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出现之后,经过短暂的兴奋之后,一定会迎来 3 - 5 年的建设期。这段新旧技术交替的时期,一般来说,新技术会短暂的没有老技术好用。
我们拿用互联网做例子。2000 - 2003年间,大多数我们现在知道的应用都不怎么好用。比如,网上购物就远没有楼下的商店买东西体验好,光付钱这事儿,还得去线下银行汇款,或者在 PC 浏览器里面装银行一直会报错的插件;快递业还没有出现,只好拿着身份证去邮局取货;拿到的东西也经常是假冒伪劣,货不对板。有这功夫折腾,足够去一趟百货公司。
在那个时候,「互联网到底能干什么」是一件很难回答的事情。你跟大多数人其实是讲不明白的。因为,互联网实在比起原来的做法来说,太难用了。当时,否认这一点的人,都是睁着眼说瞎话。
ChatGPT 等大语言模型产生了大量新的能力,我们都看得到它的未来,但是,千万不要以为第一天就能做出好用的产品出来。这中间有个几年的时间。比如使用新技术的客服机器人,或许没有原来的系统好用(毕竟在很多场景下,那些老的系统已经迭代了十几年,而一个新的技术怎么也要几年才能完全覆盖),AI 的幻觉问题需要解决,和 AI 配合的系统需要升级。跟随者新技术的配套的产品和技术需要一个个做出来。这些事情都是需要时间的。
我们未来三年会出现一种很割裂的景象。一方面,科技媒体还是会时不时报道一些让人惊讶得大跌眼镜新应用;一方面,在实际的场景中却是各种不顺,各种无法满足需求。这种让人迷惑的场景再正常不过。前者,是演示,后者是现实。演示只要 100 种因素都具备,可以跑通就可以;而现实,需要 100 种因素随便哪些因素有问题都可以搞定。
你只要看一看从技术可行性验证,到真正开始应用之间的时间差就理解了。不说别人,就说我自己经历的,我的第一家创业公司 1998 年就在网上卖 3C 产品,但现在看起来那最多是一个技术演示,真正可以用还是要等七八年以后;2003 年做的通过手机直播讲课的演示,到在线教育全面爆发,又是十年。
未来一段时间如果有人抱怨 AI 不好用,那是必然的。我们既不能催眠自己罔顾事实,宣称「AI 就是好」,也不必看到丑陋的现实失去信心。
过几个月,当我们对于 AI 的狂热消退一些,会有更多人认真比较新技术带来的可能性和现实的真实场景之间的间隙,然后静下心来弥补这些间隙。
从这时候开始,AI 才会慢慢变得越来越好,直到真的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