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大模型技术持续升级迭代。随着AI技术的日益成熟与普及,它正加速渗透到千行百业之中,成为推动各行各业数智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
东方IC
其中,在医疗领域,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万达信息回应投资者称,公司垂类大模型聚焦在医疗健康领域等主营业务,可运用于辅助医疗和公共卫生等多个场景。精准健康认知计算系统灵素融入OCR和大模型能力,可以提供多项检后健康管理智能服务,包括体检报告的识别检测、报告解读及健康干预。同时,智糖AI面向70万+糖尿病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白泽晓医疗大模型结合医疗公卫、健康管理等服务需求,在实时知识问答、事件与病历内容理解、多模态病历生成、辅助诊疗决策及专病健康管理等各类应用场景创新赋能。
再者,港股上市公司医渡科技此前宣布,将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整合至公司自主研发的“AI医疗大脑”YiduCore。YiduCore作为医渡科技的核心技术,截至2024年9月30日,已累计处理和分析了超55亿份经授权的医疗记录,医院网络覆盖超过2800家。此次接入DeepSeek,将进一步增强YiduCore的数据挖掘能力,为医疗研究、诊疗及公共健康三大类场景提供强有力的智能化支持。
对于此,中信证券研报称,医疗垂类大模型凭借更强的理解、生成、多模态能力,从提质、增效两条路径拓展了更复杂情境下的AI+医疗市场空间。海外企业商业化进展迅速,已在B端市场取得稳定收入并积极布局C端产品。经测算,20252029年国内大模型智能诊疗产品B端、G端累计市场空间近200亿元,C端年理论市场空间超700亿元。拥有底层模型、数据壁垒以及产品客户积累的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此外,中信证券认为,围绕两条主线挖掘AI+医疗受益标的。从技术壁垒角度,挖掘具备模型能力、稀缺数据竞争壁垒的企业。从商业化落地角度,挖掘B端客户基础扎实,在电子病历临床决策、电子病历、语音识别等领域和场景有成熟产品的企业。(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