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弘扬蒙古马精神身边的榜样|王衡:贫困不除誓不归家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0-05-21   浏览:236次  

导读:脱贫攻坚 “古人云,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今天,我在这里向大家郑重承诺:贫困不除誓不归家”。听着驻村第一书记王衡此话一出,村民悬着的心才放下来。2016年,乌兰察布市市委督查室王衡主动请缨到最艰苦的脱贫攻坚第一线去。他到了察右中旗科布尔 ......

弘扬蒙古马精神身边的榜样|王衡:贫困不除誓不归家

脱贫攻坚

“古人云,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今天,我在这里向大家郑重承诺:贫困不除誓不归家”。听着驻村第一书记王衡此话一出,村民悬着的心才放下来。2016年,乌兰察布市市委督查室王衡主动请缨到最艰苦的脱贫攻坚第一线去。他到了察右中旗科布尔镇永和村,成为那里的第一书记。

永和村生态环境之恶劣、自然资源之匮乏,老百姓看到新来的第一书记,心里都替他捏着一把汗,“用不了多久,他就得走”。

2016年3月16日晚,王衡彻夜未眠,村上干部都以为他被当前的困难吓倒了,要打退堂鼓了。这时候,他拿着十多张写满字的信笺和《焦裕禄传》出来了,当着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说……这也就有了开头一幕。

“帮钱帮物,不如帮个好支部”

党委系统深耕多年的王衡深知,“帮钱帮物,不如帮个好支部”。记者在他厚厚的工作日志中发现,信笺中第一句写的就是,“完善的基层组织是高效有序开展基层工作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基层组织,选强配优班子队伍,是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王衡对全村30名党员进行了逐一走访,在吸纳各方建议的前提下,形成了村党支部组织建设规划,并制定了《党务政务公开制度》。

他注重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同时还培养产业发展带头人1名。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换届后,村级班子成员平均年龄降到了50岁左右,文化程度全部达到了高中以上,实现了“提素质、降年龄”的预期目标。

弘扬蒙古马精神身边的榜样|王衡:贫困不除誓不归家

同时,王衡坚持带领村“两委”班子每月学习中央、自治区、市、旗四级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特别是,他多方争取筹措资金,完善硬件设施,将原本的“炕头组织”彻底地转变成了“阵地组织”,实现了村党支部由“三类支部”向“二类支部”的转化提升。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永和村“两委”班子提高了认识,拓宽了眼界,拧成了一股绳,为脱贫攻坚以及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脱贫最佳良方产业

王衡认为,贫困户只有有了可持续性收入,才能实现真脱贫、脱真贫,而拓展贫困户收入渠道的最佳良方,就是要有产业,只有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变“输血”为“造血”,才能提供源源不断地内生动力。

在他的牵头带领下,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班人,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实地调研走访、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决定利用南壕堑与厂汉不浪两个自然村结合地的优质草地资源,发展蒙古马养殖产业。

弘扬蒙古马精神身边的榜样|王衡:贫困不除誓不归家

他多方协调筹措资金,争取到产业扶持资金130万元,用于发展蒙古马养殖项目。又协调派出单位为永和村购买价值3万元自卸三轮车一辆,用于运输草料,助力村集体经济的运行。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马场马匹养殖数量已突破200匹,养殖效益非常明显,带动村民实现户均增收500余元,“两委”干部和村民们的发展信心大增。于是,他决定再次扩大养殖规模和种类。

在察右中旗旗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12月,察哈尔右翼中旗永和农牧业发展中心正式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发展中心现拥有骆驼110峰、马200匹、牛105头、驴80头,带动村上贫困人口10人实现就业,10户贫困户户月均增收4000余元,为102户18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人均分红360余元,村集体固定资产增加到900余万元,当年就实现了纯利润30余万元。

分类施策脱贫

在完成了对全村常住户的全覆盖走访后,王衡第一时间逐户建立了详细的户档,为103户贫困户建档立卡,并根据所掌握的贫困户致贫原因,针对性的进行分类施策。

弘扬蒙古马精神身边的榜样|王衡:贫困不除誓不归家

比如,对于道路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的厂汉不浪和南壕堑两个自然村进行了整村搬迁;协调对接扶贫办投入350余万元资金新建机电灌溉井13眼,铺设灌溉地埋管道19000多米,将村上3200亩旱地变为水浇地,带动村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500元;协调旗水利局专项资金75万元,新建自来水井3眼,为120户村民供上自来水;积极争取健康扶贫项目,建成了48平米的达标村卫生室,完善了村级医疗服务,村民实现了“小病不出门,大病能预防”的看病需求;为103户190名贫困人口购买了每人200元的医疗补充与意外伤害保险,为93户150名50周岁以上的贫困人口购买了每人90元的重大疾病商业保险。

弘扬蒙古马精神身边的榜样|王衡:贫困不除誓不归家

他还大力实施就业扶贫、全力保障教育扶贫、社会兜底应纳尽纳、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等等。

正是由于坚持将“精准”二字贯穿脱贫攻坚始终,永和村高标准完成了“两不愁三保障”任务,102户186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村常驻人口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3500元增加到了7000元左右。

记者手记

驻村四年,王衡通过实地调查,得知当地百姓要想脱贫离不开搞产业,他不怕辛苦挨家挨户调查致贫原因,并分门别类带领他们脱贫。这就象哲学中说的抓矛盾要抓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他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让永和村百姓的收入在短短四年时间翻了一翻。我们需要这样实事求是的好领导。

弘扬蒙古马精神身边的榜样|王衡:贫困不除誓不归家

记者:李艳红

原标题:《弘扬蒙古马精神身边的榜样|王衡:贫困不除誓不归家》

阅读原文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相关热词: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