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DeepSeek骤然兴起,成为“史上最快日活跃用户数突破3000万的应用”背后,我们猛然发现,中国不仅是全世界信息化、智能化最为普及的国家之一,在科技应用的普及速度上也已走到世界前列。据日本总务省2024年对AI普及率的统计,中国的AI普及率达56.3%、美国为46.3%,日本只有9.1%。而回看过去10年间,在AI之外,网约车、电商、外卖甚至疫情时的二维码,也都迅速得到推广与应用。即便是偏远的山村,也有不少农民通过直播,把当地产的血橙等农产品卖给了1500公里外城市的居民。
这一现象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要知道,中华民族本身就是热爱创新、拥抱创新的民族,根植在骨子里对创新的热爱,让中国人培育了世界上最早的稻米、豆、大麦,陶器、瓷器惊艳世人,水利、天文、纺织、食品加工与保鲜等方面技术也久负盛名,精美的丝绸随着远洋船队风靡世界。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热爱,是每一个中国人内心中的原始追求。
其次,学以致用的实用主义,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发展中形成的坚定生活态度。从黄土高坡上的窑洞、岭南的吊脚楼,到把磁石做成航海用的司南,甚至连“鞭打龙王求雨”的迷信,都彰显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关心科技发展,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不断学习,尝试把新的科技用于工作生活、融会贯通到自己的体系中,这正是中华文明兼收并蓄、学以致用的精神内核。
再次,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为科技转化提供了支撑。科技的发展从来不是独立的系统,而是庞大社会系统的一部分,是社会综合能力的一种具现。在5G研发之初,围绕其必要性的讨论时有发生。但随着5G科技成熟、设备普及,其价格进一步降低,在农村也实现广泛覆盖,既通过更高清的摄像头保护了儿童等易受害群体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也让直播、线上教育等网络时代的资源惠及更多民众。这都是人们能直观感受到的实在变化,也是电力、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带动科技平权的重大意义。
最后,生态系统快速的自我演化迭代也是中国科技转化十分高效的重要原因。以电商为例,一个完整的电商生态,其参与者不仅是商家、普通消费者,还有强大的平台与完善的物流体系。之所以价格个位数的薄利产品也能包邮,不喜欢甚至可以方便快捷无理由退货,正是网络、平台、客群、物流等各方形成了高效运转的生态系统,让单一行为的成本被无限压缩而创造出的便利空间,而各方面的需求会促进科技在相应生态中加速普及。这在社交、社会服务、出行等其他领域的生态中同样随处可见。
科技不是金融炒作的标的,也不是大企业和少数精英特权。科技致用的本质,是通过一个强大的系统,整合出越来越高的社会效率,越来越强的社会能力,不断降低社会成本和生活成本,给使用者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率和能力提升。立足需求、解决问题,真正能让普通人获益,是中国人对待科技接受度高、普及速度快的最深刻原因。
因此,中国各级政府对于科技参与、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有非常高的热情,在统一规划下通过各种方式促进供电、交通、通信等科技基础设施的高效建设,目光从城市到乡村,从沿海到边疆,给科技落地打下坚实基础,才有了新疆的光伏电站、贵州的数据中心等一系列前沿项目。
科技只有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去,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让普通人生活更方便,让社会更安全,让生活服务更全面,货畅其流、人得其力,才能让政府管理有抓手,经济发展有机会,产业更新有突破。因此,以强大的基础能力建设实现广域覆盖,并通过庞大的社会系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让高科技惠及广大普通人,才是中国科技得以迅速普及、民众对尝试新科技积极度高的密码。(作者是中关村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