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AI大模型以其惊人的涌现能力和创造力,正在重塑我们对技术可能性的认知。正如达尔文所言:“自然界中没有飞跃。”在AI的发展中,我们见证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抱歉,各位伙伴们,自从AI大模型刷屏以来,好像很长一段时间没来更新文章了。
今天的分享,主要围绕3个问题来展开:
1、AI大模型的本质是什么?
2、商业中哪些变了,哪些没变?
3、产品经理该如何应对?
这几个话题,之前好像在哪里讨论过,记不起来,不过当时的思考并不深入,今天就来系统化的梳理一下。
一、AI大模型的本质是什么?
从本质上来说,AI大模型的本质是具有大规模参数和复杂计算结构的机器学习模型。
既然是机器学习模型,那么它的核心能力,便是从已有的数据中挖掘规律, 学习复杂的模式和特征,然后进行能力泛化。
但是AI大模型和传统机器学习,最大的区别是在,涌现能力上。
传统的机器学习包括深度学习,只能泛化某个领域的一个或多个模式。
而AI大模型是将所有领域的模式进行了学习,当在处理某个任务时,所有相关领域的模式同时相互作用时,就产生了涌现能力。
我们也可以把“涌现能力”看做是一种创造力。
就好比一个人,本来只精通某个领域,能够按部就班的完成该领域的任务。
然后突然间他精通了所有领域,将所有的领域知识进行了融会贯通,达到了大道至简,殊途同归的境界。
然而此时,他在执行原有的任务时,并非按部就班的做,而是综合了该任务所有相关领域的知识去做。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任务的结果。
在原有模式的学习泛化下,任务结果相对比较稳定,基本上在我们的可预期范围内。而AI大模型的涌现能力,则导致了该任务结果的多样性。
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就在于AI大模型增加了一些其他领域能力的泛化,弱化了该任务原本领域的特征。
如果把传统的机器学习到AI大模型的进化,比作1个员工的蜕变,即从一个“专才”变成“通才”,那么此时所有的事情都在变好吗?
NO,我们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TA”变强了,尤其是在“思想上”、“创意上”,但是它的不确定性,让我们无法把“TA”安排到某个具体的岗位上。而是把“TA”当做一位老师或专家,来为我们提供更好的建议。
所以,此时的协作就变成了:AI大模型(提供专家建议)》决策层员工(结合专家建议和当前环境,建立计划、分解任务、制定标准)》基层员工/机器人(按照标准,执行任务)。
二、商业中的那些变与不变
我们再来看看整个商业体系中的变与不变,企业作为商业体系的最小单元(相对而言),企业的核心是由员工和业务组成。
员工又分为有决策权和无决策权;业务我们可以把它拆解为(市场需求,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就是产品或服务。
企业的经营过程可以简单的梳理为:管理层员基于市场需求工,来进行战略战术决策,并制定标准,来指导基层员工进行产品服务的生产。
当AI大模型这个超级工具介入商业体系中之后,我们来逐个分析一下企业经营过程:
市场需求:无变化;
管理层员工:增加了AI大模型这位“专家导师”;
产品服务:部分产品服务,通过“AI大模型”的改造,提升了用户体验;
基层员工:增加了AI大模型这个强大的“创意生产工具”;
总结一下,我们可以发现,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市场需求无变化,解决方案发生了变化。其实就是需求侧未变,供给侧发生了变化。
那么此时可想而知,供给侧卷了(无奈),需求侧笑了(享受红利),怎么看下来,貌似什么都没有变,供给侧改革一直在被倡导,而AI大模型只是这个“改革”的一柄利器而已,风口过后,市场又会恢复平静,等待下一波的技术革命…
三、产品经理该如何应对?
所以呢作为产品经理,我们没什么可焦虑的,努力学习和吸纳新认知,然后将其应用到我们的产品服务中即可。
AI大模型的能力,只能改善产品服务中的某一些环节,对于整个产品服务体系来说,并没有什么颠覆性的影响。市场该分析分析、业务流程该梳理梳理、产品流程该设计设计、运营指标该强化强化,练好基本功,放到哪里我们依然是中流砥柱。
虽然AI大模型的介入并没有颠覆性的改造产品服务以及产品经理这个职业,但是它的“创造力”是我们必须要进行借用的。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并非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需要AI大模型来进行改造。
不管是将其融入到现有的产品服务中,还是自我决策提升中,我们都必须深刻的认识到“创造力”这个维度,门槛降低了,开始贬值了。
尤其是市场中提供“创意服务”的公司,如企业咨询、内容服务、媒体服务等,在“人人都是创意大师”的时代,如何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呢?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
好了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后续我们再来探讨,在应用层上如何升级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