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野猪渐成“生态公害” AI智能驱逐系统显身手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4-11-07 14:06:29   浏览:132次  

导读:近日,野猪“伤人毁物”新闻频频登上热搜。10月25日,南昌街头发生野猪冲撞事件导致四人受伤,其中一位91岁老人被咬断手指;10月27日,南京火车站内野猪与列车相撞,导致一名机械师身亡;各地野猪闯入民居店铺或损害农作物的新闻,更是屡见不鲜。为何野猪会从“保护动物”演化成“生态公害”?其根本原因是随着我国生态保护的发展,以及公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使野猪的生存环境日益向好,而野 ......

近日,野猪“伤人毁物”新闻频频登上热搜。10月25日,南昌街头发生野猪冲撞事件导致四人受伤,其中一位91岁老人被咬断手指;10月27日,南京火车站内野猪与列车相撞,导致一名机械师身亡;各地野猪闯入民居店铺或损害农作物的新闻,更是屡见不鲜。

为何野猪会从“保护动物”演化成“生态公害”?其根本原因是随着我国生态保护的发展,以及公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使野猪的生存环境日益向好,而野猪本身又具备繁殖能力强的特点,在缺乏天敌制衡的情况下,其繁衍空间迅速扩容,甚至侵入人类的生存空间。最终在2023年6月,野猪被《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除名。

当前,“野猪成灾”的26个省份均在积极采取防控措施,有的公开招募狩猎队,有的鼓励农户安装防护设施,有的编制野猪应对指南。亦有专家另辟蹊径,如中国动物学会理事胡慧建则表示,需重新审视“不可食用野猪”这一稍显落后的规定。其实在历史上很长的时间里,野猪都曾是先民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防控野猪”运动中,AI智能驱逐系统的出现,迅速弥补了传统防控方式耗费人力、效果不佳的短板。以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野猪侵害智能驱逐系统”为例,通过红外相机捕捉图像信号,传输至云端由AI进行识别,然后发送指令通过声波、视觉进行驱逐或采取其他适宜手段进行猎捕,同时推送APP消息或短信通知,包含野猪具体位置,提醒民众注意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公开信息显示,此系统已在各种实战场景中大显身手,并取得了备受关注的卓越成效。

据悉,这是一种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结合“GIS”,整个过程可视化的“探测、识别、驱赶、评估”一体化系统,内置成熟的全物种AI识别大模型,且具备自我学习能力逐步优化驱逐策略。通过技术赋能,以较低成本、更少人力投入来实现“驱逐野猪”效果的大幅提升。

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的生存发展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生态造成改变,而包括动植物在内的自然环境改变,又会给人类带来各种可能的影响,此次“野猪成灾”即是其中的个案。面对这一个案,如何寻求新的“人类-野猪”共存平衡,考验的是我们人类的智慧和能力,更是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扇窗。

赞助本站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