开发,更需要与云计算形成合力,从而满足产业变革、赋能社会的需求。

在摸索云原生技术、应用开发运行能力,助力政企客户数智化转型的过程中,龚义成讲述了京东云的差异化实践。

有别于其他云厂商在不同行业的布局,京东云基于对零售、物流、金融、健康等相关行业的Know-how,针对痛点需求出发去服务于企业、机构等客户。另外,在云平台相较通用的基础能力之外,京东云对外部客户的服务也会有差异化。

其中,医药健康行业新药的研发最重要的就是数据分析和数据安全。一品红药业通过与京东云合作,运用一站式敏捷专有云解决方案,对数据中心资源池化实现业务系统的快速灵活部署。另外针对其“创建虚拟化桌面资源池”的需求,京东云整合行业领先的桌面云解决方案,提供跨网文件交换系统产品方案,实现研发桌面的网络与外界逻辑安全隔离,采用网络策略控制访问和审计进行数据隔离,保证数据不被违规带出企业,彻底地解决了安全问题。

一品红药业总部

除了满足企业上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核心需求,京东云还会给客户提供一个极致性价比的产品服务,帮助他们在数字化转型中有一个IT成本结构的优化。

在龚义成看来,过去虽有很多企业上云,但实际上并没有降低成本,而依托京东云为京东集团降本过程中积累的技术、能力、产品,“我们希望提供一个降本的技术方案或产品工具链,帮助客户合理有效地使用云上资源。”

开放与突围

在依托技术能力赋能外部客户的同时,云厂商如何优化客户上云过程中的成本结构,使之真正实现降本增效?特别是疫情之后,当不少传统企业、机构加速跑步入场数字化,谁才是那个能够帮助他们实现转型的“强外援”?

综观当下的云计算产业市场,居于份额之首的阿里云正在拉动更多传统企业上云,产业资源深厚的腾讯云也织就起了一张产业互联网,华为云则因势利导地布局着政企服务……一切数智化技术服务,都要站在用户角度。在龚义成的理解下,面向更为混合、多元化场景,在帮助客户更灵活地去面对未来的业务架构变化过程中,“京东云平台是开放的”。

谈及京东云的未来考量,基于过去多年在零售、物流供应链、医疗、智慧城市等方向上的经验和积累,龚义成对当前京东云构建起的混合多云架构予以重视,在他看来这是面向未来客户的关键,“当他们对云业务提出任何诉求时,都会有一个更好的支撑”。

龚义成坦率的提到在帮助企业端、政府侧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当下,京东云也面临过难点和痛点。

他以京东云2021年2月26日正式发布的新一代软硬一体虚拟化平台京刚为例,讲述了京东云的自主创新和痛点突围。

最新发布的京刚平台,核心功能模块全部源自京东云自研虚拟化技术,并实现了专有场景芯片自主研发技术的突破。众所周知,硬件的迭代周期较长,多以经年数载为计,偏偏云计算相关业务与之相反,不但迭代更新速度快,并且对硬件的支撑能力、安全隔离性等都提出较高需求,“传统硬件厂商没办法支撑我们相关的业务发展。”龚义成讲到,京东云在开发云计算相关技术服务的过程中,自身的痛点需求激发内部展开芯片自研,尽管这是一个需要高投入、长期坚持的事情,但他认为,这也更好地帮助京东云在当下避免受制于其他的硬件厂商。

摸索技术赋能,推进产业数字化的进程中,京刚的推出使京东云实现了虚拟架构的一次升级,更是作为云计算解决方案服务商的一次自我进化。这也从侧面反映着,身处数智化的浪潮中,以京东云为代表的众多云厂商,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硬件配置技术研发和产品解决方案层持续发力。

可以确定的是,在千行百业拥抱“上云”的当口,要填补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缺口和漏洞,支撑未来的“新基建”普惠工程,云厂商们任重而道远。

文/钱方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