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C2023开幕:纵论AI“智变”之道
作者/IT时报记者贾天荣
编辑/王昕孙妍
2023年7月6日,以“智联世界生成未来”为主题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3)在上海世博中心拉开大幕。
ChatGPT的出现,把人工智能推上了新的高度,在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WAIC 2023成为今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AI产业盛会,参展企业数量、展览面积均创历届之最。大会围绕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科学智能、具身智能、元宇宙等前沿话题展开前瞻性探讨,展望“智变”后的人类文明全新形态。
商汤日日新、华为云盘古、阿里云通义千问、京东云言犀、第四范式“式说”、百度文心一言等AI大模型集体亮相,参展企业超400家,首发首展新品达30余款,涵盖大模型、芯片、机器人、智能驾驶等领域。同时,本届WAIC共包括图灵奖得主、诺奖得主等共计1400余名重磅嘉宾参与超过100个论坛。
自2018年首届WAIC以来,每届大会开幕式现身的全球顶尖AI人物历来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全球最顶尖的大脑们,面对人工智能的浪潮,今年都在关心些什么。
##论突破##
马斯克:
全面自动驾驶技术
或于年底实现
这是马斯克时隔两年之后再次通过WAIC发表言论,也成了最格格不入的一位,开幕式上,其他人几乎不再提及自动驾驶,但马斯克依旧需要执着于此。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一个时期。”马斯克认为,人工智能将对人类文明产生深刻的影响。当前,数字计算能力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数字计算机占人类的比例也越来越高,“这意味着随着时间推移,相对于机器,人类智力在地球上的总思维能力中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校”
马斯克预言,未来机器人的数量将会多于人类,而这一趋势会带来积极影响,如消除物质短缺,创造丰裕的时代,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然而,马斯克也警告,需要小心确保人工智能发展的最终结果,确保其对人类有益。据其透露,特斯拉仍在开发中的Optimus的目标,就是帮助人们完成琐碎、无聊、重复或危险的任务,即“做人类不想做的事”。
对于特斯拉而言,和人工智能最息息相关的莫过于自动驾驶技术,马斯克表示,在自动驾驶方面,特斯拉非常乐意将技术授权给其他汽车制造商。他认为全自动驾驶技术将彻底改变驾驶过程,大幅提高汽车利用率。
马斯克还称,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非常接近“没有人干预的全自动驾驶的状态”,预计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就能实现L4或L5级的完全自动驾驶能力。
最后,马斯克对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干劲表示钦佩,并预测中国将拥有强大的AI能力,“中国一旦下定决心要做一件事,他就一定能把这个产业做得很好。各个经济领域各个产业都是这样的,当然也包括人工智能这一产业。”马斯克说。
胡厚:
AI也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每年WAIC开幕式之前,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都会提前先去展馆逛一圈,看看大家都在忙些什么。今年,他注意到展馆中围绕着大模型研究和其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展示出很多成果,这也让胡厚感到,人工智能的发展正为世界带来新的期望。
胡厚表示,华为下一阶段将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走深向实”。而“走深向实”有两个关键举措和抓手,一方面是深耕算力,打造强有力的算力底座,来支撑中国人工智能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结合大模型,从通用大模型到行业大模型的研究创新,真正让人工智能服务好千行百业和科学研究。
在算力方面,华为聚焦于鲲鹏和腾的根技术,通过架构创新和生态发展,提高计算效率和支撑中国算力底座的建设。通过对等平构架构和腾的AI计算集群,华为实现了计算性能的突破和效率提升。
胡厚表示,华为推出了新的大模型结构。最底层对标通用大模型,华为称之为基础大模型,这一层可以形象地理解为“读万卷书”,主要作用就是做好海量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这一层上,华为还打造了行业模型和场景模型,可以称作“行万里路”。
“从‘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还有很多挑战需要克服,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把各行各业的知识与大模型充分地匹配和融合,华为正在与各个行业的伙伴一起努力。”胡厚称。
据介绍,华为盘古大模型已经围绕金融、制造、政务、电力、煤矿、医疗、铁路等10多个行业,支撑了400多个业务场景的人工智能应用的落地。同时,胡厚透露,在7月7日的华为云开发者大会上,盘古大模型3.0即将发布。
“除了要让人工智能服务于千行百业,我们认为当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人工智能要服务于科学研究。”胡厚表示,华为的盘古大模型已经发布了盘古科学计算大模型,在这个科学计算大模型下包括了药物分子大模型、气象大模型和海浪大模型。
##论安全##
马斯克、沈向洋、侯阳:
AI监管、治理是必选项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另一方面争议和挑战始终并存,这使AI治理成为迫在眉睫的全球议题。在WAIC 2023开幕式上,多位嘉宾学者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
马斯克认为,深度人工智能拥有比人类更强大的能力,这是一种风险和担忧,“AI可能会有很积极的未来,但也有概率出现一些负面的未来,我们要尽可能确保这些消极的未来不发生,因此AI需要一定的监管与监督。”
微软原执行副总裁、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表示:“对于人工智能,我们还是要有一定的监管和保障,随着人工智能变得越来越强大,我们需要认识到社会的力量,我们必须共同努力,动员微软、谷歌等机构来共同参与。”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侯阳也承诺,微软一直倡导并严格地恪守“打造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原则,始终严格遵守与数据隐私安全合规相关的各项要求,“同时,我们积极倡导全球科技企业通过交流合作形成产业共识,确保所开发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负责任地造福全人类。”
杨立昆:
唯一办法是让AI开源
“有一些人因为害怕人工智能带来的后果,于是希望人工智能受到严格监管。这些人认为,如果任何人都能掌握人工智能,如果他们可以用人工智能做任何想做的事,那么情况可能会非常危险,所以需要严格监管人工智能。我完全不同意这种说法。”2018年图灵奖得主、Meta AI基础人工智能研究团队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杨立昆认为,从长远来看,让人工智能平台安全、良善并且实用的唯一方法就是开源。
我们应建立怎样的机制以满足AI的伦理和治理要求?杨立昆表示,未来人工智能系统应该成为人类共有的知识宝库,并且必须基于众多源头进行训练。这样的开源AI系统将促进更多人参与其中,避免技术被少数公司控制的情况发生。
杨立昆强调,将人工智能系统的行为设定为符合人类的目标是确保其安全和可控的关键。这些目标包括任务定义的目标,如回答问题、开车和清理等,以及安全护栏目标,比如不伤害他人。他强调了让系统遵循这些目标的重要性,这与人类的本性和价值观相符,只有在遵循这些目标的前提下,人工智能才能发挥其潜力。
##论未来##
侯阳:
未来每一个应用都将由
人工智能驱动
随着去年年底ChatGPT的一夜爆红,很多科技行业的从业者都对AIGC的突然涌现感到惊诧不已。在微软看来,所谓的“涌现”绝非偶然,无数优秀的科研人员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基础以及海量计算资源的投入,才造就了这样的创新成果。
侯阳表示,OpenAI ChatGPT的突破,靠的正是微软智能云提供的基础架构和算力支持,从2019年开始,微软就跟OpenAI展开深度合作,以海量的云计算资源,支持OpenAI大语言模型的研究。
侯阳称,微软坚信,今后任何一家公司都需要具备驾驭数字技术的能力,“我们看到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不断展现出的巨大潜力,今后每一家公司的每一个应用程序都将由人工智能来驱动。”
据介绍,微软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包括制造业与能源、零售与电商、数字原生游戏、金融及保险服务、医疗与生命科学、教育与人才培训等在内的智联产业升级。
“在实现技术突破的同时,微软正在思考如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希望在第一时间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职业需求相结合,加速产业的升级和创新。”侯阳表示。
姚期智:
下一个目标是让AI
有视觉、听觉
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谈及,我们中国的科学家在现代AI发展上做了很多突破性的贡献。
姚期智表示,ChatGPT下一个重要目标,是让智能机器人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知能力,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各种新技能。但是现在一般的强化学习方法太慢了,对于新技术常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学好。
姚期智说,在过去六七年里,人工智能最高层一直有“路线之争”,业界争论的焦点是“要不要走强化学习这条路”。得益于一位中国年轻学者在一年多前实现的算法突破,机器人的学习速度提高百倍,强化学习现在只要几个小时就能完成。
中国学者做出了了不起的理论贡献。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WAIC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E N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