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2025上海AI如何发展?这场盛会即将给出答案 已向明星企业发出“英雄帖”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5-02-09 10:11:36   浏览:192次  

导读:《科创板日报》2月8日讯(记者 张洋洋)在7日的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将于2月21日至23日在上海徐汇举办。作为AI行业的大会,尤其在当下,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再度掀起全球AI新的浪潮,大会参与的企业,尤其是DeepSeek的露面与否,是现场热议的话题。当被问及DeepSeek是否会参与今年大会时,主办方称,“已经与DeepS ......

《科创板日报》2月8日讯(记者 张洋洋)在7日的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将于2月21日至23日在上海徐汇举办。作为AI行业的大会,尤其在当下,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再度掀起全球AI新的浪潮,大会参与的企业,尤其是DeepSeek的露面与否,是现场热议的话题。

当被问及DeepSeek是否会参与今年大会时,主办方称,“已经与DeepSeek取得了联系,得到了非常积极和正向的回复”,“上海的开发者大会是他们(DeepSeek)极其需要的大生态,他们(DeepSeek)会主动积极参与到大会当中”。

据了解,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将紧密链接国内外人工智能相关产业链全环节,形成端到端的产业链条有机协同。本次大会将邀请基础模型、垂类模型、应用场景、算力、语料、基金、工具、软件服务公司、开发者社区等参与。

包括Hugging Face、微软开发者社区、CSDN、阿里魔搭社区、Linux基金会、阿帕奇基金会、华为社区等国内国际头部社区,阶跃星辰、MiniMax等企业都将参与本次大会。

上海强化四大基础底座

人工智能产业是上海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2024年年底,上海发布了《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以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

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据上海市委网信办总工程师杨海军介绍,截止至2024年底,上海已累计完成60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备案,并完成了63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登记,形成了一批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场景的创新应用。

那么,在新的一年,上海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又有哪些规划?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人工智能发展处处长潘焱表示:“除了此前《实施方案》的‘5+6’重点领域及行业,今年的工作中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强化四大基础底座的建设,筑牢在算力、语料、虚实融合和大模型基座方面的地基。”

一是打造超大规模自主智算集群。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大规模应用,模型后训练和推理需求可能很快会超过预训练算力需求。需要为新一轮产业和技术革命的到来提前做好算力保障和稳定供应的准备。着力推动基础设施IaaS、软件工具平台PaaS、语料数据层DaaS及模型层MaaS能力整合,提供“训推体、混合部署”的智算云服务,加速向国内一流的智算云公共服务商转型,支撑本市大模型行业垂类应用和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二是构建多层次语料供给体系。在AI应用中,语料质量直接决定了模型的性能。高质量的训练数据能够有效减少模型在推理过程中的错误率,提高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创作能力和生成质量。去年,近二十家企业共同发布了团体标准《语料库建设导则》。计划建立一批通用和专用语料库,打造多层次语料体系,支撑基础大模型研发和垂直应用。聚焦前沿大模型训练需求,推动打造基础大模型训练语料库。

三是建设虚实融合超大型实训场。技术端方面,应强化多模态数据标准、训练系统和深度强化学习技术的融合,开发基于云平台虚实融合测试系统,构建相关数据交互协议,提升生成复杂场景的能力。产业端方面,应同步构建虚实融合测试标准体系和政策体系,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和公共技术平台加大虚实结合测试场景的的多元化开发。

四是加快行业基座大模型体系创新。加速通用和专用大模型融合创新,打造一批行业基座大模型。支持行业企业做强基础大模型和开源生态,推动强化学习、指令微调、思维链等技术创新应用。加快培育一批融合行业数据集的行业基座大模型,鼓励知识蒸馏、剪枝、量化、参数共享等技术研发。围绕场景应用大模型和智能体研发应用,培育一批行业应用开发商和集成商,鼓励企业搭建模型即服务平台,促进大模型落地应用。

徐汇18条AI产业政策已在路上

作为今年大会的主阵地,徐汇区近年来在人工智能产业上持续发力,针对相关产业,徐汇区也陆陆续续出台了多项政策。

据徐汇区委常委、副区长俞林伟透露,截至去年年底已有255家大模型企业、34个备案大模型、100余家投资机构成功落地徐汇。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俞林伟提到,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取得了关键进展,但包括企业竞争格局在内的很多方面都还在发展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供需对接还有待加强,产品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此外人工智能企业亟需应用场景来破除“高估值、低营收”的发展问题。

“徐汇有长久支持产业发展的决心,所以我们对大会最大的期待,是全世界最顶尖的企业和团队,不论是高校教授、创业团队,还是拥抱AI技术的传统行业,只要有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好思路好想法,都能来到这场盛会上一起分享”。俞林伟说。

“我们将以‘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孵化器’为新定位,向全球隆重推荐模速空间。”俞林伟表示,一方面,今年模速空间将依托徐汇滨江七大组团,推出产业载体超过10万平方米,同时把模速空间的“机制+政策”复制到全区,形成“一核引领、三圈辐射、多点支撑”的“1+3+X”发展格局。

另一方面,将深化与开放原子、魔搭社区等合作探索线上“模速空间”,全面实施孵育范式升级行动,推动基模生态专区、高校联合创新中心、领军企业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以更优的政策支持和更密的生态联动,构建更为成熟、更具竞争力的产业发展生态。

俞林伟还透露,近期徐汇区将推出更有力度的18条政策,“我们立志于向全球最高水平学习,对标研究了全世界十余家顶尖科技创新孵化器,在体制机制理念上都有崭新的尝试。我们也将通过全面打响模速空间“全球最大人工智能孵化器品牌”新定位,发掘和欢迎更多人工智能创业者来到模速空间、来到徐汇发展”。

俞林伟表示,徐汇区将在抢先站在大模型风口的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经济发展、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同时将借助大会的品牌辐射效应,发挥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场景资源优势,在教育、医疗、城市治理等垂直领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渗透到更多用户高频生活场景,使徐汇成为人工智能应用的现象级城区。

(科创板日报记者 张洋洋)

赞助本站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5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