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区块链技术助力司法,探索电子证据存证新方式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1-12-13 08:35:07   浏览:8216次  

导读:在港剧有一句经典台词,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都将成为呈堂证供。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句话逐渐演变成你在网上说的每一个字都可能成为呈堂证供,因为电子证据已成为日益重要的证据形式之一。 然而,电子证据被纳入合法正规军的道路并不顺利。直...

在港剧有一句经典台词,“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都将成为呈堂证供”。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句话逐渐演变成“你在网上说的每一个字都可能成为呈堂证供”,因为电子证据已成为日益重要的证据形式之一。

然而,电子证据被纳入合法正规军的道路并不顺利。直到区块链技术的诞生,电子证据可信度才有所增加。这一技术在2018年9月获得最高法院认可,随后杭州、北京、广州三家互联网法院相继建立司法区块链,并引导机构与企业加入联盟生态。

目前,司法存证是区块链能快速落地并确实解决痛点的领域,获得司法机构的准入证,或许意味着这项技术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01目前司法行业面临痛点

1) 重要文件机密性难以保证

律所及法院业务会涉及大量文件审核及管理,大部分的业务目前尚且保存在个人笔记本或是少部分云端,缺乏管理系统性及安全性,更难以所有人同步,若发生设备损坏或人员频繁流动,文件丢失将为律所带来沉重的打击。对法院而言,证据的保存需要多种流程,时常因为时效性而造成证据的丢失,对案件的公正性也会大打折扣。

2) 文件手续繁琐低效

律所、法院及当事人涉及文件沟通的部分手续繁琐,制作正本文件时几乎都需要盖章、签名环节,文件的传送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邮寄,如果涉及跨国业务更容易耗上数天的时间,正本文件的仿造也是层出不穷,安全性有待商榷。

3) 档案管理及搜索效率低下

律师往往需要同时处理多项案件,不但需要建立流程管理表,更要时常分类归档至电脑里,效率十分低下。

4)传统举证易被修改

目前民事诉讼中举证方在提交证据时一般都是使用打印输出件、原始设备展示等传统方式。通常,数据所有者,例如,当事人或网页、软件服务商务可以进行数据的删除、修改、添加等操作。

5)传统公证模式成本高

目前公证的流程较长,通常需要签订协议,邮寄报告费用较高,对于大量的、低诉求的电子数据存证的场景来说,无法满足当事人的需求。互联网案件又以金额孝频率高为特征,因此传统公证模式并不完全适用。

02区块链存证产生效力

数字时代的司法信任体系需要两个方面的强化:增强司法信息的防篡改性,增强司法程序的透明性与可监督性。

区块链智能合约的融入,可以改变司法机关的协作行为与信息互动方式,以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整体协同方式完成数据共享,这不仅可以减少人为因素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复杂性,而且能够提高司法协作的效率和快速应变能力。

区块链的本质是分布式网络、加密技术、智能合约等多种技术集成的新型数据库软件,通过数据透明、不易篡改、可追溯,有望解决网络空间的信任和安全问题。从技术特点来看,区块链不仅是一项技术革新,其广泛适用还意味着治理的变革,有望发展成为实现价值互联的全新信息化基础设施,重构社会信任格局,这将引发行业变革并催生新业态。

这种预测在司法领域正在不断得以验证。最高人民法院2021年5月18日通过、8月1日起施行《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首次规定了区块链存证的效力范围,明确了区块链存储的数据上链后推定未经篡改的效力。同时,确立了区块链存储数据上链后以及上链前的真实性审核规则。可以说,区块链证据及其规则初步成型。案件的适用范围不限于民事、行政诉讼案件,也包括刑事速裁程序案件,减刑、假释案件,以及因其他特殊原因不宜线下审理的刑事案件。这不仅意味着区块链技术与诉讼规则的融合,更是开启了区块链司法模式的发展道路。

03区块链技术在司法领域运用的探索

“假如黑客黑掉了无人驾驶AI中控室,将会发生什么?”

“假如网络大面积故障,市民的生活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云服务器瘫痪,数据没有了怎么办?”……

虽然有种“科幻电影幻想症”即视感,但在未来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往昔被我们追捧的“互联网技术”早晚会成为昨日黄花,无法再满足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但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分布式数据管理”可以更安全高效地管理数据。解决各行各业存在的技术难题。

事实上,区块链技术正不断融入、赋能司法领域。自2017年以来,我国司法实务部门就已经在多个领域予以探索,也形成了具有司法实用性的系统平台,比如“区块链存证”链、“区块链鉴定”链、“区块链公证”链、“区块链仲裁”链、增强诉前调解协议的约束力和执行力的“司法链智能合约”、地方司法厅局围绕法治领域以及司法行政的工作布局探索“区块链法律服务”链。

除了法院、司法行政机关推动之外,企业与研究机构也在探索应用场景,比如中国商业联合会于2021年发布了《区块链电子合同流程规范》。值得关注的是,区块链技术也悄然进入刑事司法领域,比如杭州检察机关推出的“非羁码”App,为解决对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非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管不力现象,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非羁押人员的数字监控,对数据进行实时加密、上链认证,实现数据访问和操作日志可追溯、防篡改,“区块链监督”链已经具备雏形。

04区块链助司法鉴定,实现“同步存证”

3月28日,国网区块链司法鉴定中心成立暨区块链法律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国内首个以区块链技术为特色的司法鉴定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据介绍,国家电网公司整合能源区块链建设优势,依托数十项核心授权专利技术和已建成的国内最大能源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国网链”,打造了具备提供司法存证、质量溯源以及多种数据电子物证技术鉴定服务能力的“链e盾、链e签、链e证”等区块链法律科技系列产品,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地为客户提供权益维护、风险管控隐私防护等法律科技服务。

以该鉴定中心产品“链e证”为例,“链e证”遵循区块链司法证据规则,为电子证照等提供在线确权,为交易行为提供业务快照,建立主动防御的风险管控模式,为数字资产纠纷化解、权益维护等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法律服务。

“国网区块链司法鉴定中心是国家电网公司履行央企责任、加快数字化转型在能源数字化治理方面的首次创新实践。”相较于现有传统的司法鉴定中心,该鉴定中心在鉴定技术层面引进区块链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逆向工程技术、芯片数据提取技术等鉴定技术,实现了鉴定业务“事后取证难”向“同步存证易”的重大突破和业务升级。

一方面,区块链防篡改、可追溯的技术特性可实现将委托人、检材、鉴定过程、鉴定报告等关键业务数据的全程上链,通过进一步强化司法鉴定行为的公开和透明度,有效提升鉴定机构的公信力;另一方面,区块链所蕴含的多方联动可信的信任机制和治理理念从法律科技手段层面推动鉴定流程的科学化、便捷化,实现了法务服务的更公正、更经济、更高效。

05“区块链+司法鉴定”,应用成果已多点落地

在此之前,“区块链+司法鉴定”的一些实践成果已在国内多点落地。

3月19日,江苏省司法厅官网发布公告称,江苏省率先在全省范围实施“区块链+司法鉴定”试点应用。公告显示,截至3月份,江苏省已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司法鉴定案件信息、案件办理步骤信息、鉴定意见书信息等检验数据上链,充分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存储、数据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追溯等特性,切实增强司法鉴定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更早之前的去年1月份,广州市司法局、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广州市公安局四家单位联合通告“广州公法链”建成应用,全市鉴定机构接入“广州公法链”,实行电子司法鉴定意见书对外存、取证服务和管理新模式。

在司法鉴定中,区块链的价值主要体现于在电子数据的重要应用上。“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主要因为区块链技术具备分布式账本,具有多节点共识的防篡改和互信能力,通过密码学还可保护数据隐私。区块链对电子证据的作用涵盖四个方面:防止篡改、事中留痕、事后审计、安全防护。区块链技术,可以提高电子证据的可信度和真实性。

从证据的可信度考虑,利用区块链的跨链互信机制,在司法节点提前存证,电子证据被篡改的可能性很小,随时可验证,不但提升了电子证据的可信度和公信力,同时可实现数据存证的权威背书,令电子证据更为可信。

区块链拥有去中心化、防篡改、可追溯的技术特点,核心是通过多种技术创新融合,实现多方信息共享化、透明化连接,形成一个去中心化的新信任机制,能够克服电子数据“取证难、易丢失、易伪造”的天然缺陷,可以在司法领域开拓较大应用空间,客观上对互联网信任体系的建立也有推动作用。

写在最后

区块链作为一门信息技术,是人类智力成果,是人类行为的结果。因此,关于区块链的法律是指调整人类创造、运用区块链技术的一套行为规则体系。因此跨入区块链好比使用互联网一般,初入红利极大,尤其是在多专业结合的领域里尤为可见。无论是区块链+法律、区块链+AI或是区块链+任何产业,如何将区块链结合原有产业已成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今年,不论放眼全球还是着眼我国,区块链及数字货币领域都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在技术基础和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的同时,法律政策和监管趋势也日渐明朗,也期望能够看到区块链深入我们生活的一天。

END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