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吕仲涛:AI大模型技术尚未成熟,全面落地金融业还需大数据、大算力、大合作、大创新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3-09-19 09:17:24   浏览:9703次  

导读:一石激起千层浪,年初爆火的ChatGPT掀起了国内研究大模型的热潮。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将重塑现有业务流程,加速金融数字化和金融智能化的发展。 金融作为一个对精准性、可控性、安全性要求极高的行业,在实际应用大模型时还面临着挑战。从当...

吕仲涛:AI大模型技术尚未成熟,全面落地金融业还需大数据、大算力、大合作、大创新

一石激起千层浪,年初爆火的ChatGPT掀起了国内研究大模型的热潮。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将重塑现有业务流程,加速金融数字化和金融智能化的发展。

金融作为一个对精准性、可控性、安全性要求极高的行业,在实际应用大模型时还面临着挑战。从当前来看,大模型更适合应用于哪些金融场景,可以解决哪些痛点问题?如何应对大模型带来的可能性风险?就此,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吕仲涛在2023服贸会期间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专访。

吕仲涛表示,大模型技术目前尚未完全成熟,而金融行业是一个强监管的行业。因此,大模型技术应用于金融场景下,仍然存在安全隐私、科技伦理、可信可解释等方面的风险同时,大模型技术应用全面落地的过程还面临着数据、算力、算法、应用等诸多挑战。

大模型当前阶段不成熟

短期内不建议直接对客使用

Q1当下对大模型的讨论非常火热,它对银行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大模型更适合于落地哪些场景?能解决哪些痛点问题?

吕仲涛:作为数字内容创作的新引擎,AI大模型展现出惊人的理解、推理、学习等能力,可以在信息处理与内容加工制作方面进一步释放生产力,辅助人工提升内容创作、代码开发、图像设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工作效率,从而提升银行业务服务质量。

例如,在远程银行客服方面,围绕远程银行中心数千人的客服团队,贯穿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聚焦对客服务中枢的运营团队、群体基数较大的人工坐席、工作量较为繁重的质检人员,重新定义该群体的作业和生产模式,基于大模型能力赋能全流程业务场景。

在智慧办公领域,利用大模型的文本生成问答能力,围绕邮件、文档、会议、员工日常事务等方面,优化行内办公工具的交互体验,助力员工办公效率提升。

在智能开发领域,利用大模型代码生成、代码识别与检测、代码转自然语言等领域的全方位能力,构建基于大模型的智能研发体系,有效提升一线开发人员编码效率和质量。

虽然大模型在文本、图像等领域的生成能力优势明显,但当前阶段并不成熟,仍存在科技伦理风险等问题。因此,短期内不建议直接对客使用,应优先面向金融文本和金融图像分析理解创作的智力密集型场景,以助手形式,人机协同提升业务人员工作质效。

商业银行可以聚焦远程银行、基层网点等大基数员工群体共性需求,持续加大新技术面向全业务流程的综合化运用,形成端到端的业务智能化解决方案,全方位提升银行服务的工作质效。

大模型落地需要

大数据、大算力、大合作、大创新

Q2金融是一个对于精准性、可控性、安全性要求很高的行业,在使用大模型时可能带来哪些风险?

吕仲涛:大模型技术目前尚未完全成熟,而金融行业是受到强监管的行业,应用大模型技术在安全隐私、科技伦理、可信可解释等方面仍存在风险。比如,大模型生成的内容可能存在明显的宗教偏见、性别歧视等问题,有违社会伦理。此外,数据隐私保护也存在隐患,大模型训练数据来源于互联网及一些业务数据,这些数据可能涉及大量用户隐私。

Q3:大模型全面落地还面临着哪些挑战?如何防范和应对?

吕仲涛:在将大模型技术进行全面落地应用的过程中,金融业在数据、算力、算法、应用等诸多方面面临挑战。

一是大模型需要大数据。大模型的突破得益于高质量数据的发展,需要通过数据驱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加速推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

二是大模型需要大算力。当前国内外算力市场面临着算力供给短缺、多厂商异构算力融合、国产AI生态不足、机房和网络建设等复杂情况,金融机构需要深化与产界各方的合作,共同推动解决大规模算力部署和应用的难题。

三是大模型需要大合作。金融业要加快探索引入业界通用的大模型技术的策略和实践,增强大模型能力,从而提升大模型服务金融行业能力。

四是大模型需要大创新。要探索形成一套面向金融业的高标准、低门槛的金融大模型应用模式,以此来快速推进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深化应用。

Q4:未来大模型在金融领域大规模应用的路径是怎样的?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有哪些区别?

吕仲涛:关于大模型应用落地,目前业界尚无标准方法论。企业可根据场景通用化、专业化程度,分别使用基础大模型、行业大模型、企业大模型、任务大模型。四层模型训练数据规模和投入算力逐层递减,专业属性逐层增强。

对于大型银行而言,因金融数据海量、应用场景丰富,可引入业界领先的基础大模型,自建金融行业、企业大模型,考虑到建设周期较长,可采用微调形成专业领域的任务大模型,快速赋能业务。对于中小银行而言,综合考虑应用产出和投入成本的性价比,可按需引入各类大模型的公有云API或私有化部署服务,直接满足赋能诉求。

从数字化转型角度来讲,大模型只是数字化转型过程的一个技术,而数字化转型涉及到一个体系性的问题。在银行定位上,中小银行和大型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本身就存在差异,数字化转型成效关键在于能否精准定位。

吕仲涛:AI大模型技术尚未成熟,全面落地金融业还需大数据、大算力、大合作、大创新

吕仲涛:AI大模型技术尚未成熟,全面落地金融业还需大数据、大算力、大合作、大创新

吕仲涛:AI大模型技术尚未成熟,全面落地金融业还需大数据、大算力、大合作、大创新

吕仲涛:AI大模型技术尚未成熟,全面落地金融业还需大数据、大算力、大合作、大创新

吕仲涛:AI大模型技术尚未成熟,全面落地金融业还需大数据、大算力、大合作、大创新

吕仲涛:AI大模型技术尚未成熟,全面落地金融业还需大数据、大算力、大合作、大创新

吕仲涛:AI大模型技术尚未成熟,全面落地金融业还需大数据、大算力、大合作、大创新

吕仲涛:AI大模型技术尚未成熟,全面落地金融业还需大数据、大算力、大合作、大创新

吕仲涛:AI大模型技术尚未成熟,全面落地金融业还需大数据、大算力、大合作、大创新

吕仲涛:AI大模型技术尚未成熟,全面落地金融业还需大数据、大算力、大合作、大创新

版面编辑:何佳欢|责任编辑:瑟瑟

视觉:李盼 东子

监制李俊虎 潘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边万莉

赞助本站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5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