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9月27日讯(编辑 郑远方)傅利叶智能26日宣布,傅利叶智能通用人形机器人GR-1开启对外预售。
据介绍,GR-1身高1.65米,体重约55公斤;拥有高度仿生的躯干构型和拟人化的运动控制,搭载自主研发的FSA一体化执行器,全身总关节执行器数量达44个,最大关节峰值扭矩达230N.m。
GR-1可在不稳定、无辅助、强干扰环境下,快速行走(最大速度超过5km/h)、后退行走、站走切换、原地转弯、扭腰、转头、跑步、避障、越障、上下坡等多种运动能力。
其应用场景包括科研教育、AI具身智能本体、演艺展览、医疗康复、安防巡检、迎宾接待等。且GR-1开放完整SDK支持二次开发,功能扩展;且支持APP智能交互。
就在几天前,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也更新了“端到端方案首秀”。Optimus神经网络训练是“完全端到端的”,即可实现视频信号输入,控制信号输出。在视频中,特斯拉机器人展示了视觉自标定、颜色分拣任务、单脚保持平衡等能力,在感知、大脑、运动与控制方面具备多项亮点。
与此同时,大模型也已逐渐开始赋能机器人。3月谷歌发布多模态具身视觉语言模型(VLM)PaLM-E,其可用于机器人领域;7月谷歌发布新一代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Robotics Transformer 2(RT-2),专用于机器人领域。
随着多家厂商产业化进度提速,“具身智能”浪潮已是大势所趋。
鉴于端到端深度学习框架逐步完善,算法泛化能力持续增强,市场可调取数据集持续增加,中信证券认为,机器人识别交互及执行能力有望在数据快速量变的背景下加速实现质变;且随着控制端硬件规模化生产的扩大及实用性研发的深入有望加速人形机器人本体的落地应用。
浙商证券预计,2030年人形机器人需求量约177万台,全球市场空间有望达1692亿元,2023-2030年CAGR达25%。中短期(3-5年)工商业场景率先应用;中长期(5-10年后)个人场景应用空间大。
落实到具体标的上,分析师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大趋势,聚焦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制造龙头。
(科创板日报 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