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注意到,应用商店App Store里已有上千个人工智能(AI)相关的应用程序,是不是有点太多了?这会是个泡沫吗?会破裂吗?”
和App Store里琳琅满目的AI应用程序一样,为期3天的夏季达沃斯论坛设有AI专题,并囊括了26个场次的会议。在6月26日的一场名为“各国准备好迎接人工智能了吗?”的会议上,一位观众向台上的四位嘉宾这样问道。而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在会议开场前20分钟,会场已座无虚席,可见该议题的火热程度。
“各国准备好迎接人工智能了吗?”会议现场 主办方 供图
这场会议的主持人来自《金融时报》北京分社,他很快将这个问题抛给了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并附带说,“中国在AI方面的应用非常多,您认为这会不会是个泡沫?”
薛澜是国内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从两方面回应称,一是,市场有其自身调节机制,AI应用或公司仍将遵循优胜劣汰法则。同时,有关部门也需要加强观察,在AI领域苗头不对之时,尽可能解决问题。
从讨论主题到这一问一答之间,也反映出多数AI国际会议绕不开的“灵魂拷问”:在当前AI加速发展的态势下,监管面临何种挑战,应该在何处“刹车”?主要国家之间能否形成AI治理的共识?
从爆发式发展到监管挑战
以2022年11月ChatGPT的发布为重要节点,全球人工智能进入爆发式发展的阶段。在AI发展的这条赛道上,中国、美国等被视为“第一梯队”国家,而世界其他地区国家大多正在重金投入、奋起直追,没人希望“掉队”。
“生成式AI”的搜索量在2023年出现激增。 Exploding Topics 图
有意思的是,在夏季达沃斯的这场AI会议上,面对台上来自不同国家的嘉宾,主持人的问题设置也颇具引导性。艾丽卡姆布拉(Erika Mbula)是来自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她侧重于介绍AI在非洲的发展。她表示,非洲有许多初创公司从各个领域推广AI应用,该地区需要这些技术来解决现实问题,比如医疗健康检查、传染病防治甚至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除了本土公司的发展外,她也提到,微软、谷歌等公司在非洲AI领域的投资也很可观。
此前,在今年4月的中非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上,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庄荣文也释放信号称,中方将深化与非洲国家的AI治理工作。
而给到中东国家代表约旦数字经济与创业大臣艾哈迈德哈南德(Ahmad Al Hanandeh)的问题,则聚焦于如何形成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经济。哈南德回应道,无论AI如何发展,“人”依然是关键要素,“要引领人们正确认识新技术,有效使用新技术。”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约旦政府便启动了人工智能国家战略以及“2023-2027年实施计划”。
纵观整个中东地区,对AI最感兴趣的两个国家无疑是沙特和阿联酋。早在2016年,两国政府就开始在AI领域发力,并砸重金投资。在达沃斯的另一场关于“未来增长”的会议上,沙特经济和规划大臣费萨尔易卜拉欣(Faisal Alibrahim)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该国政府从长远角度来部署在AI领域的投资,并推出多项推进发展的举措,在公共、私有部门推广AI技术,使之服务于政策制定;搭建平台为全球开发者提供更多机会参与AI开发等。
今年3月,沙特计划设立高达400亿美元的国家AI基金,一旦成功落地,这将成为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单一国家AI投资基金之一。
而当全场目光转向中国时,问题的焦点则落在了AI发展带来的潜在安全隐患以及国家应该如何恰当使用AI技术。对此,薛澜坦言中国AI发展面临的挑战:AI技术的发展远远快于中国监管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AI带来的问题是多元的,但没有监管机构可以覆盖到问题的方方面面,这让监管变得复杂,部门之间的协调显得更为重要。
“政府要建立更加灵活的机制,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推动政策制定与技术发展并肩前行。”薛澜提议称,在短期内难以建立一个面面俱到的制度体系,但是基于某些场景制定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是能够实现的。
在AI监管方面,擅长进行议程设置与标准制定的欧盟目前走在前面,这也有利于其抢占国际规则制高点。5月21日,欧洲理事会签署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这是全球首部AI领域的全面监管法规,违反法规的相关方将被追究责任。
相较于欧盟与中国,美国的AI发展更强调市场的力量,在监管方面较为宽松,尚未进行单独立法,而是以白宫行政令的形式要求企业遵循相关规则。
中美需在AI安全领域设“红线”
在大国博弈持续加剧的格局之下,任何一个前沿领域都可能成为中美战略竞争的新场域。目前,这种竞争的焦虑氛围正推动中美不断加大AI领域的投入和努力,一场如火如荼的竞争已拉开帷幕。
尽管主持人并未捅破“窗户纸”,道出当前中美之间的AI竞争,台上唯一的中方嘉宾薛澜在谈到中国AI发展的挑战时毫不讳言,“地缘政治层面,中美正开展技术对抗。美国正在想方设法地阻止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有些企业可能认为监管会阻止AI技术的发展。这种声音值得监管方思考。”
在会场,薛澜首次提到中美AI竞争时,台上嘉宾与观众瞬时眼前一亮,频频点头,“房间里的大象”终于不再隐形。实际上,在西方媒体的报道语境中,中美在AI领域的博弈早已蔓延至中东等地区。
近两个月来,《华盛顿邮报》、彭博社等媒体称,美方正间接施压或利诱沙特、阿联酋的相关AI机构从中国撤资。而当被澎湃新闻问及,在受到外部力量施压的情况下,沙特将如何行动时,沙特经济和规划大臣费萨尔易卜拉欣并未给出正面回应。
此前,在回应“美方在AI领域施压相关中东国家”时,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强调,“中方一贯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泛安全化,反对破坏国际经贸秩序和贸易规则、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经济胁迫行为。”
值得关注的是,中美在AI领域开展技术竞赛之际,双方在政府层面、学术界与企业界关于AI全球治理的对话也在并行。其中,最为重要的进展是,基于去年11月中美旧金山元首会晤达成的共识,中美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首次会议5月14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双方围绕AI科技风险、全球治理、各自关切的其他问题深入、专业、建设性地交换了意见;“双方均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既面临机遇也存在风险”。
而如何应对AI发展带来的风险,或者说AI安全问题,无疑是中美乃至世界各国在AI治理层面的重点议程。
“如果人工智能产生了自我意识,不再受人类的控制,所有人都将面临生存威胁,这也是AI安全领域的最大挑战。”薛澜进一步提议称,中美之间需要明确在AI领域的“红线”或是防护栏,这是大家共同的关切,也是双方对话最关键的问题。尽管中美尚未就禁止AI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达成共识,但薛澜告诉澎湃新闻,“基于旧金山会晤的共识,相关的问题已在讨论之中。”
去年7月,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其生前最后一次访华时曾提醒称:中美之间不能在人工智能领域搞“军备竞赛”,要开展对话,控制风险,避免AI的军事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