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人工智能失业潮跟以前不一样?|巴伦读书会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4-10-27 11:51:30   浏览:2575次  

导读:AI通常可以完全接管任务,对人类技能的需求消失了。 编者按 如果要找一个对未来最乐观的预言家,恐怕非《奇点临近》的作者雷库兹韦尔莫属。早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爆发之前,他就预言了人工智能即将超越人的智力水平,在他的新作《奇点更近》中,他重申了他对未...

AI通常可以完全接管任务,对人类技能的需求消失了。编者按如果要找一个对未来最乐观的预言家,恐怕非《奇点临近》的作者雷库兹韦尔莫属。早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爆发之前,他就预言了人工智能即将超越人的智力水平,在他的新作《奇点更近》中,他重申了他对未来20年的大胆预言:人工智能将在何时通过图灵测试,人类将在何时迈入奇点,人机融合技术将如何使人类智能增强数百万倍,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失业潮流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人类又应该如何来应对。本文摘选自《奇点临近》第五章《工作的未来:是好还是坏》。人工智能失业潮跟以前不一样?|巴伦读书会

这一次会有所不同吗?

尽管就业净增长是长期以来的总体趋势,但一些著名经济学家预测,这一次的情况将有所不同。斯坦福大学教授埃里克布林约尔松(Erik Brynjolfsson)是这一观点的主要支持者之一。他认为,即将到来的基于AI的自动化浪潮将成为就业杀手。与以往由技术驱动的转型不同,最新形式的自动化导致的就业岗位流失将超过其创造的就业岗位。持这一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当前的情况是之前几次技术变革浪潮累积效应的结果。

三次技术带来的失业浪潮

第一次浪潮通常被称为“去技能化”(Deskilling)。举个例子,驾驶马车的车夫需要掌握各种技能来驾驭和驯养难以捉摸的动物,而驾驶汽车的司机则不需要掌握这些能力。去技能化的主要影响之一是,人们无须经过长期培训就可以从事新工作。过去,工匠需要花费数年时间才能掌握制鞋所需的各种技能,但是当流水线机器取代了大部分人类工作后,工人只需要花更短的时间学会操作机器就能得到一份工作。这意味着劳动力成本下降,鞋子变得更加便宜,但同时也意味着高薪工作被低薪工作取代。

第二次浪潮是“技能提升”(Upskilling)。技能提升通常出现在简单重复性工作被机器取代之后,它引入了比之前需要具备更多技能才可以掌握的技术。例如,为司机提供导航,就需要他们学习如何使用电子设备,而这在以前不属于司机所需掌握的技能。有时这意味着引入在制造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的机器,但操作这些机器需要具备复杂的技能。例如,早期的制鞋机器是手动操作的压机,工匠不需要接受正式培训就可以操作,而今天像FitMyFoot这样的公司则在使用3D打印设备为每个客户定制完美贴合脚形的鞋子。因此,FitMyFoot的生产不再依赖大量低技能工人,而是依赖少数掌握计算机科学和3D打印机操作技能的人才。这样的趋势往往意味着用数量较少但薪酬较高的岗位来取代低薪岗位。

然而,即将到来的第三次浪潮可以称为“无需技能”(Nonskilling)。例如,无人驾驶汽车的AI系统将完全取代人类司机。随着越来越多的任务落入AI和机器人的能力范围,将会出现一系列无需技能的转变。AI驱动的创新之所以与以前的技术创新不同,是因为它在更大范围内可以替代人类。AI通常可以完全接管任务,对人类技能的需求消失了。这种转变不仅是出于成本原因,还因为在许多领域,AI实际上可以比它所取代的人类做得更好。自动驾驶汽车将比人类驾驶员的操作安全得多,而且AI永远不会醉酒、困倦或分心。

然而,区分任务和职业是很重要的。在某些情况下(不是全部),当某些任务被完全自动化时,相应的工作岗位可以被安排完成另一组不同的任务实质上是所需技能的要求提升了。例如,自动取款机现在可以在许多常规现金交易中代替银行出纳员,但出纳员在营销和与客户建立个人关系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类似地,尽管用于法律研究和文档分析的软件已经取代了律师助理的某些职能,但该职业已经随之做出了改变,现在该职位所承担的任务与几十年前相比有了显著的不同。这种效应可能很快就会在艺术界发生。

从2022年开始,DALL-E 2、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等面向公众开放的系统基于AI根据人类给出的文本提示创建高质量的图形艺术。随着这项技术的进步,现在的平面设计师花在亲自绘制艺术作品上的时间可能会减少,他们可能会花更多时间与客户一起头脑风暴,以及筛选或修改AI生成的作品。

从长远来看,自动化带来的经济利益将推动AI接管越来越多的任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购买机器或AI软件比支付长期的人工成本要便宜得多。当企业主设计运营流程时,他们通常会在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平衡上保有一定的灵活性。

在工资相对较低的地区,采用劳动密集型流程更有意义。在工资较高的地区,企业有更强的动力去创造和设计需要更少劳动力的机器。这可能是为什么英国会成为工业革命的摇篮之一,那里的劳动力工资几乎高于世界上任何地方,而且有丰富、廉价的煤炭资源。这推动了技术创新,用廉价的蒸汽动力取代昂贵的人力劳动。

当今的发达经济体中也存在着类似的动态。机器可以作为一次性购买的资产,而员工工资意味着长期的成本支出,而且工人还有一系列其他需求是雇主必须满足的。因此,只要有可能提高自动化程度,企业就有动力这样做。随着AI的技能水平接近人类,不久之后甚至可能超越人类,需要未经强化的人类执行的任务将越来越少。在我们与AI更充分地融合之前,这预示着工人群体将面临重大冲击。

两种重塑工作的趋势

有两大趋势正在重塑工作的性质,但经济统计数据并没有很好地反映这一点。

第一个趋势是地下经济的存在,它一直都存在,但互联网极大地促进了其发展。地下经济涵盖多种类型的服务,包括付现金的家政服务、替代性治疗方式等。促进地下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因素是加密技术(如加密货币)的出现,这使得交易可以隐藏在税收、监管和执法部门的监管范围外。

规模最大和最知名的加密货币是比特币。2017年8月6日,比特币在主要交易所的日交易量不到1930万美元。到同年12月7日,比特币日交易量曾飙升至49.5亿美元以上,但很快又下跌。截至2023年中,比特币日均交易量仍在1.8亿美元左右。尽管如此,比特币的交易量仍然增长非常迅速,但与主要的传统货币相比,其规模仍然很校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2022年4月全球外汇日均交易量为7.5万亿美元,而在本书下印时,这一数字可能会更高。

此外,与大多数传统货币相比,大多数加密货币的价值一直非常不稳定。例如,2012年1月4日,比特币的交易价格为13.43美元。4月2日,比特币的交易价格上涨到130美元以上。但是对加密货币感兴趣的仍然主要是一些小范围的技术爱好者。然后,在经历了近5年的相对平静和稳定期之后,比特币在2017年开始飙升到更高的价位。突然之间,普通人听说比特币是一种稳赚不赔的投资,纷纷买入,以期望它们会进一步升值。

这形成了一个正向反馈循环,4月29日一枚比特币的价格达到1354美元,12月17日达到18877美元。但随后价格开始下跌,人们在恐慌中抛售他们的比特币,试图在资产进一步贬值之前退出市常到2018年12月12日,比特币重新回落到3360美元。2021年4月13日,比特币的交易价格达到64899美元,然后在2022年11月20日另一次大崩盘时降至15460美元。

这种波动性对于想要把比特币作为一种货币,即将其作为定期交换商品和服务的媒介的人来说是一个主要问题。如果你相信你手里的美元在半年内会升值10倍,你会尽量不去花它们。反之,如果你手里的美元可能在几个月内贬值近一半,你会不愿意将大部分资产以美元的形式持有,商家也不愿意接受它们作为支付手段。如果加密货币想要被公众更广泛地采用,它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使其价值保持稳定。

不过,地下经济的蓬勃发展并不一定需要依赖加密货币。社交媒体和Craigslist等平台为人们建立经济联系提供了大量机会,而政府基本上看不见这种经济联系。

这种影响也促进了第二个主要趋势:新的赚钱方式并不总是被视为传统的就业方式,其中包括使用网站和应用程序创建、购买、销售和交换物理、数字资产与服务,以及在社交媒体上创建应用程序、视频和其他形式的数字内容。

例如,有些人在为YouTube创建内容方面取得了成功,或者受雇在Instagram或TikTok上影响他人。在2007年iPhone发布之前,没有应用经济可言。2008年仅出现了不到10万个iOS应用;到2017年,这一数字飙升至450万左右。

安卓平台上的增长也同样惊人。2009年12月,谷歌PlayStore中约有1.6万款手机应用,而到2023年3月,这一数字已增至260万款,13年来增长了160多倍。这直接导致了就业增长。从2007年到2012年,应用经济在美国创造了大约50万个就业岗位。根据德勤的数据,到2018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500多万。

2020年的另一项研究估计,包括应用经济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在内,美国将有590万个就业机会和1.7万亿美元的经济活动。这些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应用市场的定义有多宽泛或多狭窄,但关键的结论是,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手机应用已经从微不足道的东西发展成为更广泛经济活动中的一个主要因素。

因此,即使技术变革消除了很多工作岗位,与此同时,技术也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之外开辟了许多新的机会。尽管它并非没有局限性,但所谓的零工经济通常比以前的选择给予了人们更多的灵活性、自主权和闲暇时间。随着自动化趋势的加速和对传统工作场所的冲击,最大限度地提高这些机会的质量成了帮助工人的一种策略。

奇点更近原名:The Singularity Is Nearer作者:雷库兹韦尔译者:芦义出版社:湛庐文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文|雷库兹维尔编辑|喻舟版权声明:《巴伦周刊》(barronschina)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和金融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赞助本站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