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AI研究该走向何方?钟义信教授:寻找新的研究范式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3-09-05 18:56:55   浏览:40081次  

导读:2023年8月24日,科普中国星空讲坛以通用人工智能的赛道到底在哪里?为主题,邀请4位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专家,聚焦在理论范式、目标、实现途径、应用等方面,讲述未来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影响整个人类社会。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前副校长 钟义信...

2023年8月24日,科普中国星空讲坛以“通用人工智能的赛道到底在哪里?”为主题,邀请4位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专家,聚焦在理论范式、目标、实现途径、应用等方面,讲述未来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影响整个人类社会。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前副校长钟义信带来演讲:《范式革命:AI创新研究的成功路》

上半场:

下半场:

以下是钟义信的演讲节选:

一、信息科学的生态学转向

一般来讲都是研究物质,物质科学,包括材料科学、能量科学,所以它遵循的是物质学科的范式,物质学科的科学观跟方法论,这种科学观、方法论,它要坚决地毫不客气地排除主观因素,不允许主观因素的介入。

AI研究该走向何方?钟义信教授:寻找新的研究范式

范式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图片来源:钟义信

但没有主观因素的介入,智能就进不来了。因为客观的物质,它本身不会产生智能,一定要有主观因素才会有智能的出现,所以旧观念肯定是不利于人工智能研究的。

现在人工智能站上了科学研究的舞台,这是一种时代的要求。它就要求我们人类做科学研究,不仅要关注客观的物质客体,而且要关注人类主体。那么,到底怎么回事呢?

主体和客体,都要有研究,要研究他们的相互作用。关注的东西就不仅仅只是物质了,而是相互作用产生的信息的过程,过程不是静止的,也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生态发展演化的过程。

如果不引进新范式的观念,不召回新范式的观念,这件事就注意不到,还是把人工智能当作物质系统来研究,这样就走岔路了。

AI研究该走向何方?钟义信教授:寻找新的研究范式

范式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图片来源:钟义信

不光是物质客体了,还有主体,尤其是主客相互作用,这样一个研究对象巨大的变化,必然要求研究观念、方法论,也要跟着变化,这就使范式发生了巨变。

二、歧途上的人工智能研究

现在研究人工智能的范式,依然是原来物质学科研究的范式,也就是“张冠李戴”。很遗憾,这七八十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范式都是用的物质学科的范式,所以一直是“张冠李戴”,不是现在突然发现,它一直都是用人家的范式,用人家的科学观,用人家的方法论,来研究人工智能。

AI研究该走向何方?钟义信教授:寻找新的研究范式

旧范式一直处在歧路,图片来源:钟义信

从科学观来讲,物质学科的科学观叫作机械唯物科学观,它只研究物质,且是机械唯物,所以它要谢绝主观因素的渗入,那么它的研究目的是要搞清楚物质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去了解它的功能,这是它的科学观。

方法论,它的方法论就是跟机械唯物的科学观相适应的,叫作机械还原的方法论,两个要点。

第一,刻画它研究物质的结构,需要形式化。不管是方的、圆的,多么复杂的结构,都用数学,包括代数、几何、微积分等等去描述那个结构才行,所以它要求一定要形式化,而且仅仅要形式化。没有内容,也没有价值,因为内容跟价值是跟主观相联系的,所以它一定要把那个内容跟价值甩掉,单纯的形式化。

第二,分而治之。研究的物质系统如果比较复杂的时候,可以把它分解成一些比较简单的子系统。它认为把子系统研究清楚了,一合成,就是原来的物质系统,这叫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然后合成,就是完整的原形,是物质学科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也就是物质学科的范式。

现在的人工智能研究的范式,它遵循的科学观也是机械唯物,因为它把研究对象就看成是脑,而且脑大家都知道,叫作属于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落脚点还在物质吧,人工智能不是直接研究人脑

研究人脑的一个人工物,叫作人工脑,目的也要去研究人工脑,或者人工脑的原型就是人脑它的结构,然后去明白它的功能。

所以它科学观跟物质学科的科学观是不是几乎是一样的,如果看它的方法论,更是百分之百一样,没有不同,单纯形式化,做人工智能研究,也一样要求形式化,也要把那个内容、价值也要甩掉,然后把人工智能整体研究对象分而治之,现在人工智能花样很多,归结起来主要分成三大子系统。

一个是模拟人脑的生物神经网络,这叫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

第二个模拟人脑逻辑思维的功能,叫专家系统;

第三个研究人跟环境的交互,感知动作,就感知动作系统。

人工智能是一种开放的复杂的高精的信息系统,可是用的办法是物质学科的范式,错位了。这就是我们面临现在人工智能研究面临的问题。

ChatGPT 走的路也是这样的,所以不是真正到位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高精的精彩的信息系统,它要遵循的信息系统的范式是什么模样呢?

它的科学观是辩证唯物。为什么叫辩证唯物,它不但要研究物质,而且要研究主体,还要研究主体跟客体相互作用产生的信息过程,这就变成了有主体有客体,而且不是孤立的存在,一定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这样才能够产生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所以才是我们研究人工智能应当遵循的科学观,就是我们研究对象不是物质本身,不仅仅是物质本身,而是信息。这信息怎么来的呢?主体、客体相互作用产生的信息的不断的演化,由低级到高级到最后变成智能解决问题的一个策略,这也是它的科学观,方法论。

跟机械还原完全不同,旧范式是机械,这是信息,它是还原,这是生态,所以叫作信息生态的方法论,它不允许去分解。

分而治之,用的刺激性比较强的一个词,叫作“肢解”,把这个完整的智能系统,活的,有生命的,有灵魂的,有智能这个系统,活生生地把它分解了,这叫“肢解”,是很不应该的。

第二个单纯的形式化,我用一个词“阉割”,把这个智能研究的形式、内容、价值三位一体的这样一个研究对象,硬生生地把它的内容、价值、最重要的内核“阉掉”了。

剩下只是一张皮,就是形式,所以模拟信号就是模拟波形,编码以后就变成数字码形。不知道它是什么价值,怎么能够做出一个聪明的、对目标最有利的决策?不可能,所以我们要考察范式,不考察范式这些问题都发现不了,一考察结果发现“张冠李戴”。

那么,怎么解决“张冠李戴”呢?就要把借来的范式还给人家,把自己应该遵循的范式树立起来,并以此去研究,才能够把人工智能能够到位地解决。

三、新范式下的人工智能研究模型

如下图,上面那个方框代表主体,下面那个椭圆代表客体。两边那个连线,带有箭头的连线,就是它们的相互作用。

AI研究该走向何方?钟义信教授:寻找新的研究范式

“信息转换与智能创生”定律,图片来源:钟义信

环境当中的客体或者问题它会呈现出信息,即客体信息。它作用于主体,然后主体就要经过一番努力产生一个行为,行为一定要有智能。如果没有智能的话,第一,主体的目标达不到,第二,可能破坏环境的规律。

智能行为是由主体产生,主体也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第一,要受到客体信息的刺激,第二,要服从人类的智慧所给定的问题、目标,种子知识,也就是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工作框架。在框架里头,针对客体信息,在目标的引导下,利用种子知识,如果不够,就去学,补充知识,产生智能行为,解决问题。

感知

客体的信息是外在的,不等于主体就认识到了,所以要经过感知。我们脑子里头有感知的这个功能,它的功能就把外部世界的客体的信息,转变成为主体所认识到的信息,感知信息来源于客体信息,但是受到主体目标的引导,所以它的内涵要比客体信息更复杂、更丰富,回头我们具体看感知信息具体包括哪些,客体信息不是它的全部,只是它的一部分,那么感知完成了一个任务,就把外在的信息变成了我内在的信息,主体理解表征的客体。光有信息肯定不能够产生智能行为,所以需要认知。

认知

认知的功能就是要把现象层次的东西提炼、加工、升华成为知识,如果信息是现象,那么知识就是本质。但是光有知识是不够的,是不充分的,那么怎么办?

谋行

谋行,即谋划解决问题的智能行为。以知识为基础,在目标的引导下,针对感知信息进行发展。知识就是一种约束,告诉你什么步骤可以采取,什么步骤不能采龋目标引导我们,应该往哪个方面去演绎,去推理。在谋行的功能作用下,只要问题、目标、知识是有解的,那么一定可以找到智能策略。

执行

策略是抽象的,还是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还要一个单元叫作执行。执行就把抽象的智能策略变成具体的智能行为。行为就是有动作,可以改变问题的状态,使它从原来的状态改变到符合目标要求的那个状态。

如果一次就解决问题了,这是最理想的,但是现实没那么理想,一定会产生误差,所以要把偏差反馈到系统的输入端,到感知那个地方,又通过刚才我讲的这些个步骤,为学到新的知识,产生更好的策略,转变成为更合理的行为,不断缩小误差,直到合理,问题解决。

这就是“信息转换与智能创生”定律,信息转换全部信息,客体的信息变成感知信息,感知信息变成知识,都是信息转换,创生智能就是谋行,谋行产生了智能的一种抽象表现,执行把它变成具体的体现。

AI研究该走向何方?钟义信教授:寻找新的研究范式

范式革命:根本性突破,图片来源:钟义信

AI研究该走向何方?钟义信教授:寻找新的研究范式

新旧范式的优劣对比,图片来源:钟义信

所以通用人工智能的赛道在哪里?只有通过了人工智能的范式革命,得到了信息学科的范式,才能产生正确的模型、产生智能行为。前面是智能策略,而且这个过程是一个稳定的规律,普遍适用的,通用的,所以是通用的人工智能理论。

策划制作

责编丨金禹奋(实习生)


赞助本站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