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的重要时刻。
30年来,互联网如同一股强大的洪流,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社会的巨大变革。
回首过去,互联网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它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让我们可以获取世界各地的信息;它加速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使得知识和经验的分享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它更是催生了无数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为社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这30年里,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最初的电子邮件、网页浏览,到如今的社交媒体、在线教育、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关村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网络研究院院长吴建平参与了互联网进入中国之前15年的技术储备,并在中国实现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后的30年里,作为建设者和开拓者之一,先后参与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全国性互联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以及全球规模最大的纯IPv6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CERNET2。近年来,又基本建成国家未来互联网试验基础设施FITI(CERNET3)。
回顾互联网进入中国的历史,吴建平院士感慨良多,“互联网和中国的改革开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他表示,中国加入互联网是第一步,中国加入互联网之后逐渐了解互联网的技术,不断跟踪,从跟踪到深入攻克,再到引领互联网技术。这个过程我也倍感欣慰,我们从国际互联网的使用者变成互联网的贡献者,在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中拥有更多话语权。
吴建平五十年的学习和工作生涯都与互联网紧密“绑”在一起,参与并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的从无到有。
1979年,吴建平考取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研究生,开启了计算机网络研究生涯。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当时国外对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内的高科技产品施行禁运,我们只能看到零星的技术资料。我和团队的学生就用这些资料学习、探索,尝试根据这些资料中的国际标准自己摸索设计建设网络。”1984年,清华自主开发建设了一套符合OSI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这个利用三台节点机加上六七台微型计算机组成的“计算机网络雏形”采用X.25协议(使用电话或综合业务网络设备作为硬件设备来架构广域网的ITU-T网络协议)不久就被派上了大用常以这个雏形网络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成果先后在国家某重要工程、清华大学校园网、1990年亚运会中得到应用。
“我们很幸运地赶在1995年互联网商业化的前夕全功能接入了国际互联网,基本跟上了国际步伐。”吴建平说。
吴建平认为,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决策无疑是非常明智和绝对正确的。正是因为我们没有输在起跑线上,我国互联网发展才能一直保持强劲态势,在国际竞争格局中稳居前列。
20世纪90年代初期,互联网通过学术网向全世界迅速蔓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在全球取得巨大成功。但是,互联网设计初期的一些技术缺陷也逐渐显现,其中最典型的问题是IP地址严重不足。
2001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下,CERNET主导参与的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地区试验网“中国高速互连研究试验网络NSFCNET”通过验收。这是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试验网络,首次实现了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络Internet2的IPv6互联,标志着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研究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互联网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它打破了传统的层级结构,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发声和参与决策;它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让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它还引发了人们对隐私、安全、伦理等问题的深入思考,促使社会不断进步和完善。
展望未来,互联网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将迎来一个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互联网时代。吴建平表示,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的创新发展面临很多挑战,比如扩展性、安全性、实时性、移动性和高性能等技术挑战。在这样的创新背景下,怎么去发展新一代互联网是全球互联网界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祝愿中国互联网和国际互联网发展更美好,也预祝中国在国际互联网未来发展中有更多话语权、自主权,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吴建平说道。
本次活动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子姣
编辑 段文平
校对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