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谭伦 巴塞罗那报道
AI发展的迅猛势头,正让全球5G的产业形态发生变化。
2月26日,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4)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拉开帷幕。《中国经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共计有2400家多家企业出席此次大会。其中,包括中国移动(600941.SH)、中国电信(601728.SH)、中国联通(600050.SH)、华为、中兴通讯(000063.SZ)在内的中国通信业巨子齐齐亮相。同时,还有超过300家中国企业参展,占总参展商的12%。
作为全球移动通信领域的风向标盛会,5G自然仍是本届大会的聚焦所在。但与往年不同,随着ChatGPT为代表的AI创新在过去一年多来引发的革命性浪潮,融合AI成为全球通信业的发展共识,“超越5G、智联万物”成为此次MWC的两大主题。
英伟达(NVDA.O)在2023年发布的一项名为《电信行业AI现状》研报中指出,电信业采用AI的兴趣明显增加,并且对使用这项技术取得成功的期望越来越高,尤其是行业高管。53%的受访者同意或非常同意“使用AI将带来竞争优势”,而2022年这一比例为39%。管理层受访者的比例更是高达56%。
在MWC 2024首日的开幕演讲中,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率先代表通信运营商分享了对于AI的思考。他表示,目前的AI正通过对近乎全量知识的汇聚整合,形成了接近人类的理解表达、逻辑推理和泛化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增强的“缩放定律”,即当参数规模超过一定数量级后,AI的性能会突破与资源投入之间的线性关系,涌现出跨越式增长。这意味着生产工具将实现对人类智力的延伸,为解决更多更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提供关键支撑。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一直在5G领域保持着领先地位。据杨杰介绍,过去5年,中国移动全力实施“5G+”计划,截至目前开通5G基站超过190万个,5G套餐用户近8亿,服务行业客户超过2500万,打造了超过3万个5G商用案例,实现了规模应用。
虽然5G网络覆盖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杨杰强调,由于不同职业、不同群体掌握和应用AI技术的能力参差不齐,“智能鸿沟”仍是产业在5G网络面对赋能各行各业过程中所面临的三大鸿沟之一。对此,杨杰提出,信息通信业应不断拓展“5G+”边界,在持续提供高速泛在连接服务的基础上,推动更易用、更普惠的人工智能走进千家万户、深入千行百业。
中国联通副总经理梁宝俊也在本届大会上表示,从4G到5G,从IPV4到IPV6,从人工智能小模型到AI通用大模型,每一次的网络升级、每一次的技术换代都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因此,电信业应共同推动网络演进升级和算网数智技术创新。
对此,记者注意到,位居运营商下游的设备商已经开始积极展开对于网络智能化的布局。就在本届MWC期间,华为发布了通信行业首个大模型。同时,中兴通讯则在本届大会期间展示了融入AI大模型和数字孪生技术的“自智网络解决方案”。
华为方面表示,通信大模型的发布将加速运营商的智能化转型。针对行业提出的敏捷业务发放、精准用户体验保障、跨领域高效运维的高阶智能化目标,通信大模型能够提供基于角色和场景的智能化应用,旨在提供网络生产力。
而为了支持运营商对于网络智能化的需求,芯片巨头也在致力于提供更为匹配的产品与方案。本届大会期间,英特尔(INTC.O)高级副总裁兼网络与边缘事业部总经理Sachin Katti向记者表示,通过英特尔多功能通用可编程芯片,英特尔及其合作伙伴一直致力于将网络从僵化的硬件变成动态的软件定义可编程平台,并在此过程中降低成本和复杂性。
记者在本届大会上看到,英特尔展示了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的面向5G核心网的下一代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和面向5G vRAN的Granite Rapids-D处理器。英特尔方面告诉记者,前者能够通过在单个芯片上集成多达288个“能效核”,非常适用于处理5G核心网工作负载,可以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核心网性能。运营商将节约更多能源和成本,把单机架性能提升2.7倍。
5G vRAN则让产业重新认识网络边缘的价值,据Gartner预测,到2025年,50%以上的企业管理数据将在数据中心或云之外创建和处理。而且,随着AI为自动化带来更多机会,到2030年,至少一半的边缘计算部署将纳入AI。这也进一步催生了运营商对于网络智能化的需求。
Sachin Katti认为,作为所有企业“最后一公里”的管理者,通信服务提供商为其提供了一个巨大机会,即可以帮助企业通过网络切片,利用Al技术来优化并更高效地运营网络。此外,基于Al的无线电智能控制器和预测性维护,还可为众多垂直行业的企业提供全新边缘Al产品,并使其从中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