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2 月 17 日消息,科技媒体 scitechdaily 昨日(2 月 16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悉尼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扭矩聚类”(Torque Clustering)的全新 AI 算法,不需要人工干预,可以极大提升 AI 系统自主学习和识别数据模式的能力。
该算法模拟自然智能,在测试中准确率高达 97.7%,超越现有方法,有望引领 AI 学习的范式转变。扭矩聚类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基于物理学中扭矩的概念,让其能够自主识别聚类,并无缝适应不同形状、密度和噪声程度的数据类型。
该算法的灵感源于星系合并过程中引力相互作用的扭矩平衡,基于质量和距离宇宙的两个基本属性,通过模拟自然界中的学习方式,让 AI 像动物一样通过观察、探索和与环境互动来学习。
IT之家注:不同于传统的监督学习,扭矩聚类无需人工标记数据即可识别模式,使其更具扩展性和效率。相比之下,监督学习需要大量人工标注的数据,成本高、耗时长,且对复杂或大规模任务不切实际。
扭矩聚类算法在 1000 个不同的数据集上进行了严格测试,平均调整互信息(AMI)得分高达 97.7%,而其他最先进的方法得分仅在 80% 左右。
该算法完全自主、无需参数,并且可以高效地处理大型数据集,其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生物学、化学、天文学、心理学、金融和医学等,可用于发现疾病趋势、识别欺诈活动和理解人类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