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带领AIGC火爆的背后,支撑人工智能所需要的算力需求也随之暴涨。数据显示,ChatGPT的总算力消耗约为3640PF-days(即假如每秒计算一千万亿次,需要计算3640天),需要7至8个投资规模30亿、算力500P的数据中心才能支撑运行。
近年来,上海市推动培育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抢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这些都离不开算力网络的支持。
为满足算力支持,近日,依托上海超算中心建设并运营的上海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正式揭牌投用,该平台通过对公共算力和各种商业算力的集聚调度,努力实现算力如水电等基础设施一样便利使用。
“好比电力有火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等,全部纳入电网,上海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也要接入通用算力、超算算力等不同类型和来源的可用算力,进行统一调度,实现物尽其用,也帮助企业降低算力使用成本,这是平台最大的意义。”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副总工程师郭亮如是说。
上海AI公共算力平台启动
随着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数据体量将更加庞大,全社会对数据资源存储、计算和应用需求也将大幅提升。
记者了解到,上海作为全国信息化发展的“排头兵”,具有良好的算力网络发展基矗截至目前,上海在用机架总数超过20万个,近三年分批支持了27个共8.8万机架的新建数据中心项目。接下来,上海将从推动多元算力服务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技术的融合创新,降低算力使用门槛,合理配置优质算力资源等多方面促进算力发展。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汤文侃表示,上海市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将更好满足科研机构和广大中小微企业实际算力需求,积极探索算力调度新模式,这也标志着上海市算力网络发展迈上新台阶。同时也希望各类社会算力供给方、算力服务商可以与市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充分对接、融合共享。
汤文侃表示,随着国家启动“东数西算”重点战略布局,算力产业已成为数字产业化的核心构成和产业数字化的赋能关键。算力网络可以有效整合算力资源,形成统一调度机制,满足各方算力需求,促进算力使用如同水电等基础设施使用一样便利,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思路。
据悉,目前,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已与首批医疗、出行、科研领域行业重要客户,以及合作伙伴签署合作备忘录。此外,三大运营商以及商汤、华为、腾讯等智算中心的算力都在踊跃加盟平台。
记者注意到,除上海外,北京、天津、浙江、江苏等地均在布局智算中心。国家信息中心与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显示,目前全国有超过30个城市正在建设或提出建设智算中心,“十四五”期间,在智算中心实现80%应用水平的情况下,城市对智算中心的投资可带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增长2.9至3.4倍,带动相关产业增长36至42倍。
“原先企业需要自建或租用机房,后来有了云厂商。随着算力时代的到来,算力变得更为复杂,计算的性能、吞吐量的要求各不相同,且算力的供给方也越来越多。”郭亮表示,通过平台把富余的算力更好地予以统筹,不仅能物尽其用,也能帮助企业降低使用算力的成本。
Co-Found智库秘书长张新原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未来,算力产业应该将继续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升级换代,全覆盖高质量的算力更好服务行业和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为此,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激励政策,继续扩大对核心优势算力资源的引进,并将资源整合,推动技术创新,培育企业核心技术,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同时,还要建立高效规范的算力服务市场,促进算力行业发展。
ChatGPT引爆算力需求
开年以来,ChatGPT的热度不断刷新。“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带来了整个内容产业全新的时代,内容产业的下一个变革机会一定是AI。ChatGPT里程碑式的技术突破,将会大大推动人工智能在内容领域的全面变革。”中文在线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澜舟科技创始人兼CEO周明博士也表示:“ChatGPT代表了下一代操作系统,会带来很多方面的技术革命,中国作为大国一定要有自己的自然语言操作系统,引领下一代工业革命。”
然而,ChatGPT火爆的背后,由此引发的算力需求也随之水涨船高。
据中信建投研报数据,此前用于AI训练的算力增长符合摩尔定律,大约每20个月翻一番;深度学习的出现加速了性能的扩展,用于AI训练的算力大约每6个月翻一番;而目前大规模模型出现,其训练算力是原来的10到100倍。
“世界由算力驱动,经济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经济增长本质上就是信息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增长,也就是算力的增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王滢波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数字经济出现的这五十年,人类社会创造的财富超过此前五千年。我们迅速从物质短缺进入到了物质过剩的过度消费时代。ChatGPT正是算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也会反过来促进算力的进一步发展。
对此,张新原表示,生成式AI的兴起对算力提出了能源消耗、运行规模和运算速度新的要求,更高的算力也对精准语言理解能力和更符合逻辑的推断能力以及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
在张新原看来,算力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能够对提升计算能力、加快智能分析精度、加速海量数据处理以及发挥决策支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均提供支撑条件,对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提供算力条件保障。
根据《20222023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2021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155.2 EFLOPS(FP16), 预计到2026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271.4 EFLOPS。2021~2026年期间,预计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52.3%。另据中国信通院测算,算力每投入1元,将带动34元的经济产出。2021年我国算力产业规模达到2.6万亿元,直接和间接分别带动经济总产出2.2万亿和8.2万亿元。
目前我国算力相关产业的发展存在哪些“瓶颈”?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我国算力产业的主要障碍,一方面体现在需求碎片化,算力区域供需失衡、地域分配不均、算力结构待优化等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智能算力支撑不足,难以支撑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的研究,人工智能对高精度场景化数据的采集标注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国产基础软件生态和配套芯片不强,比如GPU、开源软件等与欧美尚有较大差距。
吴琦认为,推动算力产业发展,一是要统筹算力设施布局,提升算力能级,形成核心优势突出,梯度错位发展的算力供给格局,支持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对网络要求不高的算力需求,提升数据中心的运营效率和效益。二是要强化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攻关,推动数据中心、云、网络协调联动,探索跨区域算力调度和数据高附加值服务,同时,加快培育中西部地区本地算力需求。三是打造高能级创新型应用场景,拓展智慧城市、产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应用,健全数字经济生态,构建区域差异化发展优势,带动经济社会转型。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