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1 月 2~3 日,2023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以下简称 TR35)亚太区发布仪式暨青年科技论坛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现场重磅发布了今年 TR35 亚太区以及全球的入选名单。
大会开场,中共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刘颖首先简要回顾了余杭的悠久历史、古老文化,并表示余杭今天在科技创新人才、院所和企业布局等方面所取得的傲人成绩与千年的良渚精神一脉相承,十分欢迎创新创业人才来到余杭、共同成长。
图丨中共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刘颖
随后,多位中外院士为活动带来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首先祝贺了新晋入选 TR35 的科技青年,并表示未来属于年轻人。通过对免疫学、代谢学的回顾和展望,他进一步指出健康事业的重要意义,并向投身医疗的年轻人提出了让第三次医学革命发生在中国乃至余杭的美好期望。
图|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导王自力则从他研究的可靠性和基于故障机理的分析方法等领域出发,在现场演讲中对新一届入选 TR35 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表示了祝贺,并表示高质量、高品质的生活是科技创新发展的终极目标,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则需要对不确定性的不断控制,以及系统科学的思维。
图|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导王自力
刚刚拿下国际凝聚态物理最高奖巴克利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通过视频的方式发表了他在量子物理领域的前沿研究与思考,并分享了他在南方科技大学机制体制改革工作中取得的、关于激发科研人才创新活力的宝贵经验,同时鼓励包括 TR35 入选者在内的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苦练“内功”,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图|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
奥克兰大学教授、新西兰皇家学会院士 Elizabeth Broadbent 在现场的发言中生动地讲述了她从电气工程走向健康心理学、陪伴机器人等领域的研究历程,并鼓励在场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不要为自己设限,要勇于打开视野、交叉跨界,做真正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创新。
图|奥克兰大学教授、新西兰皇家学会院士 Elizabeth Broadbent
在随后的致辞中,《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代表 Ted Hu 在致辞中介绍,《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关注并致力于推动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创新,以及这些科技创新给商业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旨在每年评选和表彰各个尖端科研和工业领域的顶尖青年创新者,进而加速科技创新的步伐。
图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代表 Ted Hu
随后,《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联合出版人陈禺杉在会上正式发布了 2023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TR35 全球入选者名单。
图|2023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全球入选者
作为活动的重磅环节,DeepTech 联合创始人兼 COO 张岚发布了 2023 年“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亚太区入选者名单,现场为入选者们颁发了这一奖项。新晋入选 TR35 亚太区的优秀青年科学家们先后展示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创新思想。
他们或是将经典技术展开全新应用的远见者,或是勇于挑战技术极限的先锋者,又或是专注于新技术研发的发明家,抑或是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的人文关怀者,当然,也有将“颠覆式创新”变成“颠覆式公司”的创业家。这场颁奖典礼,向全世界展示了这群年轻人的科技创新力量,他们在分享中带来的经验和野心,也为到场科技界嘉宾的思想碰撞定下了基调。
图|2023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亚太区入选者
正值 2023 余杭国际人才月启动之际,2024 年 TR35 亚太区的报名以及杭州余杭“全球未来科学家计划”也在本次峰会上正式启动。
图|杭州余杭“全球未来科学家计划”暨 2024 年“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亚太区报名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结束后,大赛特别设置了“科技如何赋能发展”巅峰对话环节。在陈禺杉先生的主持下,奥克兰大学教授、新西兰皇家学会院士Elizabeth Broadbent,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级二维材料与石墨烯研究中心主任、智能功能材料研究所联合主任、材料科学及工程系杰出教授、物理系杰出教授、电机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Antonio H. Castro Neto,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印度国家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 Seeram Ramakrishna,麻省理工学院高级研究科学家、美国核学会 Fellow 胡玲文共 4 位顶级科学家,围绕当下前沿技术突破带来的新机遇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为前沿技术创业者与生态利益相关者带来了宝贵的洞见与建议。
图| “科技如何赋能发展”巅峰对话
峰会因科技而团聚,在第二日的论坛活动上,数十位专家、研究者围绕各自的研究领域继续展开讨论,深入剖析前沿技术不同的侧面。
无限的寿命
生命科学,不仅改变了我们对生命的认知,更改变了我们对未来的期待与展望,生物经济在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的公正和发展,它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重新定义,催生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机会,为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和潜力。
天津大学教授、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许敏鹏在题为《有力量的思想让生命走得更远》的演讲中表示,未来意念控制将成为最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所以脑机接口技术非常重要,它能够为我们的思想插上自由飞翔的翅膀,许敏鹏认为随着脑机接口技术不断发展,一些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将能在不远的未来成为现实。
图|天津大学教授、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许敏鹏
北京大学研究员、助理教授曹云龙在分享中表示,过去三年时间里,团队主要研究人体感染新冠病毒的变异和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产生的免疫力,在基于对病毒和宿主相互斗争过程的深刻理解,团队实现了对新冠病毒演化的准确预测,开发的预测模型可以帮助中和抗体药物研发、推动疫苗迭代,希望这项技术能够大幅提升人类对抗病毒的能力。
图|北京大学研究员、助理教授曹云龙
围绕生物科技的未来发展与商业潜力这一话题,博远资本创始合伙人陶峰作为主持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助理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润铭以及立康生命科技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陈立在圆桌讨论中带来了最前沿的技术洞见,也分享了行业的最新进展。
陶峰指出,解放后,过去几十年时间里人均期望寿命的大幅提升得益于抗生素,外科手术,以及对一些心血管和慢性代谢类疾病医学治疗手段的进步,面向未来,这一数字继续提高的障碍主要在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抗衰老本身等领域要获得更大突破。其中,就肿瘤治疗而言,陈立在讨论中表示,虽然大家听起来可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最有可能治愈肿瘤的方式就是利用肿瘤新生抗原,调动自身的免疫系统,对每个人的肿瘤进行精准治疗。
而在寿命和疾病之外,王润铭表示,从社会医学的角度来说生命一定是有质量的,也会有量化指标去评价,在保证一定的生命质量的情况下,延长寿命才更有讨论的意义。在未来,一些多途径、多机制、多靶点的药物在衰老相关的复杂生命体系中可能会有潜在的应用。
图|无限的寿命圆桌对谈
无限的能源
自20世纪初以来,新材料产业一直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科技领域之一。比如以新能源材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崛起引起电力、IT、建筑业、汽车业等多个产业的重大变革和深度裂变。更长远来看,新材料不仅仅是更耐用、更环保、更高效的材料,更是一种对能源、制造、前沿科技领域突破的源头驱动力。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印度国家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 Seeram Ramakrishna 在演讲中表示,目前我们使用的很多能源是有限的,但是人口寿命在变长、人口变多,当前的能源资源很难满足未来人口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煤炭等能源的发展会带来污染问题,所以现在我们还需要改变能源结构和现状,清洁能源就变得更加重要。与此同时,如果我们能有更多方式来储存能源、和更多元的能源设施和系统,那我们的电网和能源系统将能够变得更加灵活。
图|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印度国家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 Seeram Ramakrishna
随后,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级二维材料与石墨烯研究中心主任、智能功能材料研究所联合主任、材料科学及工程系杰出教授、物理系杰出教授、电机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 Antonio H. Castro Neto带来了关于未来电池技术的分享:我们现在看到的电池,和电池刚被发明出来时,基本原理没有发生过变化,即两个电极、电解质和其中的离子,在电极间加上电压,电解质就会流动。
如果用固态的介质替代原有的液态介质,就会变成固态电池,离子的流动是通过固态的介质进行,而其他的原理还是一样。他表示,与液态电池不同,固态电池的离子迁移率取决于晶体移动、拓扑结构等,目前团队正在研究具有更高迁移率的晶体结构,他说,“这就是未来。”
图|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级二维材料与石墨烯研究中心主任、电机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 Antonio H. Castro Neto
麻省理工学院高级研究科学家、美国核学会 Fellow 胡玲文带来了题为《可持续能源发展实现净零目标的挑战和机会》的演讲。她认为,能源是全球性的问题,所以就需要全球性的合作或者全球化的解决方案,这就再次强调了不同地区和组织要共同协作,保证能源的安全和未来投资的效益,在这个过程中,核能将持续作为可持续性的能源发挥作用。与此同时,学界、工业界、政府和研究机构等也要合作起来,将共同的梦想变成现实。
图|麻省理工学院高级研究科学家、美国核学会 Fellow 胡玲文
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衢州动力电池与储能研究院院长陆俊随后登台。他认为,近年来我们能看到电池能量密度在以每年10%~20%的速度快速提升,这个速度在学术界是轻松做到的,但从产业界的视角来看,难度是非常大的。陆俊的团队近期关注点集中在电池正负极,同时也涉及到锂硫空气电池、锂离子电池回收等,陆俊从学界的视角出发,一方面希望更多科研团队能够攻克前沿电池技术,一方面也希望出现更多产业界的介入,让实验室里的技术能更快速应用到产业、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图|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衢州动力电池与储能研究院院长陆俊
观点的交锋并没有就此停下,在随后的“无限的能源”圆桌讨论环节,在JLcapital venture studio 合伙人、中石油 CCI 基金投委成员胡谨的主持下,北京大学助理教授罗昭初、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原亚以及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姚永刚 3 位嘉宾,分别分享了来自学界的洞察和观点。
原亚在提到“无限的能源”时表示,目前行业关注的都是清洁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以及潮汐能等,可控核聚变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前沿研究领域。罗昭初从他的科研角度出发,认为能源永远是有限的,但是我们还能更加节约能源,比如人脑能做很复杂的数据处理,同时能耗非常低,是一种存算一体的结构,如果未来的计算芯片能够实现类似的效果,意义会非常重大。
姚永刚在谈到硬科技创业时表示,硬科技创业本身就很困难,时间周期都以五年、十年计算,如何加速这个进程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对科学家、学界人士来说,进入商业领域,需要更多投资机构、市场机构为其搭配相应的资源,这点也至关重要。作为投资界人士,胡谨则表示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希望资本有时间、有沉淀,可以帮助行业拓展和行业配套,推动产业链整体素质跟上科学家和科技创业团队的步伐。
图|无限的能源圆桌对谈
无限的空间
人类的活动、利用空间无限膨胀。向外,我们仍在探索最遥远的星空,以更突破性的航天技术缩短我们与其他天体的距离;向内,我们把精细的构造塞进最先进的芯片里,驱动智能世界的运转,同时还借由 VR、AR 等技术进一步拓展我们的世界,在实际和虚拟两个层面持续创造新的空间。
南方科技大学研究员钟有鹏在演讲中表示,当量子和信息技术纠缠在一起,会产生很多有意思而且意义深远的应用,其中量子计算机近几年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量子计算在密码破解、药物设计等众多领域具有潜在的颠覆性能力,各国政府和科技公司纷纷投入巨资研发量子计算机。然而目前量子计算机的规模离实际应用还有遥远的距离,而且由于制程工艺限制,在单个芯片上集成更多量子比特变得越来越困难。基于多芯片互联的分布式量子计算方案有望突破该困境,但目前芯片间的高性能互连限制了该技术的发展。近年来,钟有鹏团队在量子芯片互联方面接连取得重要突破,以更巧妙的直接键合连接方式,在用更便宜、通用的铝材料制作的超导同轴线的情况下,大幅降低了量子芯片互联的损耗,这一系列技术进展也让大家对分布式量子计算技术路线产生了更大的信心,相信这将会成为一条进一步扩展超导量子计算机的技术路线。
图|南方科技大学研究员钟有鹏
“当我们在寻找一个新的计算模式,量子计算就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方向。”河南省量子信息与量子密码重点实验室副教授黄合良在题为《量子计算:探索未来计算的奇点》的演讲中表示。为了能够造出优越的量子计算机,团队正在专注研究量子纠错问题以及量子计算的近期应用。
人类的第一台通用计算机重量超过 30 吨,占地面积超过 170 平米,以至于 IBM 前董事长曾认为世界计算机需求量大约为 5 台,但我们今天看到每个人都能拥有一台 1 千克重的笔记本。从这个角度联想量子计算的未来形态,就非常值得期待。
图|河南省量子信息与量子密码重点实验室副教授黄合良
在题为《卫星遥感监测地面的每块地、每棵树》的分享里,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曾也鲁在演讲中表示在全球卫星遥感数据的支持下,卫星遥感在数字经济领域里面也得到相应的应用,比如像数字农业、数字林业、数字光伏和数字可持续。
面向未来,曾也鲁表示,更加丰富和精准的数据将能够支撑农业可计算领域的发展,让更多过程变得无人化;另一方面,对建立可感知的城市,卫星数据能够从三维高精度地图、城市监测的角度,助力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发展。
图|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曾也鲁
在随后的圆桌讨论环节,在 DeepTech 学术合作总监吴迪的主持下,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嘉敏、天目山实验室副教授翟朋博两位学界嘉宾,在视角和观点的交锋中带来了更加深刻的洞见。
吴迪在介绍“无限的空间”时表示,空间,不管是宏观尺度还是微观尺度,都意味着一种可能性,就像科研路上的探索。
说到未来的可能性,吴嘉敏表示,在他的领域,AI for Science 可能在未来带来颠覆性变革,以大量的数据抽象出来更多潜在的规则,特别是在生命科学这样的复杂领域,将会带来巨大改变;翟朋博则认为,未来可能是一个电驱动的未来,当我们可以利用电去驱动所有的小型器件、大型设备甚至是航空航天系统时,将产生无限的机会。
图|无限的空间圆桌对谈
无限的智力
如果问起近年来科技领域最火热的话题,ChatGPT 为代表的 AI 模型大爆发会是很多人的答案。在大模型的加持下,AIGC 有望助力内容生成跨越新时代,并开启人工智能应用的新浪潮,新的范式正在形成。
Elizabeth Broadbent 教授在围绕数字人展开的分享中表示,在如今这个技术社会,孤独成为一个日渐严重的社会问题。过去十五年来,在医疗机器人领域我们看到了多个产品能够增加我们的社交联系感,通过与机器人对话、建立情感联系,达到减少孤独感的目的。机器人还可以提醒人们参加更多真实的社交活动,以及通过远程联系的方式拉近与更多人之间的关系。
Elizabeth Broadbent 围绕数字人技术展开了研究,表明了数字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交流,甚至能够疏导人类的情绪、压力,以及给出心理健康方面的建议等。这些行为意味着机器人和数字人将能够很好地为人类提供陪伴服务。
图|奥克兰大学教授、新西兰皇家学会院士 Elizabeth Broadbent
远也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丁也在分享中表示可穿戴机器人的发展主要依靠驱动,传感和机器学习算法的软硬件的推进。在驱动部分,传统外骨骼机器人更多尝试直驱,电机加减速器或者液压驱动的方式,而最新的软体可穿戴机器人更多使用气动驱动和电机加鲍登线的方式来模拟肌肉。在控制和与人类互动方面,AI 技术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丁也认为现在的穿戴机器人的发展只是一个开始,希望通过机器人结合 AI 的技术,修复更多患者的缺陷,迎来更加多元、自由、平等的时代。
图|远也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丁也
围绕 AIGC 的应用问题,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孔祥杰表示其团队正在利用 AIGC 技术在出行领域生成数据集。他表示,出行领域的数据本身是比较敏感且难以获取的,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就可以结合这个领域的知识和历史数据,生成效果非常好的数据,最终支撑一些关键决策。当然 AIGC 在未来还会有更丰富的应用场景,比如医疗健康方面帮助医生进行影像分析、健康数据分析、加快药物研发等。
图|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孔祥杰
随后,国际创投董事、总经理张曙东作为主持,与加拿大女王大学助理教授曹志兴、蚂蚁集团技术总监,开放智能与创新技术部负责人曾晓东、Mindverse 创始人陶芳波3 位嘉宾一道,在现场带来了一场围绕机器和人类智能话题的圆桌对话。
曾晓东认为,我们正在经历互联网诞生之后的第二个拐点,人们获取有效信息更加高效,因为大模型获取知识的速度比以往更高,这将会带来非常多的新应用和新企业。
对于 AI,曹志兴认为 AI 提供了基础工具,是工具层面上的变革,AI 借助这些工具可以催生新的发现,而这些新发现、新突破将支持生命科学研究开辟新的天地。
张曙东补充道,不仅仅是生命科学领域,AI 大数据在其他领域也面临着数据如何转化为知识的问题,如果新的知识又能够对目前的智能有解释作用,也许可以再推动 AI 往前更进一步。
陶芳波认为,虽然目前大模型已经取得相当的成果,但目前还都需要依赖云计算,他期待未来某一天终端侧 AI 能够做到不错的效果,那么所有数字化应用都会围绕 AI 重构起来,这将是 AI 大众化的标志性转折点。
图|无限的智力圆桌对谈
本次活动由杭州市委人才办、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管委会作为指导单位,余杭区人民政府、《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共同主办,余杭区委人才办、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管委会共同承办,DeepTech、云樾科技(杭州)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执行,是继 2021 年 TR35 亚太区发布仪式正式落地中国之后,第三次来到杭州未来科技城。
持续两日的峰会上,近 80 位海内外学术大咖、科技商业领袖和资本代表相聚杭州会场,为我们绘制出了一份关于中国创新技术与产业发展的蓝图。后续更多精彩,欢迎持续关注 DeepTech 深科技公众号,一同把握新时代的技术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