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腾讯司晓:在AI时代寻找底线性共识,为什么非常必要?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4-04-16 07:39:07   浏览:9918次  

导读:司晓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研究院院长 2024年4月12日,腾讯研究院联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青腾一同发起AISociety人工智能+社会发展高端研讨会,第一期会议主题为大模型时代的创业生态,研讨会在深圳前海举办。 会议邀请国内外人工智能与社会治理方面的业界...

腾讯司晓:在AI时代寻找底线性共识,为什么非常必要?

司晓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研究院院长

2024年4月12日,腾讯研究院联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青腾一同发起AI&Society人工智能+社会发展高端研讨会,第一期会议主题为“大模型时代的创业生态”,研讨会在深圳前海举办。

会议邀请国内外人工智能与社会治理方面的业界领袖和知名学者,重点围绕大模型创业生态构建的话题,通过专家主旨演讲和圆桌讨论的形式,分别对中美大模型生态及技术趋势、AI投资趋势及应用方向两个主题展开讨论。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进行开场致辞。

以下是致辞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观众,大家下午好。过去两年,我们共同见证了人类历史上科技进步速度最快的时代。我经常开玩笑说,AI这个技术如果按天看进展,有点过于频繁了,而按月来跟进,肯定是不够的,看起来按周比较合适,所以我们团队做了一个“每周科技九宫格”,把一周内发生的AI相关的进展放在一个“九宫格”里去讲。同样做了一个“AI每日动态”,你会发现每天更新的内容频度,也足以支撑动态资讯这样一个产品。这其实可以充分反映出来,AI技术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以日来统计的话也是毫不过分的。

从ChatGPT到Sora,在各个领域变革性工具的不断出现,一方面是在不断挑战人类的智力高地,另一方面也不断给我们带来惊奇的感叹。除了技术领域的变化,AIGC对我们的生活生产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我觉得大概可以分为两个方向,第一是生产力方向的变化,无论是文生文、文生图、文生视频,是给人们提供了智力的替代。从前你写一篇文章、画一幅画、做一个视频,它的门槛是非常高的,可能是学中文的、学语言的、学美术的、学影视动漫制作的专业出身,而且要培养很多年,然后组成一个团队才能完成这项工作,而且要耗费很长时间。现在,它变成了一个prompt(提示语),或者是给它一个草图,它就能帮你去修改。

可以说,AI已经变成了一个专业团队的“智力平替”。大家会纠结AIGC是否真正理解人类语言,我一直认为没有必要特别去较真这一点,就类似于飞机的飞行,它不必然像鸟一样扇动翅膀,只要能实现从空中一个地点移动到另一个地点就可以。第一性的目标很重要,实现形式反而是次要的。你能够得出的结论,就是它提供的是人类智力的“平替”。所以,我的结论是这个时代是将人类智力成果以在云端的方式、通过大模型提供给用户。这也是从未来角度看,更长期稳定的趋势。

首先从大的方面来说,说到国际问题,现在大家可能更关注的是算力的“卡脖子”问题。其实在当前的国际竞争环境中,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变量。在科技变革的进程中,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做自己的AI,是会被另外一个国家限制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工智能确实是大国之间竞争,也是分析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维度。

再从就业和高校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对于高校的教育体系、培养模式、人才模型,都带来了颠覆性的挑战。为什么这么讲?人工智能能够给每个人提供一个智力的“平替”,或者说提供各种各样的虚拟助手,或者提供一个什么能力都具备的超级秘书。为什么公司的规模会越来越小?特别是以AI为创业背景的公司,从10个人变成8个人、7个人,甚至变成2个人、1个人,越来越不需要人数来建立优势。因为创业者除了自己去做这个大模型,本身调动大模型的能力很强,情况就变成一个人可以指挥“千军万马”。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对教育领域的一个变革。之前,毕业后你可能要先做一个“小兵”,一颗“螺丝钉”,听别人布置任务,但现在的情况是别的毕业生很可能在指挥“千军万马”了。这对于就业市场以及选拔人才的逻辑会带来很大的冲击。

同样,我也会用一个现象描述人工智能时代,就是智力可以非常容易地被调用,而且你可以自由切换身份。你可以告诉大模型,现在需要扮演一个家长,或者一个科学家,或者是一个科幻作家,而另外一个AI站到科学的角度,对另外一个AI创作的科幻作品进行挑刺,确保里面不会有常识性错误。你会发现,你自己的身份可以切换,也可以让AI去扮演各种身份。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整个高等教育的逻辑也会发生变化,同样也会对就业和技能培训带来冲击。

这是一个方向,另一个方向属于广义的情感陪伴的方向。除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对“懒人生活”的极致追求除外,人类区别于机器的地方是人类有情感的需求。在情感这个方向上,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创业项目,比如character.ai,你可以和虚拟出来的AI聊天。我在小宇宙上也听到了一些年轻人的访谈,让我非常吃惊的是,一些年轻人不但会和AI聊天,甚至产生了情感依赖,长达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真的是已经把AI当作自己的一个精神伴侣。而且他们还非常乐意通过自己与AI的对话,去塑造AI的character(性格),会去讲:这是我“捏”的AI,我“捏”的这个暖男特别好,我也希望把这个AI分享给大家,然后大家一起跟他谈恋爱。

后来我们团队也做了一些关于老年人使用大模型的研究,也让我很震撼。我们一个同事访谈了很多我们这个年龄段的父母,他们可能之前不知道AI,但是你让他们和AI聊天的话,会发现他们比年轻人更愿意去表达,更愿意掏心掏肺地去讲,更愿意把AI当作一个真人去倾诉、去表达。这可能也是某种意义上,老年人缺乏倾诉对象的表现,我们可能对父母的唠叨是缺乏耐心的,但是AI不会有这样的情况。你会发现,我们父母这一代,虽然完全不了解大模型是什么,不了解人工智能是什么,但是当他们把AI当做情感替代的倾诉对象的时候,他们其实是更愿意表达的,会更关注大模型的一些反溃所以我们团队也做了一些研究,比如什么样的prompt(提示词)可以让大模型输出的内容更有人情味,这其实很难量化,但是如果你告知用户如何提问来让大模型更有人情味,或者用什么数据集训练大模型,可以让它的回答更有人情味,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维度。

在情感陪伴这个方向,还有一个类型,就是复活数字人。对于已故的名人能不能复活他?对于已故的亲人能不能复活他?谁有权利来决定?名人的后代能不能阻止这个事情?或者说亲人的意见如果不一致,谁能够来决定用数字人的方法来复活亲人?难道也是用继承法,用遗产确认的顺序,用法律规则去确定吗?你会发现,这不只是法律问题,还有很多伦理问题。比如说,你用数字技术去复活了名人,产生的收益到底该怎么分配?这背后其实有大量的未定性的问题。所以刚才讲到这些都会涉及大量的治理问题、伦理问题,是目前我们没有办法得出结论的一些东西。这也是我们认为,某种意义上,我们已经面临人工智能的“奇点时刻”

我们团队跟我说,组织这个论坛,是为了追求“人工智能最大的公约数”,其实我是反对这个说法的。因为坦率说,面对一个以日为进化周期或频率的技术,这时候去说“公约数”,显然是为时过早的。但是让人工智能不脱轨,不威胁到人类,去寻找这些底线性的共识,实际上是非常有必要的,而除此之外的共识显然为时过早。更不用说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未知的技术,一个进化如此之快的技术,现在就希望用上帝视角看它,更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我觉得,我们办这个论坛,是希望我们能够从多个维度看AI带来的社会影响。今天是论坛的第一期,不光有学者专家,不光有政策制定者,还有来自创业界的、技术圈和投资界的大咖,我觉得这些都是AI这个生态里不可或缺的角色。希望大家能坐在一起,从多学科,多重身份的角度,从刚才谈到的方方面面来看人工智能和社会发展。为什么没有想到一个更好的词,其实就是想用一个描述性的词语,描述出来我们想讨论的话题范围,而不需要再去做解释。

希望我们的高端论坛,能够开启一个更大范围的讨论,也希望给深圳打造一个人工智能话题的高地。在这里,特别感谢深圳社科院和社科联对这个论坛的大力指导和支持。我们也希望今天下午的“人工智能+社会发展”的高端论坛,作为论坛启动的第一期,能够请我们的嘉宾,围绕我们精心挑选的两个大家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中美大模型生态及技术趋势”“AI投资趋势及应用方向”展开研讨。希望我们这次论坛的第一期能够取得圆满成功,再次感谢莅临我们活动的各位专家,期待大家的精彩分享,也希望大家能够享受到一场精神盛宴,谢谢大家。

赞助本站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