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探索一家科技公司成功的秘诀,大多数企业都会给你讲出一系列励志且富有创造性的故事。无论是机缘巧合也好,不懈努力也罢,最后强大的科技创新力绝对是其中的主旋律,也是他们引以为傲的「荣誉簿」。
但在这些创新的背后,往往有许多次失败的过程,而很多人都对此三缄其口。毕竟企业的本质还是商业,很少有企业会愿意将自己失败的「伤疤」公之于众。就算不得已,他们也会选择用「短期技术调整」等借口一带而过。毕竟,将自己包装得越成功,也就越能树立企业的完美形象。
但是,有这么一位全球顶尖的发明家、设计师,他从不掩饰自己的失败。他曾说过,「我们确实应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但我们也应该自由地犯错」他就是被英国媒体誉为“英国设计之王”的James Dyson。
作为最受英国人敬重的、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之一,James Dyson的成功与其背后不断追求创新、敢于试错的个人精神密不可分,这样的精神如今也成为了戴森公司的经营之本。
无惧失败,用科技创新引领潮流
位于原新加坡红山港湾区的圣詹姆斯发电厂,曾是新加坡第一座燃煤电厂。2022年,历经三年的改造,它摇身一变成为了全新的戴森全球总部。通过翻新,该建筑的许多元素被保留,同时又融入了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特征,如今,它已成为戴森的关键运营和研究中心。
相比于一板一眼的办公楼,这里更像是一座艺术馆。工业建筑标志性的结构无时无刻不揭示着这栋建筑焕发着全新的生命力从一座简单的发电厂蜕变为科技创新的诞生地。
戴森首席技术官John Churchill先生表示,选择这座新总部的原因,是想要让戴森的员工能沐浴在一个开放且极具创造性的氛围中。希望大家能在这里感受到这个空间是能激发人的创造力的,而不是来普普通通地打卡上班。
在这样的一种工作氛围中,戴森全球总部内部划分了各种不同的研发区域,包括马达、吸尘器、空气动力设计以及工业设计等。在笔者参观的过程中,每个区域都有一线的工程人员进行详细的讲解。
与很多企业研发人员不同的是,戴森内部的研发人员平均年龄都不大,最年轻的甚至只有20岁左右。稚嫩与羞涩是他们的特质,但每当讲起自己负责开发的技术时,他们又变得侃侃而谈,眼神中充满了激动与兴奋。
戴森工程师胡宏飞向钛媒体App透露,现在戴森的研发人员在全球员工里占比高达40%,如今年轻的工程师越来越多。
面对年轻工程师天马行空的想法和创意,戴森非常鼓励工程师去尝试新的东西和涉足完全没有接触过的领域,然后运用基本的工程法则来做一些设计的决定。
并且,戴森还专门设立了詹姆斯戴森基金会和戴森设计大奖赛,也都在鼓励年轻人去加入这个创造者、工程师的行业。
对比其他公司,戴森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那就是不惧怕失败。胡宏飞说道:“戴森在全球的每一个研发中心都有大量的测试实验室和设备,这些都是鼓励工程师去不断地尝试。失败了不要紧,可以通过回看图纸和设计去把这个问题解决,然后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某一个产品或技术每一次迭代可能需要制作200-1000个原型机。”
其他公司有时会压军令状,但是戴森认为,随时都会有突发情况发生,现实往往不一定会按计划进行,而这个过程中同事之间的互相信任就十分重要。
其实,失败也往往并不是盲目的,在戴森内部,有一个非常合理的机制:如果任何人有一个新的想法,想要赋予实践,那必须有一个有理有据的计划书,包括需要改进的地方、可支撑的数据、改进的方法、费用上的考量等内容。
之后,戴森内部会根据这份计划书来讨论和发表意见。最后,不同层面的决策团,比如工程师层、管理层等会基于自身的角色给出相应的看法,再来决定是否要将想法付诸实践。
戴森首席技术官 John Churchill
作为戴森公司科技发展的掌舵人之一,戴森首席技术官 John Churchill认为:“戴森是引领潮流的,而不是追随潮流的一个公司。”
“我们希望利用戴森的技术来创造一种真正不同的体验,使戴森来创造潮流,而不是跟随潮流。 我们更感兴趣的是,从长远来看产品是否真的以不同的方式在工作,并有了更好的定位,而不仅仅是因为它有某项技术而成为人们的关注点。”John Churchill如是说道。
技术创新要有共性,也要因地制宜
企业的某些产品之所以能被市场广泛认可和喜爱,是因为它们的出现真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解决了用户的痛点。正如James Dyson所说:“就像一些鲨鱼为了生存必须不断地游动一样,以工程为主导的创新型制造商需要不断创新以保持竞争力。”
作为一家全球性的公司,戴森在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也遵循着自己的研发思路。同时,在全球的不同市场中,戴森也因地制宜地推出其创新技术或产品,从而保持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很多全球化的公司都是通过不同区域的分公司收集当地用户的喜好和痛点,通过层层筛选和判断,再将需求交由数百公里外甚至地球另一端的研发人员去改进。这种模式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讲都并无过错,节省了成本的同时也对产品做出了调整,但却无法让工程师真正深入每个市场,而是针对筛选过的需求进行改进。
而戴森却选择了将工程师驻派到主要市场中。在中国、美国、新加坡等地,戴森都有自己的研发团队。这样做的好处是工程师们可以充分了解当地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并由此构思改变和改善生活的技术。
因此,John Churchill认为,戴森在产品上的成功,一部分源自于让工程师亲自进行洞察并体验消费者的生活,而不是等待市场部告诉他们要做什么。
此外,不同的环境也会产生不同的需求,比如中国北方城市可能有沙尘困扰,英国有土壤的环境问题,每个市场有自己不同的挑战。
做决定时,戴森团队会最大程度找到全球消费者面临的共性问题,同时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差异化需求,并在过程中做出取舍,力求工程师的设计在切实影响全球、改善世界问题的同时,也能有针对不同市场的具体分析。
其实,戴森很多产品的灵感都是来源于生活,比如第一代的无尘袋吸尘器,就源自James Dyson自己的使用感受。
为了更好地收集这些灵感,戴森公司内部有一个网络平台,每个人可以从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出发,在内部平台上提交解决相关问题的初步方案。
据胡宏飞透露,戴森很多产品的诞生都是基于此。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戴森工程师发现传统吹风机的重心会对人的手腕造成压力,另外还有噪音大、机器过热的缺陷,因此戴森便想到了制造一款马达靠近手柄、没有过热损伤的吹风机,也就是现在市场上的Supersonic吹风机。
持续性创新的戴森文化,戴森爆款的秘诀
如今,戴森的产品频频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无绳吸尘器、吹风机、无叶风扇等领域均有爆款出现。而打造这些爆款的秘诀,则是戴森对持续创新的专注与坚持。
在John Churchill看来,“戴森发展到现在不是靠机遇,而是戴森文化导向的结果”。
戴森是一个家族企业,家族成员的产品理念深刻融入在新产品的研发之中,他们会去关注产品开发的每一步。
如今,已经76岁的James Dyson依然还会很有热情和精力地把控每个产品的关键部分,他也会经常飞到新加坡,因为这里已成为戴森最重要的研发中心,数十个遍布于此的实验室关乎着戴森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这种层面上来说,戴森家族深度参与了创新产品的构思和开发。
不过,在这种企业文化下,工程师的工作也并不轻松。据John Churchill透露:“工作中,戴森的员工将不断受到同事和老板对你的挑战,两位戴森先生对我们每个人的要求都很高,我们也要求大家有批判性的思维,在产品的落地过程中你时刻都会感受到这种压力和挑战,而没有这种挑战和野心的戴森就不是戴森。”
另一方面,也因为戴森处在行业领先地位,消费者对其的期待自然也更高。为此,戴森必须承担风险,必须进行投资,必须大胆地创新。如果不这样做,戴森的产品就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期望。
“市场竞争当然是激烈的,技术开发又需要很长时间,实际上我们把很多赌注都押在了技术研发这件事上。整个研发团队都在研究如何不辜负人们对戴森的期望,甚至不断超越大家对我们的期望。”John Churchill表示。
然而,对于一家成熟的大型商业公司来说,面临最多的问题就是商业模式、营收、研发支出等方面的平衡。科技创新需要投入很多人力、物力等,最后是否能成功,往往也是不确定的。
现如今,依然保持高度创新精神的戴森,是否会因为这个文化而对企业经营造成困难?这个问题并不是戴森一家的难题,也是众多科技公司将要面临的抉择。
对此,胡宏飞斩钉截铁地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认为:“当一家公司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需要更多地去考虑商业可行性,但是我觉得在戴森的基因中,探索和新技术始终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我们在注重商业可行性的同时,也不会轻易去放弃探索新的可能性。”
据钛媒体App了解,2022年年底,戴森首席工程师Jake Dyson宣布戴森正在逐步推进27.5亿英镑的新技术投资计划,用于研发新一代智能化、互联化、能实现自我优化的产品。
时至今日,戴森也在上述提到的诸多领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和成果。未来,我们将很快在C端产品上看到相关的应用。紧跟潮流、与时俱进的科技创新力,与不怕失败的企业精神,正是戴森成为世界领先的科技公司的秘诀,也是戴森值得其他企业学习的原因所在。(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Ki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