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海派城市考古|美童公学:这个美式校园建筑成了新晋网红打卡地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3-03-06   浏览:1008次  

导读:春日的暖阳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万物身上的每一寸活力,衡山路的梧桐树,被金色的阳光染上片片生机。粗壮的枝干承托着繁茂的梧桐叶,和着斑驳的树影,在上海的春日里轻轻摇曳。就在这条马路的10号,有一栋西式建筑格外显眼,就连枝繁叶茂的梧桐也无法 ......

春日的暖阳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万物身上的每一寸活力,衡山路的梧桐树,被金色的阳光染上片片生机。粗壮的枝干承托着繁茂的梧桐叶,和着斑驳的树影,在上海的春日里轻轻摇曳。就在这条马路的10号,有一栋西式建筑格外显眼,就连枝繁叶茂的梧桐也无法遮掩住它的风姿,它就是中美“校园文化”交融的成果,上海美童公学。

海派城市考古|美童公学:这个美式校园建筑成了新晋网红打卡地

美童公学(Shanghai American School), 又名上海美国学校,是1912年至1949年上海一间主要面向美国侨民子女开设的国际学校,其学校主楼于1994年被列入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其宿舍楼及水塔,也在2004年被列入第四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更是凝固的历史。美童公学的砖瓦间,是近两个世纪的在沪美国人“社区构建”的实践以及中西方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海派城市考古|美童公学:这个美式校园建筑成了新晋网红打卡地美童公学旧址(今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4研究所)

美国学校“落户上海”

上海开埠后,最早踏足的美国人是以文惠廉(William Jones Boone)为首的圣公会传教士,美童公学的设立,也与教会有着密切关联。

1910年,上海美侨人数达到940人,上海已然成为美侨在华规模最大的聚居地之一。但是,这座城市还没有一所专为美国侨民儿童服务的学校。这些孩子除了去英国和法国人开设的学校之外,在上海就无其他去处,除非选择家庭教师或者送到千里之外的庐山牯岭美国寄宿学校,甚至更远的烟台。虽然英国和法国两所学校提供的都是西方教育,但是在具体方式方法上与美国学校教育还是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如果这些美国儿童在幼年时期在英法学校接受教育,当他们重返美国继续学业时,则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

基于这些考量,这些长期生活在上海的美国侨民也更倾向于将孩子们送到外地的寄宿学校。但是,在交通并不发达的时代,孩子与父母长期的分离,又成为一个关键问题。而孩子教育的问题最终也影响到父母们的工作状态,鉴于这些孩子的父母大都在教会工作,美国教会的正常工作开展也由此受到极大影响。

于是,在1911年1月,经过在华传教会与美国本土总部的多次协商沟通,美国和加拿大海外传教士第18届会议明确提出,应该采取措施在上海首先建立传教士子女学校。此后,9个在华传教会做出回应,他们共同组建“上海传教士子女学校委员会”(Committee on a school in shanghai for the Children of Missionaries),并在6月举行的会议上,推举乐灵生(Frank Joseph Rawlinson 18711937)担任联合委员会主席。

海派城市考古|美童公学:这个美式校园建筑成了新晋网红打卡地

乐灵生与妻子Florence Rawlinson。乐灵生1871年生于英国。1899年移民美国,1902年取得美国国籍,并被美南浸信会派往中国传教,在文教事业方面有诸多建树。

此后,该委员会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他们从便捷性、卫生状况和食物供应、安全保障、开阔的环境、经济优势、宗教与道德以及与其他国家的竞争等多方面考量,经委员会一直同意,学校最终确定在北四川路周边。

1912年,9月17日,‘Shanghai American School’正式开学。因为这所学校在创办之初并没有中文名称,上海人将其称之为“美国人学校”,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美童公学”。这所学校是一所部分男女和教派的美国人子弟学校,学校的课程设置以当时最好的美国公立学校课程为基础,并适当考虑在华孩童的适应度。学生年龄从8岁至18岁不等,年级跨度从小学至高中,因此这些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美国学校继续学业。

美式校园建筑初入中国

虽然在1912年,美童公学已然开学,但是其校区的建设却始于十年后。位于衡山路10号的美童公学占地3721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6118平方米,其设计主要模仿了美国费城独立厅的风格,以弗吉尼亚威廉斯堡市的威廉和玛利学院为原型,属美国文艺复兴式建筑。现存的主要有主建筑教学楼、宿舍及水塔三座历史建筑。

海派城市考古|美童公学:这个美式校园建筑成了新晋网红打卡地

20世纪30年代的贝当路(现今衡山路)麦琪路(现今乌鲁木齐中路)周边航拍影像。画圈中为美童公学校区,可以清晰地辨认出校舍建筑群及操场

美童公学的主建筑,也就是教学楼,采用的是假三层砖木石混合结构。以中间的大门为中轴线,中轴线上建有尖顶塔楼,站在衡山路上直接可以看到高耸的尖顶;两翼对称,清水红砖外墙,檐口和窗架部分用白色石材,红白相间,建筑色彩艳丽、明快;坡顶平缓,出檐不远,合理配置屋顶窗(即俗所谓“老虎窗”)。

其宿舍楼与主建筑完全呼应,延续了主建筑的西式建筑风格。其立面长而宽广,左右对称,纵向三段式,体形简洁却厚重稳妥。此建筑仍然采用了平缓的坡屋顶,出檐不远,屋顶有连续排列老虎窗,正中屋顶有突起塔楼。依旧用清水红砖铺就的外墙,是三角形山墙,墙体表面在转角处略有凹凸,墙面有花纹装饰,顶层一圈铁质栅栏。

海派城市考古|美童公学:这个美式校园建筑成了新晋网红打卡地

1937年拍摄的美童公学主体建筑外景及老上海行号地图中标注的校区位置

美童校园在上海落地后,其建筑风格也引发了当时建筑界的一些讨论。在一些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者眼中,美童中学校园的建设,是西方大学校园设计“Campus”文化理念初入中国的标志。美童中学建筑的设计者著名美国建筑设计师亨利墨菲,用“不对称”更有利于与自然环境协调,有利于校园空间的扩张、延伸,给学生以更多的自由空间和遐想。

海派城市考古|美童公学:这个美式校园建筑成了新晋网红打卡地

亨利墨菲(18771954),又译茂飞,美国建筑设计师。

美童公学的设立,美式校园建筑初入上海,也让美国文化逐渐传入中国,中美文化也在不断的碰撞中,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上海美侨“社区构建”的重要载体

1918年,因为分散居住,在上海的美国侨民并未形成自己的“社区”,许多美国人更是混迹与英国人之中,而被嘲笑是“假英国佬”或“半吊子英国人”,这让许多美国人感到十分懊恼。1921年,美国亚洲协会上海分会表示,上海的美国人应该把“上海变成一个真正生活的地方”,而不是一个“生存的地方”,应该在合适的地方建立一个美国人的“社区”,使美国人摆脱“半吊子英国人”的窘境,美国学校也跟随美国侨民和其它在沪美国机构迁居到沪西法租界,也就是现在的衡山路。

在1923年,耗时一年,耗资约72万墨西哥鹰洋,前后相继有7家传教士差会、150家公司以及1300多个人捐赠的全新美童公学终于落成。此后,学校更是迎来了高速发展期,生源不断增加,声誉鹊起。

海派城市考古|美童公学:这个美式校园建筑成了新晋网红打卡地

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美童公学的学习场景(图片来源:上海美国学校官方网站)

一年多以后,不断发展的美童公学已成为上海美侨社区的核心之一,被誉为“美国人社区合作的最佳典范”。因为各类设施的不断完善,

和教师资源的不断扩充,美童公学已然成为“海外美国孩童的最佳学校”。此时,这所学校已经不仅是一个只为美国孩童提供教育的场所,更变成一个“国际大家庭”。据统计,至1925年,美童中学的在校学生人数已有451名,到了近十年后的1934年,学生人数更是超过600名,而在这些学生中,也包括一定数量的中国学生和少数混血儿。

海派城市考古|美童公学:这个美式校园建筑成了新晋网红打卡地

1948年,美国记者Jack Birns在上海采访,拍摄了一组美童公学的珍贵影像

然而,学校的围墙,终究无法抵御猛烈的炮火和动荡的时局。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学校被迫停课了。1980年,学校复学,并依旧延续了‘Shanghai American School’这一英文名称。目前的“美童公学”,也就是上海美国学校,于新世纪之初,分别在浦东和浦西建立了独立校区,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已成为上海规模最大的国际学校之一。

海派城市考古|美童公学:这个美式校园建筑成了新晋网红打卡地

如今,美童公学的遗存建筑,在此次衡山路8号的改建中,得以保留,与毗邻的新老建筑交相辉映。其主体建筑为704研究院(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使用,美童公学的建筑水塔,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也成为游客们争相“打卡”之地。

参考文献:

1.《海上遗珍:衡山路》,中华书局2018年8月出版,文章参见:https://ishare.ifeng.com/c/s/7mj6DN3T4Q1

2. 上海老底子,《母校故事:美童公学往事》,文章参见: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520360

3. 何方昱:《传教士与上海美国学校的创办(18961912)》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昕昕、嘉嘉

责任编辑:张骐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相关热词: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