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OpenAI公司斥巨资买下了“AI.com”这一极具人工智能色彩的域名,目的是为了让AI成为ChatGPT的代名词。据外媒报道,这笔交易的价格高达1100万美元。此后,在搜索框中输入该域名,页面就会跳转到OpenAI旗下的ChatGPT对话机器人网站。
不过,时间仅仅过去了4个多月,AI.com这一域名就再次被马斯克买下。而对于OpenAI为何要卖域名也引来众多讨论,据媒体猜测,一方面可能是因为ChatGPT用户流失,Altman认为购买域名并没有帮助公司保住流量。
在2017年的时候,马斯克就花费至少500万美元从Paypal手中买回了x.com域名。而现在,AI.com、x.ai、x.com这三大顶级域名都属于马斯克所有。此外,现在特斯拉的域名Tesla.com,也是马斯克斥资1100万美元收购的。他曾经在一档节目中表示,用了10年时间和1100万美元才买下这个域名。
今年以来,ChatGPT引发了微软、谷歌等硅谷巨头之间的新一轮竞赛,如今看来,似乎连域名都不放过了?
“.ai”域名价值几何?
从来都不会错过任何热点的域名圈,必然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域名方面发力。
“.ai”域名诞生于安圭拉,是国家顶级域名后缀,在1995年开放注册,但在.ai域名诞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并不被重视,注册量也很少。不过,由于其名称中这一暗合人工智能的意义,“.ai”虽然本来只是西印度洋群岛中的某个小国的域名后缀,但现在的意义已经变得完全不同。
2017年时,单字母域名G.ai在海外易主,据悉买方为国内投资人唐先生。而在那之后不久,业内还曝出域名B.ai以六位数价格易主。由此推断,域名G.ai身价可能也在六位数左右。
G.ai以六位数的天价被国内域名收藏家收入囊中,间接说明了.ai域名的价值不断攀升,自从2016年AlphaGo胜利以来,人工智能几乎成为人人谈资,而由于.com域名被挖掘待尽,一些聪明的创业者,避开了com域名注册,直接使用了.ai域名后缀,这类域名也成为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宠儿,例如:drive.ai,vector.ai,h2o.ai,wordo.ai,x.ai,api.ai,brain.ai,agents.ai等,这些AI域名加在一起的市值已经十分可观。
据外媒报道,agents.ai域名以125000美元(约人民币100万)的价格被B21 Capital收购,这笔交易创造了至今为止公开报告的.ai域名最高的成交价格,也是2023年至今为止,交易价格最高的国别域名。
agents.ai域名创建于2017年,有“代理人”的意思,而整个域名加起来,可以理解为“人工智能代理人”,看到这个域名的含义,瞬间觉得高调了,更和未来的各类人形机器人的含义有所关联。
目前,B21 Capital已经利用agents.ai域名建立了网站。
盘一盘史上最贵的域名交易
虽然ai.com和Tesla.com的购买价格不菲,但也不是售价最高的域名。在2019年,加密技术初创公司Block.one还以3000万美元的高价收购了Voice.com这个域名。
此外,历史上还有很多家价格超千万美元的域名交易:
VacationRentals.com:3500万美元
最具价值的域名既不是用于**网站,也不是色情网站,这个史上售价最贵的域名是用于度假房屋租赁网站。2007年,美国度假房屋租赁网站HomeAway创始人布赖恩夏普莱斯,花费3500万美元的价格将域名VacationRentals.com买下。最初买下这个域名的是因为想阻止自己公司竞争对手获得这个域名。
PrivateJet.com:3018万美元
2012年,PrivateJet.com以令人膛目结舌的3018万美元的价格卖出,该域名价值非常接近史上最贵的域名。该域名为“私人飞机”的意思。
360.com:1700万美元
域名360.com是奇虎360公司在2015年2月,花费1.1亿元从国外电信运营商沃达丰(Vodafone)手中收购的。据徐俊透露,曾和沃达丰公司就360.com谈判了3年之久,对方拒绝过1400万美金的报价。据说当时为了得到这个域名,360和沃达丰谈判了3年之久,体现了一个大型终端应有的风度和格局。当前该域名已经被启用搭建360官网。
Sex.com:1300万美元
2006年,sex.com的持有者波士顿成人娱乐公司Escom宣告破产,2010年该公司将该域名卖给了Sedo平台,成交价格为1300万美元。自此,顶级域名sex.com,以1300万美元的价格蝉联最贵情色域名宝座。据说这个网站的搜索访问流量很高,主要因为域名的名字起得比较容易识别,特征明显,方便搜索。
Hotels.com:1100万美元
Hotels.com提供遍及全球60多个国家/地区的超过260,000家特惠酒店的预订服务。据介绍,全新简体中文网站首页除了便捷的目的地酒店搜索功能外,还包括最新目的地、时令主题优惠页面图片链接以及热门周边出境游目的地旅行指南,用户可根据地标景点、交通枢纽及星级进行酒店筛选,最大程度优化用户预订体验的同时,以丰富的目的地信息带给旅游者更多出行灵感。
Fund.com:999万美元
2008年,具有“基金、储备”含义的fund.com,被纽约一家上市公司Fund.com Inc以999万美元购得,将其作为若干金融产品的接入网站。不过,由于经济不景气,网站维护不给力,现在该网站已经被关闭。
高价买域名这事儿,不仅仅是国外土豪们在战斗,随着互联网的几波浪潮兴起,国内的公司也一样舍得花钱。
2012年6月,京东花费近3000万元买下JD.com的域名,后来更是把JD作为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交易代码。
2013年12月,小米同样斥巨资2243万拿下mi.com的域名,之后雷军还曾吐槽说这个域名真的“贼贵”。
同样在2013年,唯品会也花费千万将域名vip.com收入囊中。
2014年9月,有媒体报道王思聪斥资6000万一举拿下wanda.com域名,引发各界围观。
2015年,奇虎360用1700万美元(按当时的汇率折合成人民约1.06亿元)从沃达丰手中买下国际顶级域名360.com,刷新了当时的全球域名交易纪录。
此外,域名投资还有个庞大的产业链“大BOSS”,即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
这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98年10月,负责在全球范围内对互联网唯一标识符系统及其安全稳定的运营进行协调。简单点说,ICANN就是负责制定什么样的域名可以在互联网世界流通。
而ICANN制定的域名又分为两大类:通用顶级域名就是指以“.com”、“.net”、“.org”结尾的常用域名,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就是指“.cn”、“.hk”、“.uk”这样的域名。
天价购买域名,值吗?
近20年来,尤其是互联网兴起之后,这样花大钱买域名的例子比比皆是,由此才让域名产业越来越火。对于很多人来说,内心肯定有个很大的问号:
花这么多钱买域名,真的值得吗?
简单来说,值,而且相当“便宜”。
举个例子,在买下 jd.com 这个域名之前,京东一直在使用 360buy.com 这样一个似乎和京东没有直接什么关系,并且和360/融360等发生了关系的域名,所以大家甚至一度以为京东是360的。
因此,在2014年, 为了重启品牌建设,京东斥3000万巨资购买了 jd.com 这一简短的两字母短域名,也为京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更好的将流量引入京东,树立了京东品牌。按照京东的说法,jd.com的域名帮助京东节省了数亿元的流量推广。
而在此之前,京东也一直投资域名建设,买下京东相关的域名, 而在jd.com 之前,京东已经花费千万购买了包括 jingdong.com、jd.cn在内的相关域名。
此外,小米购买顶级域名也是为了品牌升级出海和国际化业务发展。从2012年开始,雷军逐渐意识到xiaomi.com这个福贺中国人读写习惯的域名,已经不适合小米在国际上发展业务,因为很多外国人读不出“xiao”的发音,并且“xiao”对于外国人来说也读不出任何含义。因此,雷军在2013年就派出林斌去寻找mi.com的拥有者,并最终以36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这个域名。因为对于国际用户来说,这个域名可以记住,因此这也是小米唯一的选择。
从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出,通常来说,互联网大厂花费大量资金购买域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品牌升级、业务发展、提升用户体验等,以及防止品牌被“山寨”、被“蹭流量”。
首先,对于品牌升级,好的域名应该是简洁、易于记忆和发音的,能够准确传达公司的核心业务和价值观,这对于公司品牌形象的塑造和传播至关重要。
其次,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原有域名可能无法涵盖更多的产品或服务,或者难以被用户搜索到,因此购买更符合公司发展和搜索优化的域名是必要的。
此外,好的域名可以提升用户体验。一个难记、难拼的域名可能会让用户感到困扰,而一个简洁易记的域名则可以让用户更加方便地访问公司网站,提高用户留存率。
最后,对于防止品牌被“山寨”、被“蹭流量”的情况,购买权威的域名可以保护公司的品牌形象和权益。一些不良商家可能会注册与公司相似的域名或者在拼写上做手脚,误导用户访问其网站,从而获取不正当利益。购买权威的域名可以帮助公司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既然好处这么多,你是否也准备购买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域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