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DeepSeek,是如何开启「AI 的安卓时刻」的?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5-02-11 07:38:11   浏览:211次  

导读:文 | 308编辑 | 经纬「AI 的安卓时刻」,正在到来。一个最直接的证据是,DeepSeek 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扩大它在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圈尤其是在中国。2025 年 1 月底,在 DeepSeek 所引发的重大行业关注和超级舆论风暴下,美国三大科技巨头英伟达、微软、亚马逊先后宣布接入旗下服务到 DeepSeek。以此为起点,DeepSeek 在中国已经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 DeepSeek 生态扩张运 ......

DeepSeek,是如何开启「AI 的安卓时刻」的?

文 | 308编辑 | 经纬「AI 的安卓时刻」,正在到来。一个最直接的证据是,DeepSeek 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扩大它在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圈尤其是在中国。2025 年 1 月底,在 DeepSeek 所引发的重大行业关注和超级舆论风暴下,美国三大科技巨头英伟达、微软、亚马逊先后宣布接入旗下服务到 DeepSeek。以此为起点,DeepSeek 在中国已经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 DeepSeek 生态扩张运动。实际上,进入到 2 月份,包括华为、百度、腾讯、阿里、京东、字节(火山引擎)等云计算大厂,都先后在 2 月份宣布接入到 DeepSeek。与此同时,包括芯片、操作系统、算力设备等在内的众多行业,也纷纷瞄准 DeepSeek 进行相应的适配或接入,大有争先恐后之势。更令人关注的是,除了 DeepSeek 官方和官方 App 已经开放的 C 端个人用户服务,不少与 C 端客户关系密切的领域也已经接入到 DeepSeek……截至到 2 月 10 日,吉利、极氪、岚图、智己、宝骏、零跑、长城、深蓝、奇瑞等一众车企的智能座舱已经宣布接入到 DeepSeek。DeepSeek,是如何开启「AI 的安卓时刻」的?

甚至连华为、荣耀、OPPO、vivo、魅族这样的智能手机厂商,也都官宣接入到 DeepSeek。DeepSeek 生态扩张的速度如此迅猛,声势如此浩大,影响如此广泛以至于在这样的时间节点,这个问题依旧值得反复思考:DeepSeek 的爆火,究竟意味着什么?并非 0-1 创新,但足以震撼世界

自 DeepSeek-V3 大模型和 DeepSeek R1 推理模型相继在 2024 年底和 2025 年年初发布以来,DeepSeek 已经赢得了众多国内外技术人士和商业人物的高度评价。也早已经破圈到地缘政治的范畴,引发全球舆论关注和讨论。不过在众多的讨论者中,《黑神话悟空》出品方游戏科学的创始人兼 CEO 冯骥对于 DeepSeek 的评价最为令人注目,他表示:DeepSeek,可能是个国运级别的科技成果。

在冯骥给出的关于 DeepSeek 中,强大和便宜是排名前两位的标签。其中的强大,指的是 DeepSeek-R1 拥有比肩 OpenAI-o1 的推理能力。DeepSeek,是如何开启「AI 的安卓时刻」的?

而便宜,则是指它的训练成本。按照 DeepSeek 官方在开源论文中给出的实际描述,DeepSeek-V3 的训练成本仅为 500 多万美元,比 OpenAI 少了不止一个数量级。不过需要明确的是,DeepSeek 并不是从 0 到 1 的创新。如果从大模型底层算法的角度去追溯,DeepSeek 推出的一系列模型,还是基于 Google 在 2017 年提出的 Transformer 架构来实现这一点与 OpenAI 的 GPT 系列模型是一致的。但不同之处在于,在具体的实现路径上,DeepSeek 进行了一系列的算法和工程创新。具体来说,DeepSeek 采用了 MoE 专家模型(有意思的是,MoE 专家模型也是由 Google 率先提出)、低秩注意力机制、强化学习、小模型蒸馏、FP8 混合精度等工程创新,并由此低得多的成本实现了类似于 OpenAI-o1 的成果。以强化学习为例,根据面壁智能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刘知远的说法,DeepSeek 可能是全球首个能通过纯粹的强化学习技术复现 OpenAI-o1 能力的团队,并且还把这种能力开源了。他表示,DeepSeek-R1 创造性地基于 DeepSeek V3 这个基座模型,通过大规模强化学习技术,得到了一个纯粹通过强化学习增强的强推理模型,即 DeepSeek-R1-Zero,这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因为在历史上几乎没有团队能够成功地将强化学习技术很好地应用于大规模模型上,并实现大规模训练。不仅如此,DeepSeek-R1 所采用的强化学习技术,不仅局限于数学、算法代码等容易提供奖励信号的领域,还能创造性地将强化学习带来的强推理能力泛化到其他领域;比如说用户在体验 DeepSeek 的写作能力,能够很容易感受到其强大的深度思考能力。实际上,DeepSeek 在创新过程中,所采用的众多算法方案,并非是百分之百原创而来,其中不少还是基于类似于 Google、微软这样的美国 AI 企业和 AI 学者提出的相关理论进行工程落地。但是,以实现接近 OpenAI-o1 的能力为目标,能够将相关论文和理论进行工程落地,找到正确的路径并最终取得成功,这本身就是非常极为困难的事情即使是 AI 技术大牛云集的美国 AI 相关企业,也没能实现。DeepSeek,是如何开启「AI 的安卓时刻」的?

但这一次,来自中国的 DeepSeek 实现了。就连诺贝尔奖得主、AlphaGo 之父、Google 旗下 DeepMind CEO Demis Hassabis 也承认,DeepSeek 可能是他「见到过的来自中国的最好的作品」,它展示了出色的工程能力。可以说,尽管并非是完全原创,但是 DeepSeek-V3 和 DeepSeek-R1 本身,已经体现出了 DeepSeek 在算法架构和工程实现上的系统级创新能力就算不是从 0 到 1,也完全可以说是从 0.X 到 1 了。而这种能力,毫无疑问是世界级的。所以,如果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待,DeepSeek 成功的本质,是一群中国技术人员基于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智力和技术成果进行系统级工程落地创新的成果,也是由中国企业在 AI 全球化的土壤上培育出的美味果实这当然值得庆贺。毕竟,在以往的类似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这样的技术和商业浪潮中,往往是美国人扮演从 0 到 1 的技术创新角色,而中国人则更善于在应用端进行从 1 到 100 的推广普及。但在从人工智能到 AGI 这一波技术浪潮的发展中,DeepSeek 开始由下及上,动摇美国在 AI 技术领域的绝对原创优势。更何况,DeepSeek 还采用了一个商业层面的绝对杀招:开源。就连 DeepSeek 的对手,也在拥抱它

由于 DeepSeek 本身所采用的开源模式,自从 DeepSeek-R1 发布以来,在全球科技圈,已经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拥抱 DeepSeek 浪潮。让人没想到的是,率先拥抱 DeepSeek 的是 OpenAI 的背后大金主微软。2025 年 1 月 29 日,微软宣布 DeepSeek-R1 已经在微软的 AI 平台 Azure AI Foundry 和 GitHub 可用,开发者可以用新模型进行测试和构建基于云的应用程序和服务。DeepSeek,是如何开启「AI 的安卓时刻」的?

随后在 1 月 30 日,亚马逊也表示 DeepSeek-R1 模型可以在 Amazon Web Services 上使用;同一天英伟达宣布 NVIDIA NIM 已经可以使用 DeepSeek-R1 模型。这三家美国科技巨头前后接入 DeepSeek,不仅仅是对 DeepSeek 的高度认可和有效背书,也由此引发国内云计算市场全面拥抱 DeepSeek 的热潮。来看一下具体的时间线:2 月 1 日,华为云宣布,硅基流动和华为云团队联合首发并上线基于华为云腾云服务的 DeepSeek R1/V3 推理服务。

2 月 2 日,腾讯云宣布,DeepSeek 全系模型一键部署,包括「满血版」 671B 参数到轻量版 1.5B 参数都包括在内。

2 月 3 日,百度智能云宣布,百度智能云千帆平台上架 DeepSeek-R1 和 DeepSeek-V3 模型,推出了超低价格方案,R1 模型输入价格为 2 元每百万 token,输出价格为 8 元每百万 token。

2 月 3 日,阿里云宣布,阿里云 PAI Model Gallery 支持云上一键部署 DeepSeek-V3、DeepSeek-R1。

2 月 4 日,京东云宣布,言犀 AI 开发计算平台已支持 DeepSeek-V3、DeepSeek-R1 以及所有蒸馏小参数模型(DeepSeek-R1-Distill)的一键部署,支持公有云在线部署、专混私有化实例部署两种模式。

2 月 4 日,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宣布支持 V3/R1 等不同尺寸的 DeepSeek 开源模型,开发者可以通过火山引擎机器学习平台 veMLP 和火山方舟引擎调用这两种方式进行模型使用。

至此,包括华为、阿里、腾讯、百度、京东、字节跳动等一众主流的云计算玩家,纷纷接入到 DeepSeek。而除了这些大厂之外,包括移动云、联通云、天翼云在内的三大运营商云也都接入到 DeepSeek不仅如此,包括金山云、无问芯穹、青云科技、PPIO 派欧云、云轴科技在内的云服务厂商也都宣布适配及上架 DeepSeek 模型服务。需要明确的是,包括华为、阿里、腾讯、百度、京东、字节跳动等国内科技大厂,实际上早就推出了自家的大模型,各家自成一派,也都在通过大模型的技术驱动来吸引开发者和更多云计算客户。但如今,它们也都纷纷拥抱 DeepSeek。为什么?一位行业分析人士告诉我们,各大云计算玩家之所以在自家已经推出大模型的前提下纷纷拥抱 DeepSeek,本质上还是因为 DeepSeek 的能力足够优秀,它推出的 DeepSeek-R1 的推理能力已经比肩 OpenAI-o1,确实是比较强大,而且成本足够便宜它所采用的开源策略,也意味着更低的部署门槛。另一方面,DeepSeek 在经过庞大的舆论声量之后,已经成为国内 AI 技术的代表之作;在美国三大科技巨头已经接入的情况下,各大国内云计算厂商的接入更像是跟进行业热点、快速做出反馈以及吸引客户的必要之举,在这种情况下,「不接入 DeepSeek 反而有点掉队了」。DeepSeek,是如何开启「AI 的安卓时刻」的?

实际上,DeepSeek 之所以能够获得一众巨头的拥抱,某种程度上也是由它作为一个大厂之外的第三方独立开发商的身份决定的。其中一个简单的逻辑是,如果 DeepSeek-R1 是由阿里推出的,那么百度、腾讯等玩家就可能就不会选择接入。当然,由于它所采用的开源策略,DeepSeek 在大火之后,不仅仅在被国内外各大云计算厂商拥抱,也在被国内的各类算力芯片提供商、计算设备提供商、互联网服务商、智能终端厂商所适配和拥抱。这其中,包括华为、荣耀、OPPO、vivo、魅族在内的智能手机厂商,和包括吉利、极氪、岚图、长城、奇瑞、深蓝、宝骏、智己、猛士等在内的智能汽车品牌,也都已经官宣接入拥抱 DeepSeek它们在消费者层面的认知度更高,也会更加提升 DeepSeek 的知名度。值得一提的是,面向普通用户,DeepSeek 在官网和 App 都是可以免费使用的。可以说,DeepSeek 的开源之火,已经燃遍了中国科技圈。AI 的 iPhone 时刻 & AI 的安卓时刻

自 2012 年 AlexNet 横空出世以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发展节点它们前后相序,引领着 AI 面向 AGI 进行进化。其中,在 DeepSeek 一炮而火之前,上一波给整个世界带来巨大震撼的是来自于 OpenAI ChatGPT。2022 年 11 月 30 日,OpenAI 在官网上不动声色发布了 ChatGPT,没有任何的线下仪式。然后,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ChatGPT 如同星火燎原一般,彻底火了。对于 ChatGPT 的火热,作为算力芯片受益者的英伟达给予很高的评价和追捧。2023 年 3 月 21 日,在英伟达一年一度的 GTC 大会上,针对 OpenAI 旗下 ChatGPT 给整个 AI 行业带来的巨大影响,黄仁勋表示:一个崭新的计算平台已经被发明出来,而 AI 的 iPhone 时刻已经开始。就这样,以这场大会为节点,「AI 的 iPhone 时刻」成为一个行业热门词汇。而考虑到 iPhone 这个名词本身所指代的革命性意义,以及 AI 的长期发展对于一个关键技术质变点的强烈呼唤,这个词汇迅速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同,而整个科技行业对于 ChatGPT 的关注和对它的潜在行业影响力的重视,也随着「AI 的 iPhone 时刻」这个词汇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到了 2023 年 5 月,马斯克甚至创造了一个新词:「ChatGPT 时刻」。当时,从整个行业来看,以 ChatGPT 的爆发为引领,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波集体拥抱大语言模型的 AI 技术浪潮,一波专注于大语言模型的 AI 创业公司应运而生,而各大科技厂商纷纷推出自家的大语言模型。一时之间,千帆相竟。然而在千帆相竟之中,扮演领头角色的,依旧是选择走闭源路线的 OpenAI。然而,谁能想到,在 OpenAI 发布 ChatGPT 两年之后,一家来自大洋彼岸的中国企业 DeepSeek 能够在美国 AI 行业所界定的技术框架和规则标准中脱颖而出,以受限的算力和更低的成本,在技术上与 OpenAI 旗下最先进推理模型 OpenAI-o1 一较搞下。如果这还不够震撼还有:在商业模式上,DeepSeek 采用了占据技术理想主义道德制高点的开源模式,不仅仅是论文公开,甚至也包括代码公开;这不仅仅是让中国用户受益于它,也是以一种完全开放和坦诚的态度去赋能于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全世界用户。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开创了「AI 的 iPhone 时刻」的 ChatGPT,也在当地时间 2 月 5 日完全开放给用户免费使用,甚至不需要用户注册。可以说,ChatGPT 之所以能够免费访问,DeepSeek 毫无疑问是厥功甚伟的。从这个角度来看,DeepSeek 不仅仅是中国 AI 技术人员和中国 AI 技术对于全球 AI 技术的重大贡献,也是在商业层面对于全球 AI 商业化发展的贡献,同时也是 AI 走向落地、赋能于广大普通消费者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引擎。所以,DeepSeek 彻底火了,火遍了全球,更火遍了中国。当然,抛开 DeepSeek 的政治意义不谈,也许我们可以在对 AI 历史发展的回望中得出一个新的启发:如果说 ChatGPT 的诞生是「AI 的 iPhone 时刻」,那么,DeepSeek 一炮而红并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并且以开源的姿态赋能于全世界的企业、开发者和用户,从历史相似性的角度我们可以说,伴随着 DeepSeek 的爆发,「AI 的安卓时刻」已经到来。DeepSeek,是如何开启「AI 的安卓时刻」的?

只不过这一次,「AI 的安卓时刻」是由一家中国企业开启的。基于这个前提,也许我们更加能理解 DeepSeek 创始人梁文峰在采访中的一句话:我们认为,中国的 AI 不能永远做跟随者。人们常说,中国 AI 比美国落后一到两年,但真正的差距在于「原创」与「模仿」。如果不改变这一点,中国永远只能追赶别人,而不是引领方向。有些探索是无法回避的。

赞助本站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5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