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人脸识别刚要普及,怎么就被禁用了?广西十几名业主刷脸卖方被骗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0-12-17 15:10:53   浏览:6925次  

导读:成长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影响一个社会。 人脸识别大家都不陌生了,从 iPhone 上面的 Face ID 再到支付宝刷脸支付,这个曾经只有在科幻电影上面才能见到的技术逐渐变得越来越司空见惯。 按理来讲,一项方便的技术应该越来越普及才对,不过世超却在前两...

成长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影响一个社会。

人脸识别大家都不陌生了,从 iPhone 上面的 Face ID 再到支付宝刷脸支付,这个曾经只有在科幻电影上面才能见到的技术逐渐变得越来越司空见惯。

按理来讲,一项方便的技术应该越来越普及才对,不过世超却在前两天看到一个禁用人脸识别的新闻:

一开始世超还有点意外,售楼处卖个房子怎么还用上人脸识别了?

后来才知道,这个人脸识别是为了区别自然到访客户和渠道拜访客户。

自然到访客户的意思就是世超自己主动去看房子,而渠道拜访客户的意思就是世超是通过中介介绍来看房子的。

而售楼处之所以要用人脸识别,就是为了看你之前有没有主动来过售楼处。

因为售楼处一般是会给中介带来的客户一些购房优惠,而自然到访的客户是没有的。

假如你曾经自己来看过房,又被人脸识别机记录下来,你再去找中介,就无法享受中介的团购优惠,因为你已经被机器认定为 “ 自然到访用户 ”。

所以就出现了有些人带着头盔口罩去看房的现象。。

好家伙,咱们这一张张宝贵的小脸蛋就是这么被房地产利用的。。。

这其实还算好的,最起码没遭受什么经济损失。

而有的人就因为刷了一下脸,不仅没等到房款,房子当天反而被过户出去,甚至还被抵押给了第三方。。。

这要从南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推出的 “ 邕e登 ” 的 App 说起,而这个 App 的推出也是为了想通过线上办理的方式让大家少跑腿。

尽管本意是好的,但是由于 App 要刷脸认证,而一旦认证通过,不仅能查询名下房产,还可以办理房产过户。。。

中介在骗客户以房屋查档为由,在 App 上进行人脸认证后,转手就把房子给卖了。

也就是说,现在人们的人脸信息,在某些时候,已经是认证身份的一种方式了。

显然,我们对我们自己人脸信息的保护并不充分。

各种渠道泄漏出来的人脸,一张 5 分钱、3 分钱…… 比白菜还不如。

所以,尽管人脸识别很方便,但世超觉得有些时候,禁用人脸识别,可以极大降低我们的风险并保护隐私。

其实个人隐私这件事已经议论很久了,我们被越来越多的电话和短信骚扰,包括世超本人也经常收到垃圾邮件,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被扒的连底裤都不剩了。。。

再后来就到了人脸识别这茬,就是不希望曾经的经历重演,所以我们才要更加慎重地对待我们的人脸信息。

在用了几次人脸识别之后,世超确实会觉得我们离未来越来越近了,但当我们的个人隐私已经完全不受自己掌控的时候,那么这样还不如生活在过去。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近期接连发生的几个热点事件,让“人脸识别”成为了公众舆论的焦点话题。这项技术是否在某一些场景中正被滥用?我们如何在享有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和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之间找到平衡?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先来回顾这样几个案例。

画面中,法庭公开开庭宣判的这起案件,被称为“人脸识别第一案”。去年,因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的年卡门票由指纹识别被“强制”升级为“刷脸”识别,浙江理工大学的特聘副教授郭兵将动物世界诉至法院。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收集郭兵照片信息不具备正当性,应予以删除。

今年3月,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发现,她所居住的小区要求业主下载一个App,录入人脸信息,进行门禁升级。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劳东燕:现有的法律当中,刷脸需要征得同意。所以我当时其实想表达,我不同意。当然,其他住户可能同意,但是对于我这样不同意的人,你必须给我其它的选择。

不久前,一段短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开来,视频中,有位买房者戴着头盔走进济南的一个售楼处。原来,一个小小摄像头,能够帮助售楼处将顾客精细分类,并与购房优惠挂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裴炜:戴头盔这样一种行为,其实也是公民个人在试图对于自己的个人信息进行匿名化的一种处理,本质表达出来的是,公民对于个人信息的关注和自我保护。

今年10月,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成立的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发布了《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2020)》。数据显示,六成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趋势,三成受访者表示已因人脸信息泄露、滥用而遭受隐私或财产损失。

02:11

刷脸游园、刷脸回家、刷脸买房,人脸识别似乎正在走入我们日常生活的缝隙之中。隐私侵犯、信息泄露,这项技术又让大众产生了种种顾虑。那么人脸识别技术的安全边界在哪里?又应当如何应对“刷脸”可能带来的风险呢?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王金桥:人脸识别技术,主要是通过人脸的表观特征来进行身份比对的一种手段,通过人脸的检测、人眼的对齐以及人脸的特征的提取,来形成每一个人脸独一无二的,相当于一串字符的编码作为人脸的身份特征。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迭代升级,它的应用场景也从安防、金融领域延伸到了与我们日常生活更为贴近的方方面面。它是否已经不是一个安全、可靠的系统呢?

业内人士 唐家渝:比如说我们把这个考勤机放在这里,大家其实已经可以看到,它已经识别到我们这位同事了,接下来这位同事会戴上这副特制的眼镜,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考勤机,把他识别成了另外一位同事。

业内人士 唐家渝:首先我们可以先尝试一下用这个同事本身的人脸,能不能解开这个手机。解锁过程是失败的,我们尝试佩戴这副眼镜以后成功解锁开了。”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各平台采集用户的个人信息,需要获得用户的知情同意,还需遵循最孝必要的原则。专家表示,要规制这项技术向善发展,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的“社会基础设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裴炜:比如说12月1日刚刚出来的,中央网信办关于常规类型移动互联网App必要个人信息范围的指南。它就进一步细化了在哪些场景下可以收集哪些类型的个人信息,所以整个体系还是在不断完善,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

欢迎分享

您看了文章有什么收获呢?

欢迎大家关注分享!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