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一线》作者 冯彪 编辑 刘鹏
“我相信开源的这样一种文化,或者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在AI时代仍然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对于近期热议的大模型开源和闭源之争,6月26日,在夏季达沃斯论坛现场,东软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刘积仁回应腾讯财经提问时,明确支持开源。
作为国内第一个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博士,在软件行业探索20多年的刘积仁认为,过去互联网、软件产业所走过的路线、商业模式,在未来在AI发展过程中仍有很多是可以继承的,特别是企业过去积累的数据、生态场景能够为AI的发展奠定很好的基矗
在“人人都可以做程序员”的时候,传统软件企业如何在AI时代转型,刘积仁认为,需要找到自己在过去积累的核心竞争能力,并将之与AI结合变成一种新的创造力。
此外,围绕当下AI大模型领域的商业模式、产品竞争等热点议题,腾讯财经对话刘积仁。
以下是对话原文,略有删减:
腾讯财经:在过去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开源发挥了很大作用。最近关于AI大模型有开源和闭源之争,您的观点是什么?
刘积仁:我认为开源也将是一个大的趋势。因为AI的开源也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可能到一定的阶段它不开源了,也可能在某一个阶段它又会开源。所以,开源这样的一种叫策略或技术的展现形式,我相信将会成为一个持续的过程。
一个企业在发展到不同的阶段,可能会使用不同的策略。开源是技术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我相信开源的这样一种文化,或者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在AI时代仍然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腾讯财经:如何看大模型打价格战?国内对软件付费意愿和习惯都比较低,大模型是否会走国产软件发展的路?
刘积仁:我觉得这个方面就是一个商业模式创造的过程。比如,互联网搜索引擎是不付费的,但是它也一定会找到一种生存的方式。
今天我们看到AIGC生成的内容也有不付费的,也有要付费的,但是当它再走一个阶段的时候,我相信在各种平台上会衍生更多的产品。比如说AI在英文教学上的应用,可能生成内容的时候,这个平台是不付费的,但是它从事的教学或者在更深入的教学过程中,可能当作一种课程来变现它的价值。
所以,AI和互联网一样,我们互联网所走过的这条路线,未来在AI发展过程中是有很多可以继承的。互联网不付费的模式,并没有阻止互联网企业的获利,AI在未来我相信也是如此。
腾讯财经:所以AI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技术进步,还要考虑商业模式的创新?
刘积仁:我相信一定是这样的。我们之所以考虑付费和不付费,是从技术为自己带来的价值考量的。现在从AIGC来看,已经有很多人对它有依赖了,比如说写东西、学习等方面,当依赖性很强的时候,用户就会付费。技术本身是用来创造价值的,当一个使用者能感受到这个价值的存在,他就愿意为这个价值来支付。如果说我们今天看到生成的有些内容,大家还不愿意付费,我认为还是我们的客户没有产生强烈的依赖。我相信大家用付费的方式使用更好的技术,这是一个和谐的生态所必然的一种结果。
腾讯财经:东软集团从原来的软件企业向AI转型,您觉得难点和挑战是什么?与做通用大模型的企业比,东软更偏向于B端业务吗?
刘积仁:首先,东软在AI时代的选择是基于自己的积累。第一,数据是最重要的,数据决定了算法,数据也决定了我们的算法的可用性。比如,在健康医疗这个领域里,东软就有在过去的解决方案里积累的生态,比如医院的信息化,医保费用支付场景,以及大量的医学影像的数据,这是我们发展AI的一个特别好的基矗
第二,当我们使用这些数据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两个场景同时存在。一方面是用这些数据为B端的客户创造价值,比如说,用AI的智能体做数字医生,帮助医生做辅助诊断。倒过来,我们用大量数据直接服务于终端的客户。比如说,我们通过AI帮助病人做好营养、保健,到医院里面,怎么样选择合适的医生等。
再比如,因为医疗本身要更公平,更要可及,而在这个领域里面,中国目前面临的很大的挑战就是我们的好医生和好医院都在大城市,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公平享受到这种优质的医疗资源。我们使用AI技术可以使好医生变得更多,好医院变得更大,让更多中国人都能够享受到一个公平的医疗。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它又是个ToC的业务,所以B和C之间在医疗这个行业里面,没有强大的B,就不会有C端的受益,他们之间是一个生态。
腾讯财经:传统软件是否会被AI改变?软件+AI和AI-native的新产品对比,是否还有竞争力?
刘积仁:第一,我们看到AI对软件最大的冲击,特别是AI助理带来了很多的自主性。我们很多的软件过去是定义的功能,今天很多的功能是生成的功能,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由定义一个功能到生成一个功能,这是我们软件从使用者的角度上产生的最大的变化。
今后,在AI技术结合到一个软件里面,有些功能就不需要事先定义,而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由用户的输入来产生。
第二,软件的开发效率会由于AI得到极大的提升。我们谈到低代码,甚至软件的自动编程,这个已经成为了现实。
但是,每一个软件企业不会因为这种变化使得软件工程师就没有工作了,而是他们的工作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就像一个农民过去用锄头,现在用了拖拉机,今后可能用无人机。它的工具和它的技能都会发生一个大的变化。
腾讯财经:以后人人都能做程序员吗?
刘积仁:事实上,现在已经是这样了。今天我们看到内容生成,这个内容其中就包括程序。每个人可能都会用AI来生成一个程序,但是并不意味着今后不需要程序员。我相信未来需要更多不同定义的程序员,他们更知道如何使用算法,如何做出更精准、更可靠的算法。
特别是算法对于我们人类情感问题、伦理问题、公平性问题,这方面远远超出我们今天一个软件工程师所思考的内容。而在这个方面,我们还缺失很多的研究人员。
腾讯财经:您觉得在AI时代,还可以靠砸钱搞研发,或者通过资本的手段来获得技术进步吗?
刘积仁:首先,技术肯定是需要资本的,问题是投资所产生的结果是什么样,这可能是从第一天就要想好的。
我们观察在过去的30年,中国在IT和信息技术里面走过的路线,并不是所有的资本都取得了这些创业者所期待的结果,甚至很多的钱可能最终都浪费掉了。
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定要知道在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面对很多的竞争对手,如果没有其它的优势,只有资本的优势,我相信失误的概率比较大,因为不知道谁比你更有钱,还有努力的因素,你也不知道谁比你更聪明、更加的努力。因此,最重要的就是选择一个能够让你和别人不同的路线,在这个方面,对自己的认知比对技术的认知,对市场的认知更为重要。
腾讯财经:我们也看到近年有不少新创的AI领域的明星企业,您觉得像东软这样已经有几十年发展历史的企业,如何与新成长起来的企业竞争,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刘积仁:因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AI新技术的发展、迭代特别快,任何一个产业都会有一代一代新的企业家来推动这个产业不断发展。东软现在要做的,不要过度担心有外来的竞争对手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颠覆或者能够从我们手里拿更多的份额走掉,我们最要关注的是在我们过去积累的这些核心竞争能力里面,我们是否能够把这些力量和AI的结合变成一种新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