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冷链物流能否应对消费升级后的品质生活?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0-01-23   浏览:304次  

导读:冷链物流泛指产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区间,以保证产品质量、减少过程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冷链物流可以分为食品冷链物流、医药用品冷链物流、化工品冷链物流等。 冷链物流将过去难以跨越距离的生鲜消 ......

冷链物流泛指产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区间,以保证产品质量、减少过程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冷链物流可以分为食品冷链物流、医药用品冷链物流、化工品冷链物流等。

冷链物流将过去难以跨越距离的生鲜消费、医药流通变为可能,它正悄悄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冷链物流能否应对消费升级后的品质生活?

冷链物流下游需求中以食品为主,食品又分为农产品、禽肉、乳制品等细分产品,物流资本论(公号ID:wuliuzibenlun)分析师根据《制冷技术》数据,食品冷链占冷链物流的比重接近90%,是冷链物流最主要的运用。

冷链物流能否应对消费升级后的品质生活?

从食品产业链快速变革的视角探讨冷链物流发展的驱动因素:

1)需求端的消费升级是底层逻辑,自发的、润物细无声式的改变消费者偏好及购买行为,消费升级下低温肉奶需求正加速释放。同时,便利生活、餐饮崛起拉动冻品消费。

2)终端餐饮零售业态的变革:生鲜电商、餐饮零售一体、连锁餐饮中央厨房等新零售业态的崛起快速推动冷链物流发展。

3)产业链上游格局剧变:非洲猪瘟常态化下,政策引导集中屠宰、冷链流通,而屠宰集中度快升推动冷链布局。

消费升级释放低温肉奶制品需求,便利生活+餐饮崛起拉动冻品消费

消费升级推动消费者深层次需求变化,更营养、更健康、口感更佳的低温产品受消费者欢迎。

若将马斯洛需求理论应用在食品饮料领域,消费者的需求可大致划分为5 个层次,

第一层生理需求,即满足温饱;

第二层为安全需求,要求食品不含有毒的成分;

第三层为营养需求,关注食品营养成分 的含量及特点;

第四层为感官需求,涉及产品包装、香味、口感等;

第五层为情感需求,产品成为 消费者生活和情感的寄托。

冷链物流能否应对消费升级后的品质生活?

消费升级下低温肉奶需求释放

1)冷鲜肉逐步替代热鲜肉:冷鲜肉又称排酸肉,在冷链环境下经历了较充分的解僵成熟过程(加工、 流通和零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 C),微生物繁殖受到抑制,肉质细嫩,滋味鲜美。

而热鲜肉是最 传统的市售猪肉,是半夜屠宰、清晨供应上市的新鲜肉,其生产简单易行,但口感和风味较差,食品安全难以保证。

2)更健康和更美味推动休闲卤制品成为零食新宠:与其他零食品类相比,休闲卤制品散装保质期多数为3天,MAP包装可延长至5-7 天。

冷链物流能否应对消费升级后的品质生活?

3)更具营养价值的低温奶正逐渐崭露头角:低温奶和常温奶在生产工艺上存在根本区别,低温奶采 取巴氏杀菌法,保留了生乳本身各种天然活性物质和酶的高活性,有助于维护肠道菌群生态平衡、 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等,并最大限度保留了牛奶的营养成分和纯天然风味。

常温奶采取超高温灭菌法,酶的活性基本被破坏,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也全部被消灭,对营养成分的破坏更为明显,对蛋白质、 钙、维生素的保留均低于低温奶,因此低温奶的营养价值优于常温奶。

低温奶需冷链保存及运输、 运输半径有限导致终端价格偏贵。随着人均收入提升,消费者对低温奶的偏好正逐渐提升。

4)奶酪需求正快速爆发:1 公斤奶酪一般由 10公斤原奶浓缩发酵而成,营养成分优于其他乳制品, 主要消费于西餐及儿童零食。

在发展早期,由于居民消费能力不足,奶酪需求增长较为缓慢,但随 着人均收入提升,推动西式餐饮文化加速普及、儿童零食消费升级,奶酪无论是 B 端还是 C 端需求 均表现旺盛,推动整体消费量保持接近 20%的增长速度。

冷链物流能否应对消费升级后的品质生活?

便利生活+餐饮崛起拉动冻品消费

速冻食品稳健增长,食品冷链物流需求加速释放。速冻食品指通过急速低温(-18 C以下)加工出来的 食品,具有保持原有品质、不易腐败的特点。

速冻食品在运输和仓储过程中需持续保持低温,只能 通过冷链体系进行运输,一直是食品冷链的主力产品。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节奏加快,速冻食品因其便利性广受欢迎,近年来行业销售收入处于稳健增长阶段。2018 年我国速冻食品行业销售收入达 1,149 亿元,是 2010年的近 3 倍。

冷链物流能否应对消费升级后的品质生活?

我国人均速冻食品年消费量不足10千克,仅为日本的一半,欧洲和美国更是分别高达 35 千克 和 60千克,以此判断速冻食品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其中速冻火锅料(主要由速冻鱼糜+速冻肉类组 成)受餐饮火锅行业快速发展的刺激,连续多年保持双位数的同比增长。

冷链物流能否应对消费升级后的品质生活?

生鲜电商爆发式扩容,冷链物流贯穿全产业链

受需求端消费升级和便利生活趋势的影响,零售端也开始革新自身物流体系,涉足新零售例如生鲜电商、餐饮零售一体、连锁餐饮中央厨房等领域的零售企业开始重视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冷链物流对零售行业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其中,生鲜电商对冷链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网购品类不断扩张,生鲜电商规模和占比快速提升。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增强和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尤其是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电子商务已经成为许多人的主要购物方式。

人们的网购商品逐渐由3C 数码家电、服装、化妆品等发展到鲜花、蔬果等生鲜产品,我国生鲜电商发展迅速,2018 年市场交易规模约为 2045.3 亿元,同比增长 56.3%,占生鲜整体市场比例已超 4%。

冷链物流能否应对消费升级后的品质生活?

生鲜电商正处于资本加速进场时期,扩张脚步仍将持续。2009 年资本市场开始关注生鲜电商;2009 年~2013 年这 5 年间,一共完成 6.2 亿元融资;2014 年~2018 年,生鲜电商完成融资总金额达 249 亿元,其中 2016 年、2017 年、2018 年连续三年融资额均超过 50亿元。

冷链物流能否应对消费升级后的品质生活?冷链物流能否应对消费升级后的品质生活?

冷链体系可形成有效竞争力,生鲜电商积极搭建冷链。生鲜购买为高频次的即时性消费,消费者对生鲜送达的时效性和新鲜度提出高要求,不断考验生鲜零售商的物流水平。

生鲜电商冷链物流成本占比达20%-40%,若在冷链部分有所突破,或是生鲜电商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的最佳选项。

因此,各生 鲜电商或重金投入自建冷链体系,阿里巴巴旗下盒马鲜生、生鲜电商每日优鲜为其中代表;或者也可 寻求具备完善冷链运输和仓储体系的第三方进行长期合作,如顺丰、京东等。

冷链物流能否应对消费升级后的品质生活?

生鲜电商物流规模快速增长,冷链需求总量随之提升。生鲜电商对冷链运输需求节节攀升,同时也推动了整个食品冷链产业的发展。

物流资本论(公号ID:wuliuzibenlun)分析师根据易观智库数据,生鲜电商物流行业近年来保持50%以上的年增长率,2013 年生鲜电商物流规模尚不足 40亿元,2018 年行业规模已达 674 亿元。

物流资本论(公号ID:wuliuzibenlun)分析师据中国物流与采 购联合会信息,2019 年我国食品冷链物流需求总量预计达到 2.35 亿吨,同比增长 24.3%。

冷链物流能否应对消费升级后的品质生活?

政策引导集中屠宰+冷链流通,屠宰集中度快升推动冷链布局

政策引导 运猪 向 运肉 转变,集中屠宰、冷链流通、冷鲜上市

在非洲猪瘟常态化下,政府加快引导健全现代生猪流通体系: 运猪 向 运肉 转变,加快建立冷鲜 肉品流通和配送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9月出台《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 提出 健全现代生猪流通体系 的重要任务:

顺应猪肉消费升级和生猪疫病防控的客观要求,实现 运猪 向 运肉 转变,逐步减少活猪长距 离跨省(区、市)调运。

加强大区域内生猪产销衔接,生猪主销省份要主动与主产省份建立长 期稳定的供销关系,实现大区域内供需大体平衡,除种猪和仔猪外,原则上活猪不跨大区域调 运。

推行猪肉产品冷链调运,加快建立冷鲜肉品流通和配送体系,实现 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 链流通、冷鲜上市 。

冷链物流企业用水、用电、用气价格与工业同价,降低物流成本。加强猪 肉消费宣传引导,提高冷鲜肉消费比重。

冷链物流能否应对消费升级后的品质生活?

我国猪肉产销布局不均衡,17 省供给缺口合计 1098 万吨。我国生猪产区和销区布局极不均衡,如 猪肉消费大省广东,估计 18 年消费量约 669 万吨,但猪肉产量仅 282 万吨,缺口 387 万吨需从外 省调入,估计全国 17 省供给缺口共 1098 万吨。

其中缺口前五的省份合计 807 万吨,均为销区东南 沿海省份,消费水平较高,对冷鲜肉接受程度更高。预计未来 2-3 年内将加速推动当地冷链物流发 展。

冷链物流能否应对消费升级后的品质生活?

屠宰行业集中度有望快速提升,规模屠企加快布局冷链物流

我国生猪屠宰集中度较低,且规模屠企并不具备竞争优势。

由于:

1)热鲜肉消费为主匹配农贸 为主的渠道结构,导致了生产热鲜肉的小屠企更具价格优势;

2)开工率低导致无法发挥规模效应;

3)行业规范、管理制度不完善,小屠企生产成本更低;

4)地方保护限制渠道网络拓展,均导致我 国屠宰行业集中度较低,且规模屠企并不具备竞争优势。

从屠宰量分布来看,屠宰行业份额高度分散,双汇市占率仅 1.8%;规模以上定点屠宰市占率 30.5%。定点屠宰企业市占率仅 44.8%,仍有 50%以上的市场被私屠滥宰所占据。

冷链物流能否应对消费升级后的品质生活?

在此格局下, 养殖->屠宰 长距离从产区调活猪到销区, 屠宰->零售 短距离无冷链运输热鲜肉。

1)生猪产业链上养殖到屠宰环节主要是以猪贩子为媒介、全国各地长距离调运生猪为主;

2)屠宰到零售环节,是以热鲜肉为桥梁,将众多屠宰端的小屠企、私屠滥宰与零售端的农贸市场 连接,配送方式主要以无冷链传统运输热鲜肉为主。

往后看,政策引导健全现代生猪流通体系、消费觉醒+现代餐饮和零售崛起,上下游外力共同推动屠 宰行业横向整合。

1)从养殖-屠宰的流通看:后非瘟时代,政府加大力度清除私屠滥宰及不规范的小屠企,有利于加 速大屠企对小场的横向整合。

2)从屠宰-零售的流通看:随着消费升级,终端消费意识提高,上线城市的冷鲜肉消费占比或将得 到较快提升。

渠道方面,随着电商新零售布局、社区生鲜店崛起、屠宰企业的终端门店布局、 餐饮连锁化程度提高、中央厨房的崛起,我们预计未来在上线城市或将逐步转向由冷链配送的 冷鲜肉为桥梁,连接规模屠宰场与现代终端。

屠宰行业的集中度提升,意味着其生产和销售环 节规模效应得以发挥,从而加速对冷链物流的布局。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相关热词: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