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谁将能让可穿戴设备自供电?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5-08-31 16:38:29   浏览:7872次  

导读:相信大部分的可穿戴设备用户都不喜欢没几天就要给设备充电,都希望它们的电池续航能力会很长。时下有谁能够帮助他们实现愿望呢? 可穿戴科技公司的创始人、CEO或者设计师被问到最想要什么技术时,他们的回答几乎无一例外都跟更好的电池技术有关。大家都很清...

相信大部分的可穿戴设备用户都不喜欢没几天就要给设备充电,都希望它们的电池续航能力会很长。时下有谁能够帮助他们实现愿望呢?

可穿戴科技公司的创始人、CEO或者设计师被问到最想要什么技术时,他们的回答几乎无一例外都跟更好的电池技术有关。大家都很清楚电池是一大难题,运动跟踪设备、智能手表、智能珠宝等可穿戴产品都没多大空间来容纳大容量电池。

面对该难题,业界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从打造不需要电池的设备(如Tago Arc E Ink智能手镯),到像Misfit Swarovski Shine这样的太阳能供能的可穿戴设备。但真正的圣杯是打造可自供能的可穿戴设备,比如可从人们的移动、热量或汗液获得能量的,完全不需要充电的可穿戴技术。

难题

让人烦恼的是,常见的可替代供能方式都比较大型,造价昂贵,电力密度不合适。不过,早期的可穿戴设备用户估计过不了多久就会受不了给给他们的设备一日一充。

Jawbone、Misfit等公司有产品能够提供长达六个月的电池续航,但是它们得在设计上进行折中——往往都没有显示屏。Misfit CEO、电化学专家Sonny Vu很好地概述了业界当下的处境。

“供能可能是可穿戴设备和其它联网设备行业最大的一项工程挑战。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我们(Misfit)不管开发什么都会充分考虑电源管理问题。我们极其重视能源管理问题。我们就是不觉得人们会喜欢时不时给设备充电。”

梦想

这是业内人士的梦想:活动跟踪设备、手表和智能珠宝能够做到结构紧凑,低耗能,能够自行产生和存储能量,或者可由智能衣服产生和存储的能量供能。

两种显而易见的能量来源分别是动能和体热,业界正在就这两种能源的利用进行积极探索。因此,不出意外,有创业公司在知名众筹平台上声称能够开发出使用动能的LCD屏可穿戴设备。

比如号称完全不用充电的Element1智能手表。然而,声称要做该款产品的那家弗罗里达公司在众筹网站Indiegogo上对其项目却没有具体的技术解释,它最终也仅筹得8000美元,距离其12.5万美元的目标相距甚远。

不可否认,该想法很有吸引力。但由于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没有多少人会愿意支持那家自称能解决该问题的公司。

该团队在没能成功达成筹资目标时对项目的页面进行了更新,称:“我们的团队对该项目倾注了大量的努力和功夫。很遗憾我们没有给该概念验证和成批生产的启动带来足够多的支持者。但我们仍坚信我们的产品Element1,我们将在不久之后启动新的筹资项目。希望你们届时会成为新项目的一份子。”

另外,目前也有不少学生设计概念在探索自供能可穿戴设备和它们的用处及意义。

耶路撒冷哈达萨学院的内奥米·基赫纳(Naomi Kizhner)去年的毕业设计项目正是以自供能可穿戴设备的未来为主题。她的概念关于可从人的眨眼、血液流动甚至是大脑的突触脉冲获得能量的智能珠宝产品。

基赫纳指出该系统以身体为“容器”,称“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做好牺牲我们的身体来产生能量的准备。”当然,这一切都只是理论,但值得思考。

科学研究

多国的高校和研究院正展开实质性的研究。

诸如生产可伸缩电容式传感器的StretchSense的部分创业公司以及诸如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科学家研究团队称他们在开发基于动能运行的设备。但目前还没有成果。

智能织物也是较受关注的一个领域。例如,中国科学院团队开发了一种可编织进织物的太阳能电池。不过那并不是自供能,而是太阳能供能。

让人看到更多希望的是,韩国成均馆大学先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着手开发一款可从织物的机械应力(即扭曲和伸展)产生的电荷生成能量的纳米般大小的发电机。

教授Sang-Woo Kim说道,“摩擦电生成是最有前景的新能量生成方式之一,拥有非常高的输出电压和效率,成本低,结构设计和制造简单,且非常稳剑”

而且,它完全是柔性的,穿上身也不会危害身体,有望给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供能。

对于自供能可穿戴设备行业来说最让人兴奋的是,弗吉尼亚大学团队最近公布了一款令人惊叹的新微芯片。该款芯片可综合使用包括身体动能、体热和阳光在内的多个能源产生的能量。

该款低耗能微芯片的开发是名为ASSIST的纳米技术协作项目的一部分,合作方为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它旨在驱动用于数字医疗的可穿戴传感器,如检测可导致儿童哮喘发作的身体和环境相关因素的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可发送到相连的智能手机。

ASSIST还计划拓展该类传感器的用途,使其用于血压监测、生化标记和哮喘的监测。该团队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确保该微芯片能够适应一天的不同时候穿戴者的身体动能、体热和可用阳光产生的不同量级的能量。

电机工程副教授、ASSIST运营总监本·卡尔霍恩(Ben Calhoun)表示,“我们计划继续扩展该平台,支持更多的感应模式。我们希望我们的芯片将会催生利用自供能硬件的新无线感应模式。”

微芯片,智能织物,人动电能可穿戴设备,太阳能供电的智能珠宝……自供能可穿戴设备的未来看起来很光明,但也很复杂。用于医疗保健的贴片式传感器有望最先受益,而普通的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短期内就还是得使用充电基座了。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相关热词: 可穿戴 续航 电池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