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2024年中国无线电大会举行期间,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庆军出席主论坛并做了题为《无线连接世界 广播即是生活》的主旨发言。
通过总结无线电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蜂窝技术出现以前,广播电视一直是无线电资源及技术应用最多的领域。
从194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无线电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诞生,到1958年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首次试播电视节目,再到90年代卫星广播及有线电视技术广泛应用,以及互联网、移动互联兴起后的无线OTT方式,一直到2019年开启广播机制与移动通信融合而成的5GNR广播。
可以看到,无线、卫星与有线持续进行着结合,覆盖方式日益丰富、传输效率也逐步提高。
无线频率带宽资源是有限的,广播的机制与通信技术结合可大幅提升频谱利用效率,中国广电借此提出“广播机制”便是新型广电网络的关键核心。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传输能力已经逐渐趋近于香农极限,网络传输逐渐达到自身瓶颈,而广播技术具备点到多点的传输机制,可以使网络传输效率进一步提升,同时实现点到点、点到多点相结合,便构成了新型广电网络。
曾庆军进一步解释,新型广电网络的技术发展方向就是要通过将广播机制(点到多点、一份资源)与通用技术、新技术结合,在网络传输、传输+存储+计算、内容供给等多个层面,发挥“广播”优势,建设新型广电网络,最终实现“终端到人、服务到家”。
新型广电网络要注重以点到多点高效传输的广播机制为核心。要充分发挥分类承载广播机制,要综合利用以太网、ATM、有线电视等有线方式,3G/4G/5G、无线电视等无线方式,以及卫星电视、卫星互联网等卫星方式实现分类承载。
在继续演进中,中国广电基于4.9GHz等推进FWA服务,实现有线的无限延伸,也同中国移动推动5G NR广播的应用,实现广播与通信的融合,更好的服务于用户。未来持续演进方面,中国广电也积极关注6G及下一代传输技术,继续推进广播与信息技术的全面融合,同时进一步支持点到点、点到多点的特性与优势。
曾庆军介绍到,作为创新无线应用的代表,5G NR广播技术不需要更改5G终端设备、5G基站硬件等,真正将广播基因注入到了通信技术中,创新采用5G方式将广播电视信号通过移动蜂窝基站发射出去,可实现所有通信运营商的5G用户、通用5G终端都可以接收到广播电视信号。5G NR广播技术已获3GPP和ITU支持,并早已纳入到国际标准中,支持无手机卡模式、跨运营商服务,应用场景涵盖到广播电视直播、车载音视频、应急预警消息分发等。
5G NR广播不只使得移动手机成为了一台小型电视机,也可向具备4G/5G模组及相应软件装置的汽车提供车载音视频服务。据悉,中国广电与中国移动在多省推进相关试验中,基于国产芯片的国产自主笔记本、PAD及车载音视频系统已完成样机开发,可预装5G NR广播功能;还优化开发了针对PAD、车载业务场景的APP,这也是当前唯一可跨运营商、终端到车的可行方案。
5G NR广播还可支撑应急公共服务需要,提供以安全高效的应急广播服务。例如,2024年7月,中国广电在门头沟区青白口村、东斋堂村、丁家滩村、韭园村、水峪嘴村完成了5G NR广播网络信号覆盖,使得北京市应急广播平台可通过中国广电700MHz网络向手机终端发布应急预警信息。
中国广电也积极推动“空天地一体化”进程,已经联合欧洲卫星公司(SES)、欧洲航天局(ESA)、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空客(Airbus)等,在3GPP SA1#108会议上推动卫星接入作为5G-A系统的一部分提供广播服务需求,并获得批准。
据曾庆军的介绍,考虑到卫星网络的大地理覆盖的好处,采用5G NR广播技术的无SIM卡接收广播方式扩展到卫星覆盖,不仅可以解决卫星传输视频内容的限制,还可以同时向多个UE分发内容。
此外,延伸到“传输+存储+计算”层面,新型广电网络采用“通用又特殊”的方式以适用于各类业务应用,以形成端到端全业务的支撑能力。其中,“通用”就是通用的信息处理方式,“特殊”即特殊的传输和呈现方式。
最后曾庆军表示,中国广电要建设特色鲜明、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新型广电网络,其发展路径要坚持技术标准、产业推动、应用推广等同步并进,推动无线通信和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