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人脸识别公众调研:商场识别顾客反对度竟然排在换脸、拦截未成年人之前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0-11-22 17:34:18   浏览:8072次  

导读:作者:飞猫 这两天,笔者注意到一个传播度和重要性似乎不成比例的调研报告。上个月,南方都市报智库基于20000份在线调研问卷,发布了《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报告发现,六成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被滥用的趋势。此外,针对目前几类较有争议的人脸...

作者:飞猫

这两天,笔者注意到一个传播度和重要性似乎不成比例的调研报告。上个月,南方都市报智库基于20000份在线调研问卷,发布了《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报告发现,六成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被滥用的趋势。此外,针对目前几类较有争议的人脸识别应用场景,受访者最不能接受的是商城使用人脸识别收集顾客的行为数据和购买手段,有42.6%不接受,18.1%不确定。排在监控学生上课(29.3%不接受),换脸美妆(28%不接受),人脸分析年龄,拦截未成年人(19%不接受)之前。

(N>20000,来源《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

这个数据的最有趣之处在于,商场通过人脸识别进行的顾客追踪,其公众抵制程度竟然排在教育监控、人脸替换和拦截未成年人之前。要知道,后三者都是最具争议性的人脸识别运用领域。去年底,ZAO在社交网络人工智能合成换脸刷屏后随即引发了一轮担心个人隐私泄露的社交网络争议。

而此前根据旷视公开的教育领域的监控,画风是这样的。

课堂上学生是否专心听讲、是否有打盹、举手发言几次、搞了几次小动作,说了几次废话,都在“系统”的监控中,可以反馈学生专注度、前排上座率等多维度课堂数据。不仅可以考核学生,也可以考核老师。

这是一个和教育观、价值观有关的问题,目前AI进课堂运用已经非常谨慎,教育领域更多集中在校园安防方面。

而商场的人脸识别运用,竟然排在这几大争议应用之前。这反映了一种什么趋势?

个人认为,零售本质还是一个渠道的生意。可以在A家买,也可以在B家购买,可以在线上买,也可以在线下买。基本上不存在不可替代性。所以在引入相同品牌、价格也受到品牌商限制的情况下,体验就更为重要。各位老师可以换位思考一下,我是不希望和家人一起去商场,我们的脸部信息(可关联你和孩子的脸部信息)被记录的,我不希望商场掌握我的家庭信息、朋友关系信息。再结合购买记录,可以充分了解我的消费习惯,推测家庭收入。另外,特别要指出,那种机器人主动打招呼,“张先生,欢迎你又来”,”欢迎你,小可爱(未成年人)“的应用也不是一种惊喜,而是一种惊吓好吗?

围绕人脸的运用已经有越来越魔幻的趋势,某地公厕推出刷脸自动取纸机。某论文研究用人脸识别检查学生入寝情况。前两年笔者在杭州西溪游玩,购票后即被告知,凭纸质票是不能入园的,一定要刷脸才能入园。

区分:按ID推荐和按属性推荐

要强调的是,商场如果运用人脸识别,并不是想窥探隐私,而更多是从运营角度,想把人脸ID和会员ID打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个方案效率往往不高。绑定人脸和会员卡的大屏几乎无人使用。

按照ID推荐和按属性推荐,这两种在互联网领域都已有广泛的运用。大厂的广告营销系统已经可以把线上推荐的颗粒度做的非常精细。平台强调的千人千面,其实大部分是按属性推荐。即使是依据购买和浏览记录,我个人认为本质上这仍然是一种属性,购买过某种商品,则带有这种商品和相应目录的属性。

而ID推荐的内涵是这样的,依据《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de 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如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包括人脸、指纹)等。也就是针对特定ID的信息。

以阿里和蚂蚁为例,蚂蚁金服使用的是个人信息来判断金融风险,而阿里的算法大数据推送使用的是基于属性统计的推送信息。前者2.1万亿的IPO估值向我们展示了使用个人信息的巨大价值。而上市前被叫停则显示了垄断运用个人信息给机构和投资者带来的巨大风险。

End

注:本文并非反对一切人脸识别。人脸识别是人工智能发展最为成熟的领域,在我国国情下,在安防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进入日常生活场景领域时应更为谨慎。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