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重压力之下2024年中国经济走过了“很不平凡”的一年,成绩令人鼓舞。
作为中国经济工作的年度风向标,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备受关注。其中,会议要求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打好政策“组合拳”;强调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并确定2025年要抓好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等九大任务。
对当前经济形势怎么看?2025年经济工作怎么干?我们推出《向上看2025》专题报道,邀请监管部门、知名学者和领军企业家共同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的信息和对2025年经济的信心。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5年经济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产业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之一,融合了多学科前沿成果,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具身智能的发展方向较多,人形机器人是当中最典型、市场应用场景最广的领域,其对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和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有望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实现领先。
“2025年,创新中心会在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探索、产业应用示范、生态建设这三个方向持续发力。”熊友军表示。
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 图/受访者供图
人形机器人对国家战略科技和国民经济有巨大推动作用
新京报贝壳财经:相比2023年提出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到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从发展到行动,你如何看待这一表述的变化?
熊友军: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过去只有一个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指引,到现在变得更加明晰了,变成“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人工智能未来有很多应用领域,比如人工智能+教育、服务、养老等。在一些领域,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应的行动指南,这些都清晰地为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新京报贝壳财经:你如何看待人形机器人的战略意义?
熊友军:具身智能的发展方向比较多,人形机器人是当中最典型、市场应用场景最广的领域,它对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和国民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国家重大科技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已经在很多领域实现从追赶到并跑,甚至超越国外,而在具身智能机器人这一领域,我们欣喜地看到,现在大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国家加强布局并加大投入,我们有望在该领域实现领先。
对于国民经济来说,人形机器人发展起来后,能够极大地拉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上游包括机械、高端制造、电子、软件、传感器等。而且人形机器人与电动汽车产业契合度很高,国内外很多汽车公司都凭借自身优势进入了这一领域,充分体现了人形机器人对产业链的强大拉动作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
对标国外最先进技术,推动“天工”机器人实现差异化应用
新京报贝壳财经:你如何评价“天工”机器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中的地位?
熊友军:自从2024年4月“天工”机器人发布后,经过多轮的迭代,目前它的运动能力在行业中已经处于第一梯队,其“大脑”的智能化程度也比较强,在整个行业领域具备较强的领先优势。
我们创新中心主要对标美国最先进的技术,比如特斯拉。我们的目标就是紧跟国外技术的发展方向,并在技术上与它们竞争,确保在全球头部机器人企业进入国内时,我们有能力与它们对抗。
新京报贝壳财经:目前“天工”“天轶”机器人商业化应用进展如何?未来如何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
熊友军:我们的计划是在2025年,推动人形机器人在特殊和危险场景,以及部分工业场景中的应用。如果工业制造领域有公司找我们合作,我们会配合他们在垂直领域开展共创。
在商业化方面,我们的人形机器人主打差异化方向。目前我们专注于对人类有伤害、人类不愿意做的工作,比如存在高压危险、有毒有害气体的化工领域、制药场景、生化实验室等场景。机器人在这些场景中是刚需,如果能实际应用,既能体现人形机器人的社会价值,也符合创新中心的核心价值观。
呼吁更多人才和公司加入,共建具身智能生态圈
新京报贝壳财经:作为国家级创新平台,创新中心是如何构建具身智能生态圈的?2025年还将重点关注哪些方面的合作?
熊友军:构建具身智能生态圈我们有以下发力方向:一是增强自身技术能力,先获得行业认可,之后将技术开源,以服务上下游产业链,并形成生态圈。11月11 我们正式发布天工开源计划,“天工”的部分设计与算法已可从网上下载,我们还推出了“天工”共赢共创计划,吸引了很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合作伙伴的加入。当前我们也在牵头制定相关标准,通过顶层设计、行业统筹与技术创新,构建我们在这一生态圈的核心地位。
新京报贝壳财经:对于创新中心来说,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2025年有哪些突破计划?
熊友军:在技术层面,智能化是关键,尤其是具身智能大脑“开物”的问题。我们希望机器人能更聪明,这也是“开物”的核心价值所在。
让机器人更聪明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一脑多能”,即“开物”大脑要能适应多种场景,可以在不同领域工作;二是“一脑多机”,“开物”不仅要适配我们的“天工”和“天轶”机器人,还能用于优必选、小米等其他公司的机器人。这个工作的难度很高,但却是具身智能未来发展的核心制高点,要是能够达成,创新中心将占据行业最前沿的位置。
所以我们会继续投入大量资源,从团队构建、公司资源分配、技术架构搭建等方面向具身智能方向倾斜,我们还会建设数据集,通过大量数据训练来确保“开物”更加智能。
除此之外,我们希望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各类人才。一方面我们呼吁行业繁荣,希望吸引大公司进入以支持行业发展。大公司资金充沛,能够为行业留住人才;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寻求自我造血和商业化的途径,比如进行市场化融资,让创新中心走商业化的道路,通过吸引资本投入,增强竞争力。
2025年人形机器人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对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新京报贝壳财经:你认为距离人形机器人真正大规模普及还有多远,其发展会经历几个阶段?
熊友军:人形机器人的普及虽然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要快。从目前的观察来看,2025年人形机器人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和发货,人形机器人会进入工厂及生活场景中进行试验,整个行业实现几千台的发货量应该不是问题。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大概会历经几个阶段:先是在工业结构化场景里做固定、可控的工作;接着走向商用服务场景;最后才进入家庭。只有走入家庭,才意味着人形机器人实现了规模化的繁荣。
我期望未来人人都有人形机器人,机器人能成为生活伙伴、朋友乃至家人,人机共融的社会是我所期待的理想状态,不过这不会一蹴而就,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发展。2025年我们也会在诸多场景里去验证,实现更多的落地应用。
新京报贝壳财经:你对未来一年中国经济走势有何预测?你认为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
熊友军:我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很有信心,尤其是科技促进经济这一块。在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时代,我们有望看到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前沿,我们目前在芯片、智能汽车领域已经取得突破,在5G乃至未来6G领域也有优势。在具身智能领域,今天我们可能在跟特斯拉并跑,但未来我有信心超越他们。而且中国有大量的工程师,我们的人才优势会持续存在。
我们还具备市场优势。在芯片应用领域,中国的中低端芯片做得要比美国强,且芯片出口量十分可观。同时我们还具备产业应用的优势,国家政策也非常开放开明。
如果中国各领域都有优秀企业成长,那么与美国的竞争便无需担忧,预计到2035年,中国会有大突破,我们应正确看待短期困难,坚定信心,总之,我看好中国未来经济走势和科技竞争态势。
同题问答
新京报贝壳财经:2025年,创新中心在业绩增长、产品创新、业务线等方面有何战略发展目标?
熊友军:2025年,我们会在技术探索、产业应用示范、生态建设这三个方向持续发力。首先是要技术创新。2025年我们将加快“天工”和“开物”平台的迭代和开源,加快核心技术应用创新和落地应用。重点提升“天工”机器人在智能性、自主性、运动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的能力。重点提升“开物”在人机交互、环境感知以及自主规划方面的能力。
其次,在产品落地方面,明年我们将迈出关键一步,与客户的真实需求对接,特别是针对像电网、特高压等高风险场景,根据这些行业的需求来定制产品。
再次,我们会持续关注生态建设,一是要继续开源开放,我们计划在明年三月份开放“开物”平台及相关数据集,后续我们也会开放天工 2.0、3.0等,带动产业生态;除此之外我们还会牵头建立国际、国内和行业标准,把产业梳理好,把标准建立好,防止资源的浪费。
同时,对于自我造血的现实问题。我们的目标是在核心技术上孵化出一些可以产业化的成果,我们可能会采取多样化的策略,比如承接外部项目,或者基于我们的核心技术孵化新产品,也希望提供更多专业化服务,从而获得一定收入。
新京报贝壳财经:2025年你个人有哪些新期待?
熊友军:回顾2024年,我们的任务主要集中在打基础,解决了人员、团队建设以及基础设施的问题。现在,这些基本要素已经到位。
2025年,我个人最大的期望是创新中心能够成长为一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构。目前在国内我们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要达到能与国际顶尖公司竞争的水平,还需要更多时间。
我希望到2025年年底时,国外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会意识到,在中国有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正在崛起。同时,我们也致力于培养科技领域的青年才俊,并提高作为科技企业家的研究效率。
总的来说,创新中心目标是在未来一年里稳固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并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韦博雅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