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祥鑫科技”)与居然智家新零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居然智家”)等多家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动作频频,透露出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爆发前夜的强烈信号。行业内外普遍认为,人形机器人市场即将迎来“百家争鸣”的高景气周期,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技术、成本、市场接受度等多重挑战。
东方IC
祥鑫科技近日分别与三度(佛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度智能”)和深圳市武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旨在突破人形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并推动其在微生物、半导体、汽车、光伏储能等领域的应用。双方还计划探索成立一家由祥鑫科技控股的合资公司,以开展智能制造和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产业化推广。这一举措无疑为人形机器人的多元化应用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与此同时,居然智家也宣布与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必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人形机器人推广销售、智能家居机器人开发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居然智家计划于2025年底前采购部署500台仿真人形机器人,以提升客户购物体验,塑造智慧消费新场景。这一举动不仅展示了居然智家对人形机器人技术的认可,也预示着人形机器人将逐渐走进大众生活,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人形机器人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步推进。在汽车制造、电子工厂等场景,人形机器人已经开始承担重要的生产任务。特斯拉计划在其汽车工厂部署人形机器人Optimus,而优必选的WalkerS机器人也已进入蔚来汽车工厂进行实训。此外,在矿山、危化品、核电等高危领域,人形机器人也开始承担部分危险任务,展现了其强大的应用潜力。
然而,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虽然市场前景广阔,但技术难点和成本高昂等问题仍然制约着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量产。在技术上,人形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能力、自主决策能力仍需提升,灵巧手等末端执行器尚未实现通用化,限制了其在精细任务中的应用。在成本上,高精度传感器、高性能电机等核心零部件成本高昂,是行业企业势必要突破的关卡。
此外,部分公众对人形机器人的安全性、隐私保护等也存在担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市场推广。为了打破这些行业堵点,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同时优化供应链,复用现有成熟技术,推动规模化生产,以降低成本。
政策层面也在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加速推进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创新与应用。地方层面也在积极出台相关利好政策,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期。随着技术成熟度提升与成本逐步降低,市场需求将开始释放。不仅大型企业对人形机器人有采购需求,中小企业也在特定业务环节尝试引入。同时,人形机器人的相关售后服务、软件升级等商业生态也在逐步构建,为行业发展提供多元盈利渠道。预计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约53亿元,到2029年,其市场规模或将达到750亿元,到2035年,则有望达到3000亿元规模。(陈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