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人脸识别”技术中“人脸”是账户,还是密码?该如何保护公民的隐私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0-12-07 09:36:49   浏览:7942次  

导读:最近,围绕人脸识别技术是否滥用的新闻很多。北京一中学发布通知,学生每天进出校门必须在闸机进行人脸识别,否则通报批评;在南京,去年有大学安装人脸识别设备,可追踪、识别学生听讲、发呆、睡觉等上课状态;此外,也有多地小区、写字楼安装人脸识别系统...

最近,围绕“人脸识别”技术是否滥用的新闻很多。北京一中学发布通知,学生每天进出校门必须在闸机进行人脸识别,否则通报批评;在南京,去年有大学安装人脸识别设备,“可追踪、识别学生听讲、发呆、睡觉等上课状态”;此外,也有多地小区、写字楼安装人脸识别系统,甚至有的地方还要求同步上传户口本、房本、学历信息等,不仅如此,现在上公厕用厕纸都得人脸识别取纸。

最近,东莞一些公厕安装人脸识别供纸机,方便了大家免费取用厕纸,但人脸识别引起一些担忧。据了解,样机可在设定时间内自动删除人脸信息文件。专家表示:在本机没存储并不代表在系统内没存储,一旦数据库泄露或被盗用就有风险。

“刷脸”似乎日益成为安检便利化的手段,在机场和火车站,通过“人脸识别”刷脸验证身份证件通关常态化,让越来越多行业大踏步跟进。办公室大楼和小区物业就是两个应用场景。和机场和火车站不同,在这两个应用场景中要实现刷脸安检,首先需要一个注册登记和验证的过程,这就让很多人很纠结,担心隐私被侵犯,也担心一旦个人生物数据被盗用,会带来一系列难以预估的损失。

高科技给我们的便利,的确方便了许多人。但是在人脸识别问题上,需要有更清醒的认知。有专家就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每个人的人脸到底是账户,还是密码?这其实是所有人脸识别应用场景中最值得问的问题。区别账户和密码,其实很简单。账户通常不变,而密码可以随意改变,而且为了保密起见,需要经常更换。每个人只有一张脸,除非花大价钱去韩国整容,脸是不会变的。如果把不变的人脸作为验证很多服务的密码,这一做法本身就增加了风险。

目前,在国内,从消费电子领域到汽车电子、安保、网络支付、金融等领域都在逐步引入人脸识别,堪称是百花齐放。但任何新技术与生俱来的双刃剑属性,都不可避免地让面部识别技术的应用存在隐私安全风险。

一方面,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个人隐私信息的商业价值日益凸显,面部识别技术在“刷脸”过程中,用户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甚至包括用户不同情境状态下的情绪等大量信息,都被采集并储存;另一方面,面部识别技术所采集到的个人隐私信息,必然难逃不法之徒的环伺和围猎。一旦这些信息得不到妥善保管而被泄露,那么用户的个人隐私就无异于处在“裸奔”状态,其安全必然得不到有效保障。

所以面对刷脸产生的个人隐私问题,我们必须加强多角度共同努力,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第一,政府监管层面,政府应从管理者的角度,通过立法方式强化对于面部识别领域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相关行业和企业应提升面部识别应用软件等载体以及储存设备的安全技术水平,提升网络安全意识,避免公民隐私信息泄露或遭非法转卖。对于非必要的隐私数据,不应非法采集。

第二,个人意识层面,身处互联时代,个人隐私信息安全威胁性不断提升,每个公民需提升隐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对于有关个人信息安全的事项应当积极、主动予以处理,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第三,技术管理层面,一方面,人脸识别采集技术要求高安全性、高准确率、高可用性、高实时性,会积累大量的数据,但这些数据如果变成一个个数据孤岛,就无法使人脸识别技术得到提升,相关应用如何设计人脸识别系统,确保用户数据不被盗用,目前在技术开发仍有很大拓展空间,有必要在数据的共享和开放上加大引导力度,促进技术发展;另一方面,人脸识别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应用会越来越多,人脸识别技术的各类标准,包括保护公民隐私的标准应尽快出台。相关行业及企业应当积极担负起社会责任,主动积极地规范行业标准,自觉维护所采集、储存的公民隐私数据安全。

来源:经济观察网、公考资讯网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