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企业纷纷高薪招聘人工智能人才引发市场关注。不仅是人工智能企业人才需求激增,华为、字节跳动、宇树科技、哔哩哔哩视频网站等不同领域的企业也对AI人才求贤若渴,纷纷发布薪资待遇可观的岗位招聘信息。业内专家指出,近期对AI人才的需求攀升映射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在“人工智能+千行百业”的浪潮下,众多传统行业催生新需求,开辟了就业新空间,如何“用”好人工智能已成为行业发展新机遇。
近段时间,人工智能专业在就业市场供需两旺。多家招聘平台最新数据显示,AI技术岗位“量价齐升”。据智联招聘最新数据,2025年春招首周,人工智能行业求职人数同比增速33.4%位居行业第一,人工智能工程师以69.6%的求职增速位居职业榜首。猎聘大数据研究院《2025AI技术人才供需洞察报告》显示,从AI技术职位的招聘薪资来看,50万年薪以上的职位占比最高,为30.97%。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将对就业带来三个层面的影响。从基础层面看,通用大模型带动高端研发、基础设施以及生态建设相关岗位兴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表示,从中间层面看,行业垂直模型在细分行业中推动岗位升级;从个体层面而言,则进一步拉动个体创业与灵活就业,加速创新岗位的涌现。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已出现多种内容形态的垂直行业应用,并初步形成了开放式边界的创新生态,催生多个行业涌现人才新需求。
灵动天地Uniclone作为一家通过AIGC大模型赋能数字内容创作的AI应用企业,在鄂尔多斯带来了暖城故事数字之旅。
p>“我们以自主研发的AIGC主角故事引擎为核心,融合鄂尔多斯文旅特色、光伏产业等元素,将游客的面部特征融入文旅场景故事模板中,站在屏幕前拍一张照片就能即时生成系列故事片,形成从视觉到内容的全方位互动。”灵动天地Uniclone负责人刘征表示,公司主要通过自研的AIGC产品,为文旅和主题场景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现已在北京、上海、江西等地博物馆、景区中落地应用。
“今年我们将继续在文旅赛道打造‘AI+IP’的产品矩阵,拓展场馆智慧化改造、文旅数字赋能板块产品,基于公司发展新需求,特别需要具备AI技术商业化转化能力的AIGC应用开发工程师等技术人才。”刘征说,此外也需要能够对落地产品的AI生成过程进行审美判断、内容鉴别的AI美学工程师等复合型创意人才。
不仅在文旅领域,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也让影视创作、艺术教育、文化传媒等多个传统行业涌现出许多“新岗位”。一位微短剧从业者告诉记者,现在行业内最热的就是AI编导、AI剧本审核等新设岗,在快节奏的短视频时代,需要的是能够对AI生成内容作鉴别、校对再生成的创作型人才。
“各家企业都在寻求能够将大模型接入现有业务板块中的人才,这是应用层面的新需求。”万码优才创始人、总经理周媛表示,人才新需求将主要集中在AI原生类与场景应用类岗位,如算法工程师、大模型产品经理等。同时,AI招聘顾问、AI薪酬分析师等“AI化”传统岗位将增长,AI伦理工程师等跨界融合的新兴岗位也逐渐涌现。
值得关注的是,在AI深度应用、企业“抢”人的背后,人才供需仍存在“错位”矛盾。据麦肯锡最新报告显示,到2030年,中国对AI专业人才的需求预计将达到600万,而人才缺口可能高达400万。业内人士认为,AI领域研究成果更新快、工具框架迭代快,大多专业人才所学知识局限性大,导致人才培养与产业所需结构失衡,呼吁通过产学研有效联动,破解人才供需“壁垒”。
企业和社会对人工智能人才的要求正从传统单一技能向“复合型能力”转变。张成刚表示:“高校要在基础专业知识框架下,培养人才快速适应新工具、新模式的创新能力,注重跨学科整合,搭建‘理论+实践’平台。”
“期待未来有更多校企合作联盟、行业协会等能够将行业真实需求反馈给高校,使AI人才培养体系与时俱进。”张成刚说。(记者 陈涵)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