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长城证券,于夕朦、付浩、孙培德)
1. 具备较好发展前景的行业
1.1 经营状况趋于稳定,抵抗宏观经济压力
2020 年 1 月,新冠疫情在国内爆发。国内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全行业造成了一定冲 击,国民消费意愿无法得到满足,许多企业停产停工,企业经营状况遭受重大打击,市 场情绪持续低迷,我们汇总了目前为止申万前十五大市值行业(三级)在 2021 年一季 度至 2022 年三季度期间一些反映公司盈利情况的业绩指标。
航空装备板块在 2021 年一季度至 2022 年三季度期间归母净利润增速均为正数,在盈利 稳定性方面仅次于国有银行和白酒板块。同时航空装备行业 2020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率为 72.33%为大市值行业中最高。从 ROE 方面来看,航空装备板块是所有大市值行业中 2020-2022 年净资产收益率始终为正值的少数几个行业之一。这反映出:航空装备行 业经营水平较稳定,抵抗宏观不利因素的能力较强,盈利能力具备相对较高确定性。
1.2 2022 年行情分析
2022 年的行情在 1 月出现缓慢回升,6 月与 9 月分别出现了两个小高峰,整体走势较为 平稳,在年中展现出逆市平稳的态势,出现后疫情时代回稳的态势。 2022 年 1 月 25 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了《基于无人机的民用航空飞行校验专用地 空数据链系统通用技术应用指导意见(试行)》,为推进智慧民航自主创新技术应用提升安 全运行保障能力,筑牢法规标准体系保障基础,促进无人机技术应用于民用航空行校验 领域,提升飞行校验安全水平与运行效率。
2022 年 6 月 29 日,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中无人机”,股票 代码 688297.SH)正式登陆科创板。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中无人机是专注于大型固定 翼长航时无人机系统成体系、多场景、全寿命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无人机 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和服务。中无人机旗下翼龙系列无人机在全球察打一 体无人机中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二,是我国军贸无人机出口的主力机型。招股书指出,中 无人机已掌握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的平台设计技术、系统设计综合技术、智能自主 与智能指控技术等领域的 18 项关键核心技术,覆盖了公司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服务 等主营业务环节。其中,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总体设计技术、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 人机防除冰技术、智能目标识别与跟踪技术及无人机生产全机智能测试技术等在国内领 先,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市场,中无人机利用军贸无人机实用成果反哺国内装备建设,翼龙-2 无人机系统实现了无人机空空打击、对海上移动目标实弹打击等突破。在 国际市场,翼龙系列无人机系统已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除了军贸外,中无 人机还在民用无人机系统方面颇有建树,率先突破了无人机综合防除冰、任务载荷快速 集成、多种通信手段集成等多个关键技术,成功开拓了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产业等多个 市场领域,完成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及应急通信任务,并成功利用无人机实现无制导应急 物资精确投送。在登陆 A 股市场后,中无人机将致力于构建高端无人机产业生态圈,成 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无人机专业化公司。中航产融重点投资的军工航空行业,近来 受到资本市场高度关注,大量资金涌入军工板块推动股价上涨。军工产业链各环节扩产 的产能将陆续进入到释放时期,2022 年中报以及后续业绩实现环比同比高增长有产业逻 辑保障。
2022 年 8 月 24 日-26 日,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在青岛举办,集中发布了一批新一代航 空装备与技术研发成果,这些成果将提升我国航空工业的创新应用。此次发布的技术成 果涉及航空设计、智能制造等关键产业链上的 55 项技术成果。由中国商飞和上海交通 大学主持研发的“大型飞机结冰预测和高效能防冰设计与验证技术”,突破了高精度结 冰模型和模拟算法,可以在 80%的结冰飞行场景下实现非热防冰,解决了大型飞机结冰 防护成本高、规律预测难等问题 2022 年 9 月 2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 和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 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 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 (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把节能贯穿于经 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持续深化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 能,提升数据中心、新型通信等信息化基础设施能效水平。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强化重 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和目标责任。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快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打 造能效“领跑者”。
2022 年 9 月 5 日,无人机技术与高端装备发展大会在江苏省盱眙召开。工信部相关司局 领导,江苏省工信厅、省国防科工办等机关负责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等有关高校领导,军工集团企事业单位领导,金融投资机构代表,无人机企业领导和代 表等 160 余人参会。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原副局长、国防科技工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华在致辞中表 示,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无人机产业依然是刚刚起步的朝阳产业,是关系到国防建 设和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要地。针对无人机产业未来发展,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既要 充分发挥市场引领,也要做好行业指导。二是既要发挥自身优势,也要顺应发展的趋 势。三是既要有全球化的发展意识,也要认识到基础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江苏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主任李强在致辞中表 示,近年来,我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军民融合战略,以构建一体化战略体系和能力为牵 引,大力发展无人机、小卫星等先导性军民融合产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他强调, 江苏是制造大盛教育大盛科技大省,拥有 167 所高校、118 名院士,要充分发挥这 些优势,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推动产学研、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 小企业联合联动创新,力争走在国际无人机技术和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前列。
2. 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2.1 以军带民,融合发展
无人系统主要包含能够自主或通过远程操控完成指定任务的无人飞行器、无人舰船、无 人潜器等,最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其后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并呈现螺旋式的发展趋势。 随着国家推动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智慧政务新基建将迎来产业爆发期,智慧交通、 社会综合治理、智慧安防及智慧应急等方向市场需求巨大,预计“十四五”期间高端智 能装备市场需求将数倍增长。
从 1917 年的“柯蒂斯”无人机开始,无人机系统(Unmanned Aerial Systems,简称 UAS) 经历了百余年发展,在体系、平台、载荷、控制、测控及协同等技术领域都取得了长足 进步,也开始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人机适合执行的任务可归结 为“枯燥、恶劣、危险、纵深”(Dull,Dirty,Dangerous and Deep,简称 4D)等任务, 其中,枯燥任务主要指重复性的任务或者持久性的任务;恶劣任务主要指环境涉及核、 生物、化学武器威胁的任务;危险任务主要指对飞机和机组成员具有高危险性的任务; 纵深任务是指超越当前有人机作战半径的任务。深入分析无人机系统的发展阶段,有利 于更清晰地把握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推动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2.2 无人机产业格局
从发展趋势看,无人系统装备将是世界强国竞相争夺的国防装备制高点,成建制的无人 装备对抗由概念设计逐步走向集成验证和实战应用,成为未来国防装备发展的重点领域。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国内有关单位结合各自业务特点在无人系统装备及无人装备集群 化协同应用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各领域形成系列化装备,推动我国无人系统装备发展逐 步加速,性能水平不断提升。民用方面,无人系统装备广泛应用于喷洒农药、快递运输 投放、视频拍摄、空中巡查监测等多种场景,为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随着 物流运输需求的高速增长,无人运输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十四五”期间无人运输系统 装备市场需求将有数倍增长。 民用无人机是无人机最具活力的增长领域。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宽和技术门槛的不断 放低,预计未来十年,民用市场的增速将快于军用市常
全球范围来看,目前,军用无人机数量最多,并且技术水平也最高,民用无人机用户主 要集中在科学研究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内,产业链下游尚未完全形成涉及广泛且长期稳 定的商业客户群体。总体而言,全球民用无人机的发展基本处于起步阶段。但目前,世 界各国均已意识到无人机在军用和民用领域所具备的巨大应用潜力和广阔应用前景,对 无人机产业发展给予了广泛重视。全球无人机产业发展呈现出美国领先,欧洲重视并强 力支持,其它众多国家积极参与的局面。
英国著名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此前公布的 1 项调查显示:目前,美国是全世界拥有无人 机数量最多、研制技术水平最高、在实战中无人机使用频率最高的国家,稳居无人机领 域绝对领先地位。在无人机领域,美国起步较早,投入大、发展快。其民用无人机大多 由军用多用途无人机装载民用任务载荷改装而成,而军用无人机又代表着无人机研发的 尖端水平。因此,美国将军用无人机作为研究的重点。目前,其军用无人机已形成了较 为完整的系列,是其无人机产业的支柱性产品,不仅代表了美国无人机的研究发展方向, 对世界其它国家而言也具有“风向标”导向意义。据统计,目前全球研发的各类军用无 人机大约有 150 种,美国占据了其中 60 余种。美国注重在无人机实战中积累研制经验, 不断改进无人机研制技术和产品性能。美国研制的无人机性能先进、用途广泛,代表机 种有“先锋”、“猎手”、“影子”、“捕食者”、“全球鹰”等机型。近年来,美国国防部多 次更新其无人机发展线路图,各军兵种从无人机基础技术到型号背景,以及未来项目的 演示试验等方面着手,加速推进无人机的发展,并对其未来发展制定了全面规划部署, 以确保美国在无人机整体发展水平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以色列、英国、法国、 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国家在无人机研究与开发领域各有所长,但在总体技术水平上与 美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从无人机的技术研发、生产应用、产业布局和市场规模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在世界上处 于领先地位,无人机产业在国内呈快速发展的势头,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并且随着无人 机技术的突破、性能的提升、生产成本的下降,无人机市场逐渐成为国内最具活力的市 场之一。从无人机产业规模和市场容量方面来看,近几年来我国无人机产量迅速增长, 到 2020 年,仅民用无人机产业年产值已经突破 600 亿元,出货量超过 500 万台。从无人机产业的区域布局来看,我国无人机企业分布广泛,尤其是在我国华南地区、华东地区 无人机企业较多,也较为聚集,发展也比较快。例如,在华南地区以深圳为核心的珠三 角,已经形成了国内无人机产业集群和主要生产基地,诞生了“大疆”“全球鹰”“科比 特”“一电”等一批知名企业。无人机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被誉为“无人机之都”,向 海外出口的民用级无人机数量占到全国总量的 90%。而在华东地区依托制造业的雄厚基 础,无人机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也形成了以无锡、常州、芜湖等地为 代表的无人机产业生产集群,无人机市场规模也呈现出成倍增长的趋势。
2.3 无人机行业发展特点及竞争格局分析
军用无人机行业发展情况:近年来,国内航空领域利好政策频繁出台,政策红利持续释 放,航空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本世纪中期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 世界一流军队,未来我国将由军事大国向军事强国转变,军用航空有望维持高景气度发 展。 近年来,在信息化战争的发展形势下,无人机等新型装备需求大幅提升,再加上不断爆 发的安全问题、领土争端,装备无人机成为了以较低成本增强自身国防实力的有效手段, 导致全球军用无人机需求不断扩大。由于对无人机装备有需求的国家很多,但目前全球 具备自主生产高性能军用无人机能力的国家较少,因此相较传统武器装备,无人机全球 军贸市场较为活跃。目前全球无人机系统军贸领域主要出口国家为以色列、中国及美国, 澳大利亚、土耳其、瑞典、意大利等国也有部分无人机出口。“翼龙”是中国无人机出 口的主力机型。
我国无人机系统发展起步晚于美国、以色列、英国等军事科技强国。近十几年来,我国 无人机系统的发展呈厚积薄发趋势,军用无人机系统核心技术和主流产品紧跟国际发展 前沿,我国无人机系统发展势头迅猛,正进入创新跨越发展的新时期。 民用无人机行业发展情况:近年来,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实现了快速增长,根据 Frost&Sullivan 预计,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从 2015 年的 214.50 亿元人民币增长至 2019 年的 657.38 亿元人民币。从类型构成看,过去几年消费无人机一直占据民用无人机 的较大市场空间,但随着无人机在工业应用场景的拓展,未来工业无人机将成为民用无 人机的发展热点,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工业无人机增速预计明显超过消费无人机并逐 步成为民用无人机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受益于行业发展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国民用无人机取得了高速发展,逐 渐成为全球无人机行业重要的板块之一。工业级无人机则主要服务企业、政府部门等用 户,用以辅助人工进行重复性高、劳力密集型工作或者直接替代人工进行危险、人工难 以涉足的工作。工业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目前主要集中于应急产业、测绘与地 理信息、农林植保、安防监控等领域。
3. 中美军用无人机主要型号对比
3.1 RQ- 4“全球鹰”与“翔龙”的比较
根据 CNKI《中美无人机对比及其启示》显示,美军现役侦察无人机主要包括 RQ-7B “影子”、RQ-4“全球鹰”、BQM-147“敢死蜂”、RQ21A“黑杰克”和 MQ-8“火力侦 察兵”等,全面覆盖低中高空,可在多种飞行高度下执行侦察任务。高空长航时和中高 空长航时无人机主要用于战略侦察和战术侦察,是各国列装的主流装备和重点发展方向; 中低空无人机主要用于战前快速侦察,主要配备于陆军和海军。美国侦察无人机的代表 机型为 RQ-4“全球鹰”,中国为“翔龙”。
通过参数比较,中美代表机型无人机性能方面各有所长。美国RQ-4“全球鹰”作为目前 世界上最先进的无人机,其起飞重量和续航等诸多性能均优于“翔龙”,但飞行高度和 飞行速度不及“翔龙”无人机。 RQ-4“全球鹰”: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后掠翼、直立 V 形尾翼、收放式起落架,后机 身顶上吊挂涡轮风扇发动机,上机身前方呈球茎状。具有从敌占区域昼夜全天候不间断 提供数据和反应的能力,可随时启动。可从美国本土起飞到达全球任何地点进行侦察。 机上载有合成孔径雷达、电视摄像机、红外探测器三种侦察设备,以及防御性电子对抗 装备和数字通信设备。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投入了使用,作用效果明显。除在 美国本土服役外,还部署在日本,以制衡朝鲜和中国,同时威胁俄罗斯。
“翔龙”:在机体设计上与美国的“全球鹰”高空长航时监视无人机非常相似,它采取 了罕见的连翼布局,机头上部同样是巨大的流线水泡形绝缘罩,任务载荷装在机头下部, 起落架也为可收放的前三点起落架。发动机还不算理想,导致其载荷能力较低且留空时 间较短。除了可执行侦察任务之外,“翔龙”无人机也能携带多款 250公斤级的制导炸弹或者空地导弹等,相比只具备侦察或者监视能力的“全球鹰”,“翔龙”无人机具有对地 攻击这一独特优势。
3.2 MQ-1B“捕食者”与“翼龙-1”“彩虹-4”的比较
通过参数比较发现,飞机尺寸接近,气动布局相似,只是 MQ-1“捕食者”V 型垂尾下 偏;飞行性能接近,我国的两种飞机在翼展、起飞重量、最大速度和续航上优于 MQ-1 “捕食者”。 美军现役攻击无人机主要包括 MQ-1B“捕食者”、MQ-1C“灰鹰”和 MQ-9A“死神”, 目前代表了世界现役军用无人机的发展水平。均装有 AGM114“地狱火”反坦克导弹, 具有发射距离远、精度高、威力大等优势,采用激光制导,抗干扰能力强;并且均装备 合成孔径雷达,具有高分辨的优点,能够有效识别伪装和穿透掩盖物。相比之下,我国 的“翼龙”“彩虹”系列无人机以及“云影”“风影”等高端无人机也越来越引人注目。 其中,“彩虹-4”无人机是中空长航时察打一体型无人机,可以执行“定点清除”“斩首 行动”等作战任务,并且凭借长航时、隐蔽性强的优势对地面目标进行持续压制;“翼 龙-1”无人机是一种中低空、军民两用、长航时多用途无人机,可携带各种侦察、激光 照射/测距、电子对抗设备及小型空地打击武器。可执行监视、侦察及对地攻击等任务, 也可用于维稳、反恐、边界巡逻等。总体性能已经达到了国际上同类型无人机的先进水 平。
3.3 MQ-9“死神”与“彩虹-5”“翼龙-2”“云影”的比 较
MQ-9“死神”是一种极具杀伤力的新型无人作战飞机,并可以执行情报、监视与侦察 (ISR)任务,它的发动机为功率为 900 马力(661500W)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飞行速度可 以达到捕食者的两倍多。此外,它的载弹量也更大,装备 6 个武器挂架,可搭载海尔法 导弹和 500 磅炸弹等。 “彩虹-5”“翼龙-2”和 MQ-9“死神”的尺寸基本一致,“彩虹-5”和 MQ-9“死神”的 气动外形也很相似。在最大起飞重量方面,MQ-9“死神”优于“彩虹-5”无人机;在飞 行速度方面,“彩虹-5”最快飞行速度优于 MQ-9“死神”无人机,并且“彩虹-5”采用 航空汽油活塞发动机,具有优良的油耗率,可连续飞行时间远超 MQ-9“死神”无人机。
“彩虹-5”无人机:“彩虹-5”无人机率先被赋予“综合察打”的新概念,使之从察打一 体升格为多维察打、即察即打。在原基础上任务载荷能力增强、挂载任务多样性,一次 飞行可以挂载多种不同的任务载荷。“彩虹-5”未来还可改装为小型低成本预警机,它能 执行诸如联合对地监视、指挥控制、电子信息侦察与对抗、战场综合态势感知等任务。 对于中小国家而言,这意味着能用低成本获得强大的综合态势感知能力,极大提高国家 的战斗力。将一部透视雷达装在里面,这可以彻底改变目前无人机参加反恐作战的方式。 “翼龙-2”无人机:“翼龙-2”无人机是由中航工业成都所设计的新一代察打无人机,它 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全世界继美国之后具备新一代察打一体无人机研制能力的国 家。它采用大展弦比中单翼、V 型尾翼,大大增强对地打击能力,一共有 6 个武器挂架, 能携带 6 枚大型导弹或 12 枚小型导弹/灵巧炸弹,堪比小型轰炸机。装载大功率涡轮螺 旋桨发动机,大幅度提高了平台飞行性能、载荷装载能力。配备光/电探测瞄准装置、合 成孔径雷达等,多传感器综合能力、数据传输与控制能力提高,可适应复杂使用环境下 的多种任务需求。已经入选全球最致命五款军用无人机,共同入选的包括“MQ-8B” “MQ-1C”及“MQ-9”等。
“云影”无人机:“云影”无人机是高速高空隐身设计,承担侦察及对地攻击任务。该 机具备以下特点:(1)相对螺旋桨无人机,速度有了比较大的提高。首次配装了先进的 WP-11C 涡喷发动机,喷气速度高,迎风面积小,总体阻力较小,雷达反射面积也相应减少,高空高速性能好。能在 14000m 高空进行巡航,在更高的高度能有效地躲避近程 对空武器系统。最大飞行速度为 620km/h,比 MQ-9“死神”无人机快 200km/h,更快的 速度能迅速秒杀目标打击对象。(2)设计强调隐身,飞机的机头在“全球鹰”的基础上做 了隐身处理,前起落架舱舱门采用锯齿状设计,而其机头的光学窗口也采用同样的设计 以减少雷达反射。(3)采用多样化的设计构型,可以同时执行多种不同的任务。出口型的 “云影”系列无人机共有三个型号:“云影-1”图像侦察型,配装高空高清 CCD 相机和 合成孔径雷达,可在 13000m 高空每小时获取 1 万余平方千米的光学图像情报;“云影-2” 电子侦察型,配装全频段雷达信号侦测设备和通信信号侦察设备,能侦测和定位 400km 范围内所有地面雷达位置和 200km 以内的通信信号,并可对其实施干扰;“云影-3”察 打型,配置合成孔径雷达和先进光电侦察设备,配合多型先进攻击武器,能够执行察打 任务。可挂载导弹、炸弹,能在 60km 外实施侦察打击。“云影”无人机也存在一些问题: 飞机总体设计比较优良,速度适中,但是发动机过于落后,飞机巡航时间太短,急需升 级先进涡扇发动机提高航程和巡航时间。
4. 无人机产业链
无人机产业是一个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产业链分布面广、涉及领域多,研制、生产、销 售、运行维护等关键环节的相互依存度较高,价值分布相对集中。主要由原材料供应商、 系统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运营服务商、终端用户等构成,其中,终端用户在整个 产业链中处于最末端。系统集成商位于产业链核心位置,主要为从事无人机系统创新研 发和总体设计的单位,大型核心企业为主体、中小型同质化企业聚集周边同步发展。 上游分布有原材料供应商、系统设备供应商两大部分,一级上游企业主要包括发动机、 任务载荷、指控站、机载设备、数据链路、基础试验等单位,这类单位产品附加值较高。 与之配套的二级上游企业主要包括原材料、元器件、电子信息、材料加工等单位,这类 单位产品附加值较一级上游企业低。一、二级上游企业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直接影 响无人机系统的性能和质量。
下游分布有运营服务商、终端用户两大部分,一级下游企业主要包括载荷应用、数据处 理、飞行服务、试验保障、信息技术、金融、中介、物流、会展等单位,这类单位主要 提供高端服务和应用支撑,在产业布局中分工地位和经济价值较高。与之对应的二级下 游企业主要包括军事、民用两大领域的终端用户,与系统集成商形成相互牵引和促进的 循环经济效应。 近年来,在信息化战争的发展形势下,无人机等新型装备需求大幅提升,加上不断爆发 的安全问题、领土争端,装备无人机成为了以较低成本增强自身国防实力的有效手段, 导致全球军用无人机需求不断扩大。
4.1 上游:原材料
无人机产业链上游为无人机设计研发及关键原材料的生产,其中关键原材料有金属材料 和复合材料两大类,包括钛合金、铝合金、陶瓷基等特殊材料。 钛无人机产业链上游代表性企业主要包括炼石航空、宝钛股份、中国航天、泰和新材、 会通股份、银禧科技等企业。
合金:高速无人机的主要材料
速度超过马赫数 2.2 的无人机可以定义为高超声速无人机。对于高超声速飞行器来 说,机体材料的耐热性能非常重要。由于铝合金耐热性能较差,在有人机领域,速度超 过马赫数 2.2 的飞机就较少采用铝合金,而代之以耐高温的不锈钢、钛合金。 钛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国防、经济及科技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是支撑尖端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原材料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的基础 产业。我国极为重视钛行业的发展,钛行业受到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陕西省将 其列为经济支柱产业,良好的政策环境对钛行业及公司长远发展形成了有力的支持。 钛材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方面的以下领域:主要用作宇宙飞船的船舱骨架,火 箭发动机壳件,航天方面的液体燃料发动机燃烧舱、对接件、发动机吊臂,飞机上的发 动机叶片、防护板、肋、翼、起落架等,舰船上的水翼、行进器等;
复合材料:高速无人机原材料未来发展主流,逐渐取代金属材料
先进复合材料(AdvancedCompositeMaterials,ACM)是指以碳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 维等高性能增强材料与耐高温树脂、陶瓷、金属等高性能基体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其 比强度(≥4×106cm)和比模量(≥4×108cm)不低于铝合金,可用于加工主承力结构和次 承力结构。ACM 自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问世以来,就开始广泛用作各种飞行器的结构材 料。经过 40 多年的技术发展,ACM 已经逐步实现了从非承力、次承力构件,到尾翼主 承力、再到机翼与机身主承力构件的规模化应用,已经成为继铝、钢、钛合金之后的第 四大航空结构材料。 先进复合材料技术的实际应用将在 UAV的结构设计和生产制造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势必是制约 UAV 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 和传统金属材料相比,ACM 具有比强度和比模量高、热膨胀系数孝抗疲劳能力和减 振能力强、可设计性好、吸波隐蔽性好等特性,因此将其应用于军用 UAV上,可以大大 改善和提高 UAV 的综合性能。
高强耐损性。与相同的金属制件相比,以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代表的 ACM 应用于军用 UAV 上可有效地减轻机体重量,减少燃油消耗,加大航程航时,从而提高 UAV 的运载 能力和机动性能。同时,ACM 具有较高的自振频率和震动阻尼特性,因此有很强的吸 振能力,可以使 UAV在高空飞行时快速恢复为平稳状态,减少突发事故的发生。此外, ACM 可及时对 UAV 的关键结构部件进行无损探测和修补维护,延长 UAV 的使用寿命。 电磁隐蔽性。ACM 具有特殊的电磁性能,一方面,在 ACM 内部加入具有吸波、透波性 能的纤维材料(如 PBO 纤维)和无机颗粒(如铁氧体、BaTiO3 等纳米颗粒),或者在其表面 喷涂隐身涂料,从而可以减少 UAV 的雷达、红外线、光电等观测特征,提高 UAV 的生 存力和作战效能;另一方面,通过对 UAV 的机体构造进行优化设计,在机体中引入各种 特殊的异型吸波、透波复合结构,或在机身表面及各连接处进行光滑处理,降低雷达散 射截面值(RCS),提高 UAV 的电磁隐蔽性。 整体成型性。ACM 可以加工成蜂窝状、泡沫状、格栅状、点阵状等多种形式的层压板 结构,并且还可以在多个层次上进行尺寸优化、形状优化、拓扑优化等结构优化,因此 ACM 具有很强的可设计性和加工成型性。在军用 UAV 的结构设计和制造生产中,可以充分利用 ACM 的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和整体化成型特性,大量地减少机体零部件的数 量,从而可节省装配工序,缩短生产周期和降低制造成本。此外,采用机身整体制造结 构和气动弹性剪裁技术,可以大幅度地提高 UAV的损伤容限性能、隐身性能等综合使用 性能。
为适应无人机的发展,机体结构采用先进复合材料是必然的选择。目前,无论是各种大 中型无人机还是微型无人机,都大量采用了复合材料,其用量已远远超过有人飞机,甚 至出现全复合材料无人机(复合材料用量达到 90%以上),比如贝尔公司研制的“鹰眼” 倾转旋翼式无人机机体结构就全部采用复合材料。可以说,复合材料结构设计技术已经 成为无人机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 可见,无人机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选择先进的复合材料取代传统金属材料作为主要结构 用材是必然的趋势。
目前,高速无人机材料主要以铝合金为骨架,其它部位大量采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 材料。随着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高速无人机中复合材料用量也越来越多,逐渐取代铝 合金,成为高速无人机的主要材料。专家预测,21 世纪的有人机中,复合材料也将取代 铝合金成为有人机材料的首眩在无人机中,这一预测已经成为现实。现代有人机中复 合材料比例最高的为 50%,而目前的先进无人机中,复合材料用量远超过 50%,如除机 身主结构外,全球鹰其余结构均以复合材料制成,复合材料占机身的 65%。甚至有多款 著名无人机的复合材料用量超过 90%,被称为全复合材料无人机,如不死鸟、搜索者、 先锋等。美国 X-47 无人机除了一些接头采用铝合金外,其余部分全部为复合材料。 在复合材料的种类方面,高速无人机与低速无人机也有所区别。低速无人机所用复合材 料以玻璃纤维和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主,而高速无人机中多数以性能更好、价格更 高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为主,为了降低成本或调节性能,混杂部分玻璃纤维和 芳纶纤维。
在无人机中,复合材料的大量应用是另一个突出特点,这也与无人机特点相关。由于无 人机不需要考虑人的因素,风险较小,对可靠性要求低于有人机,故无人机在设计、材 料等领域成为新技术的验证平台。复合材料在无人机中的大量应用,一方面可以充分利 用复合材料“轻质高强”的优点,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无人机“无人”的特点,进行验证 性的试验,为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积累经验,待技术成熟后,再向有人机中推广。实际 上,近些年无人机的兴起也确实推动了复合材料的进步。如美国开发了无人机用的一系 列低温固化环氧树脂,甚至可以做到室温固化,大大简化了复合材料制备工艺。(CNKI 《无人机材料简述》) 碳/碳复合材料是一种以碳纤维增强碳基体的先进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摩擦特性优良、 耐高温、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公司先后研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 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和工艺装备。
在航天用炭/炭复合材料方面,博云新材与航天系统内多家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历年来从研制阶段即开始提供多个型号航天发动机用炭/炭复合材料产品。目前有二十多 个型号炭/炭复合材料产品已定型并批量生产,另有三十多个新型号航天发动机用炭/炭 复合材料产品处在研制阶段。商用航天领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半年度报 告全文 10 域,博云新材通过自主创新,所研发的碳/碳喉衬材料已成功应用于我国的 “快舟系列”商业航天固体运载火箭上。
会通股份拥有聚烯烃系列、聚苯乙烯系列、工程材料系列、可生物降解系列等多种产品 平台,会通股份针对下游应用的特点,开发了低散发材料、增强复合材料、高稳定阻燃 材料、免喷涂材料、健康防护材料、特色功能材料、可生物降解材料、特种工程材料等 特色系列产品,满足下游客户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多年来持续的产品创新,会通股份的 产品得到行业内的广泛认可。
4.2 中游
工业级应急救援无人机的研制开发:技术附加值更高,市场前景广阔
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往往在较短时间内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且灾害形势复杂多 变,传统在地面上观察和测量的手段难以及时获取灾害态势,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难度大。 工业无人机系统表现出数据获取机动灵活、实时迅捷、成本低、精度高、安全系数高等 系统优势,特别适合用于抗洪救灾等一系列突发自然灾害的救援处置任务,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实现快速响应、采集现场数据、跟踪事件发展态势、参与救援行动、参与灾后重建 等,极大提高了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指挥调度能力。 工业级无人机应急救援小组具体工作任务为:搭载航空摄影相机、倾斜摄影相机、激光 雷达、光电吊舱等多类型遥感测量载荷,几分钟内展开无人机系统,高频次、高效率、 大范围地对多个任务指定区做航空遥感测量;再通过各类算法和 GIS 技术,从这些遥感 数据中挖掘出大量的目标信息,最终获取到宝贵的灾情态势。在灾情模糊和信息高度缺 失的灾害初期,工业级无人机尽可能快速地为抗洪救灾队伍收集到了最直观、最准确的 一手信息。
无人机装备依托控股子公司全华时代和全资子公司广泰航空,主要从事无人机的研发、 量产、销售及飞行服务,目前主要产品为军用无人机。威海广泰自研和与某研究院合作 开发的多款高性能无人机持续稳步推进中。一款新型无人机已经成功完成首次全系统全 过程飞行验证,该机型是威海广泰公司自主研发、具有完全独立知识产权、国内先进的 高亚音速无人机,具备高空、高亚音速、高机动飞行能力,市场空间广阔。威海广泰公 司瞄准消防市场需求,正在进行工业级应急救援无人机的研制开发,该型无人机可以与 应急救援保障装备业务协同发展,是应急救援手段的重要补充,可更好地发挥救援行动 的关键作用,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威海广泰公司拥有一支在无人机控制系统、机体设计、地理信息、航拍测绘等专业领域 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在机体结构、飞控导航系统、动力系统、电气系统、起降系统、 测控系统、机载任务系统拥有专利技术。截止报告期末,拥有软件著作权 5 项,发明专 利 15项。威海广泰公司正在进行高端大型无人机及工业级应急消防救援无人机的研制开 发。相较于公司原有产品性能更优越、适用范围更广、技术附加值更高,市场前景广阔。 2022 年,威海广泰公司继续沿着“军品为主,以军带民”的发展路线,深度挖掘客户需 求,积极参加各类飞行保障任务和飞行试验,飞行成功率进一步提高。研发方面开展新 产品标准化率和通用化率的计算、分析和提升工作,提高新产品的标准化水平;其中一 款新产品经过多次飞行试验,已由原理机进入试验样机阶段,其他多款无人机按照既定 计划有序研发。
红外热成像技术:系统产品广泛运用
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平台技术,具有隐蔽性好、抗干扰性强、目标识别能力 强、全天候工作等优点,并在型号系统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现代战争中重要的战 术和战略手段。随着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成熟和芯片大批量国产化进程,新兴民品 领域需求凸显,激发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安防监控、辅助驾驶、智能家居、机器视觉等 各个领域拓展新的应用场景。 城市热岛效应是一种由于人为因素如人工构筑物、人工发热等改变了城市地表的局部温 度、空气对流、湿度等相关要素,进而引起热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聚集的现象,是城市 气候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全球气候变暖和大规模高速城市化是 21 世纪 2 个重要的环境现 象,二者的联系也日趋紧密。,其可对公共户外空间的安全性、舒适性产生直接影响, 同时会对城市公共健康、综合能耗产生间接影响。
传统的遥感技术一般基于卫星遥感,其覆盖范围广,时间同步性好,更新较快,但也有 精度不高、费用昂贵、受天气因素影响等不足。如能采用在石油石化、公共安全、森林 防火等行业广泛应用的小型无人机平台搭载红外热成像设备用于城市热环境研究,利用 其精度高、操控灵活、成本低等优点,则可有效弥补传统遥感技术手段的不足。 民品方面,高德红外公司凭借自产红外芯片小型化、低成本、高可靠性、大批量生产的 市场优势,在安防监控、汽车辅助驾驶、消费电子、无人机、机器视觉等多个领域开辟 了新的应用场景。高德红外公司持续将前瞻性的红外高科技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并广 泛推广应用,通过不断探索新兴行业的应用需求,为新老用户提供基于产品的整体解决 方案,实现传统市场和新兴行业的协同高效发展。
2022 年上半年红外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3,134.55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33.34%;实现归 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37,701.40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45.71%。 2022 年,高德红外公司凭借自产红外“芯”平台向整个新兴应用领域提供应用解决方案, 激发红外行业逐步向多样化、普及化、消费品化发展,在安防监控、汽车辅助驾驶、消 费电子、无人机、机器视觉等多个领域开辟了新的应用场景,并与汽车、无人机、手机 等民用领域的头部企业形成了战略合作,为公司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无人机软硬件系统开发: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快速形成合适的解决方案
工业无人机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壁垒较高,涉及的产业技术链长、技术面广, 工业无人机系统拥有飞控与航电、平台、地面站、动力、通信、任务载荷等分系统,具 体技术主要包括:无人机一体化设计、发动机技术、飞行控制技术、任务荷载技术、通 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行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壁垒,行业参与者如果其缺乏核心技术 领先优势,市场份额将会被优势企业所占据。纵横股份在飞控与航电、飞行器平台设计 及制造、一体化设计及集成等方面均具有核心技术优势,并具有先发优势,具备面向多 元化应用、多领域客户提供工业无人机产品与服务的能力。 公司是行业内少数同时布局无人机研发、核心零部件、整机制造、航飞服务、培训服务 的厂商。公司构建了完善的软硬件产品体系,产品谱系完善,拥有一体化的自主设计及 生产能力,覆盖无人机飞控与地面指控系统研制、无人机系统研制、多任务载荷集成、 航飞数据处理、软件开发平台、无人机管控平台、驾驶员培训等环节。公司通过覆盖无人机全产业链的业务布局,在实现飞行器性能最优化的同时,可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快 速形成合适的解决方案,从而满足行业客户多样化的应用需求,持续提升客户服务能力, 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
公司的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产品和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是国 内极少数能系统运用飞行器专业设计体系的企业,通过多年技术研发积累及产业化应用, 公司在飞行器平台设计及制造、飞控与航电、一体化设计及集成等领域形成了核心技术 优势。飞控与航电具有高智能性、高适应性、高可靠性等特点,以一种软硬件架构可实 现固定翼、直升机、多旋翼以及扑翼等多种飞行器类型的自动适配,满足全程自主飞行 控制,自主研制的飞控与地面指控系统应用于海鸥 300、Y-20、灵雀 B、C919 等国家多 个重大航空项目飞行试验验证平台;
一体化设计与优化技术方面,公司采用软硬件通用/共用架构设计、标准机电接口设计、 多元数据融合与应用、多系统协同综合优化设计等方法,确保系统的兼容性和扩展性, 为公司实施产品平台化战略奠定技术基矗公司持续推动工业无人机智能化、平台化、 工具化变革,产品聚焦于吨级以下中小型无人机系统,具备谱系化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 人机平台,并拥有配套使用的多旋翼等产品系列,拥有相对完善的产品矩阵。公司产品 性能指标保持行业领先,具有稳定性高、模块化组装、全程自主飞行、自动避障等特点, 能在多种复杂地形起降作业,无需操作人员干预即可完成巡航、飞行状态转换、垂直起 降等飞行过程,通过集成正射影像系统、倾斜摄影系统、成像光谱系统、监控系统、激 光雷达系统、SAR 系统、航磁物探系统等任务设备,广泛应用于巡检、安防监控、测绘 与地理信息、应急、防务等领域。 此外,为完善工业无人机整体解决方案、提升下游客户黏性,公司为客户提供航飞数据 服务,根据客户的能源巡检、地理信息测绘、河道巡查、海域巡查等任务需求提供航飞、 数据获娶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服务。公司还为客户及有需求的个人提供无人机驾驶 员执照培训服务,在国内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驾驶员培养方面规模位列首位。
无人机飞行服务与数据处理
观典防务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领先的无人机 禁毒服务供应商,也是国内最早从事无人机禁毒产品研发与服务产业化的企业。观典防 务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无人机飞行服务与数据处理和无人机系统及智能防务装备的研发、 生产与销售。无人机飞行服务与数据处理方面,观典防务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无人机, 依托十余年来积累创建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有数据库和专业处理技术,为客户提供 项目策划、数据获娶数据解译、督导核查、情报研判等全链条解决方案。观典防务公 司业务涵盖禁毒、反恐、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领域,尤其在禁毒领域具有明显的竞争 优势,相关科研项目成果获得由公安部颁发的科学技术二等奖。 无人机系统及智能防务装备方面,观典防务公司研发了多款无人机系统及非致命性装备 等防务产品,建设了高标准的生产线,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设计生产及服 务。观典防务公司在无人机总体设计、飞行控制、气动优化等方面掌握核心技术。 无人机整机方面,观典防务公司拥有数万航时的野外飞行经验,自主研发的工业级无人 机在长航时、大载荷、多功能和易部署等方面性能出众,相较同行业可比公司具有竞争 优势;
无人机分系统方面,观典防务公司凭借自身积累的海量飞行数据,形成了安全可靠、智 能化突出的分系统产品体系,在工业级无人机细分行业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方面形 成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4.3 下游
无人机产业链下游是无人机的应用场景,无人机可应用于军用侦察、军用攻击、航空拍 摄、灯光表演、农林植保、灾难救援、物流运输、电力巡检等领域。 在无人机整机制造环节,军用无人机代表性企业包括中航沈飞、航空工业、航天彩虹、 洪都航空、北方导航、华力创通等;民用无人机代表性企业包括大疆、极飞科技、零度 智控、极翼、易瓦特、赛为智能、顺丰控股等企业。
航空防务装备整机供应
中航沈飞公司是集科研、生产、试验、试飞、维修与服务保障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飞机 制造企业,是我国航空防务装备的主要研制基地,在航空防务装备领域具有较强的核心 竞争力和领先的行业地位。历史积淀方面,中航沈飞公司是我国航空防务装备的整机供 应商之一,自建国以来始终承担着我国重点航空防务装备的研制任务,与我国航空防务 装备产业、国防事业共同成长,是我国国防主力航空防务装备的研制基地。经过 70余年 的发展,中航沈飞公司在航空防务装备及民用航空产品制造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 有一套完整成熟的研发、生产、销售体系,在工艺、技术、人才培养及储备方面处于国 内领先水平。
系统解决方案
航天彩虹公司无人机主营业务涵盖中大型无人机及其机载设备(含武器系统)的研发、 设计、生产、制造、试验、销售、服务等,以及面向用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开展无人 机相关飞行服务、租赁托管、数据处理、模拟训练、维护维修等服务,开展无人机专业 人员培训,开展无人机卫星通信及空地立体应用服务,并根据用户要求提供生产线、实 验室、飞行基地、维修基地等建设方案咨询及设计服务,可以面向国际、国内各领域用 户提供整机产品及多元化服务。目前经营方式主要为整机产品销售、多元化应用服务以 及先进无人机技术预研。 航天彩虹公司积极推动无人机服务国民经济领域,基于彩虹无人机平台,自主开发无人 机民用技术,先后完成航空物探、环境监测、卫星通信、应急测绘、农林保护、灾害救 援、安全维稳、水文监测等无人机应用系统研制及飞行试验;在地质、海洋、公安、交 通、环保、气象、通信、测绘、应急、农林等行业已完成示范应用;在中大型无人机航 空物探、应急测绘等领域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并占据领先地位。
航天彩虹公司以智能无人体系化作战为牵引,发展以隐身、高速、高空、超长航时为特 征的中高端无人装备,面向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多个行业形成了大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 心技术成果,自主研发彩虹系列无人机、射手系列空地导弹等二十余种产品,性能指标 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目前在行业中已成为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与运营服务为一体的国 际化制造商,是国内中高端无人机产业的主导力量、无人机载智能弹药产业的重要力量 以及无人机应用技术服务的核心力量。公司统筹规划北京、天津、台州“研、试、产、用”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与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古、河北、广东、海南等盛市、 自治区 20 余个军/民机场建立飞行合作关系,提升产业规模,打造无人机产业链链长。 大幅提升国内外军民市场份额,成功获得大量国际、国内市场订单,并进入国内中大型 无人机装备序列,应用服务遍布国内外军事和民用多个领域。累计完成超过 1000余架各 型无人机整机生产交付任务,品牌地位、交付数量、营收规模、盈利能力均居于行业前 列。
5. 无人机行业未来增长逻辑
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明确提出 2050 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 强国“三步走”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也再一次提出将航空航天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坚定 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 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二十大报告》中也明确了要统筹加强各方向各 领域军事斗争,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大刀阔斧深化国防和军事改革,重构人民军队领 导指挥体制、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军事政策制度,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上述文 件对我国未来数十年航空航天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规划,预示着未来航空装备行 业或将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近年来,在信息化战争的发展形势下,无人机等新型装备需求大幅提升,加上不断爆发 的安全问题、领土争端,装备无人机成为了以较低成本增强自身国防实力的有效手段, 导致全球军用无人机需求不断扩大。根据相关市场研究报告,近年来全球军用无人机年 产值逐年增长,2021 年行业总产值 112 亿美元,预计 2025 年产值规模达 135 亿美元。 21 世纪以来,军用无人机装备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散,作为新兴作战力量,无人机较有 人平台优势明显,无人机系统将成为未来武器装备重点采购方向,当下我国军用无人机 正在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国内军用方向:受益于我国在“十四五”期间要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加快武器升级换代, 同时加快智能化武器发展、加速战略性颠覆性武器装备发展、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 能化融合发展。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因技术相对成熟、应用场景广泛,将成为无人机品 类中率先进入加速放量列装的品类,或于 2022 年开始迎来国内列装加速发展。
国内民用方向:由于工业无人机产品竞争者众多,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仅能提供整机集 成方案的厂商将逐渐丧失优势。因此,有部分公司已做出由整机供应商向飞行服务商转 变的战略转向,提供航空物探、森林防火、地理信息测绘等作业服务。 展望未来,行业企业将会进一步向专业数据服务商的方向发展。随着各行各业对大数据 分析的需求越来越高,无人机作为空中的大数据入口,可针对性地采集、传输、存储各 个行业应用领域的数据,而采集来的大数据经过再生产,又可重新注入业务与决策流程 中,优化并持续提升行业效率。 无人机作为新时代的宠儿,拥有极高的市场应用场景与增长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 个人端与应用端的适用性逐渐深化,全球的无人机市场飞速发展。2021 年全球工业级无 人机市场规模达 956.25 亿元,较 2020 年增加了 420.54 亿元,随着无人机在工业应用场 景的不断拓展,预计 2024 年全球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 3,208.2 亿元。
从国内市场来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配套的产业链已经日趋成熟,这促使我 国民用无人机产业的飞速发展。2021 年我国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达到 478.12 亿元,占 民用无人机市场总规模的 55.01%,较 2015 年的 19.31%增长了 35.70%,预计 2024 年中 国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占民用无人机市场总规模的比例将达到 72.65%, 2021 年 11 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十四五”立法规划》,明确提出推动《中华 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修订)》、《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颁布实施,探 索研究在相关立法项目中建立无人化载运工具管理制度。随着上述法规的出台及相关配 套部门规章、实施细则的发布,无人机行业管理将将进一步明确,无人机市场发展日趋 成熟,在行业应用场景需求的快速增长驱动下,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大。
无人机在应急救援中可以执行侦察、勘测、指挥调度、通讯中继、应急照明、消防灭火、 输送抛投、搜寻救援等任务,前景极其广阔。2021 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应急领域市场规模 达 23.98 亿元,较 2020 年增加了 10.37 亿元,同比增长 76.19%,未来将继续保持增长。 根据《“十四五”国家消防工作规划》,我国将建设航空应急救援专业力量,鼓励有条件 的城市建设航空应急救援力量,为消防救援类无人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 已有十余个省市发布相关规划,加强无人机装备配备、完善应急通讯网络建设,推动无 人机应急救灾常态化。随着我国应急救援力量的全面整合建设,民用无人机也迎来了重 大的发展战略机遇期。
工业无人机是战略新兴产业,产业处于快速发展前期,行业集中程度逐步提高,产业链 上下游配套不断完善。历经技术进步和市场培育,工业无人机平台的安全可靠性不断提 高、搭载的传感器逐渐多元化、应用解决方案不断丰富,为传统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开 发了诸多立足于空中视角的新应用,工业无人机已逐步作为行业基础工具被各领域广泛 应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国内民用无人机市场潜力巨大,下游行业应用驱动工业无 人机市场规模持续提升,行业增速保持 30%以上。中国已成为全球无人机行业版图中最 重要的一部分。随着中国低空空域持续开拧⒓喙苁侄稳涨魍晟啤⒓际醪欢铣墒欤又 人工智能、5G通讯等新技术赋能,我国工业级无人机企业将在行业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获 得裂变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下游应用领域驱动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持续提升,工业无人机作为新工具,发挥其效率 高、成本低、安全可靠等优点,应用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各行业的渗透率持续提升, 目前全球业界对无人机产业发展均保持积极预期。美国 Teal 集团在最新发布的《2021 年 至 2022 年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概况与预测》研究报告中指出,民用无人机将成为未来 10 年全球航空航天业最具活力的领域,未来 10 年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 1210 亿美元。ABIResearch 预测“未来 10 年无人机市场将强劲增长,预计到 2030 年无人机市 场价值将达到 920 亿美元”。
随着国家空管、空域改革启动、低空空域改革试点不断拓展,基础技术和资源供给的完 善,以及新基建的推进,法律法规持续优化,中国无人机应用在“十四五”期间将实现 快速增长。《“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中提出大力引导无人机创新发展、加强无人 机运行安全管理等内容,并提出无人机十四五期间运行小时数将于 2025 年达到 250 万小 时。在安防与应急领域,无人机具有飞行灵活性高、投入成本低、隐蔽性强等特点,随 着公共安全、刑事侦查、森林防火、生态修复、交通管理等领域对无人机的需求快速增 长,其在社会公共治理领域发挥的作用不断凸显。在测绘与地理信息领域,自然资源部 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目 标、任务及分工等,将极大促进工业无人机在测绘与地理信息领域的应用;在能源领域, 电网、油气管线的无人机巡检正在兴起和快速发展,其渗透率和频次将会大幅提升;此外,防务等市场基于中小型无人机的高效率、低成本、灵活机动、集群化发展等特点, 防务市场应用也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下游应用领域驱动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持续提升,工业无人机作为新工具,发挥其效率 高、成本低、安全可靠等优点,应用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各行业的渗透率持续提升, 目前全球业界对无人机产业发展均保持积极预期。美国 Teal 集团在最新发布的《2021 年 至 2022 年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概况与预测》研究报告中指出,民用无人机将成为未来 10 年全球航空航天业最具活力的领域,未来 10 年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 1210 亿美元。ABIResearch 预测“未来 10 年无人机市场将强劲增长,预计到 2030 年无人机市 场价值将达到 920 亿美元”。
随着国家空管、空域改革启动、低空空域改革试点不断拓展,基础技术和资源供给的完 善,以及新基建的推进,法律法规持续优化,中国无人机应用在“十四五”期间将实现 快速增长。《“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中提出大力引导无人机创新发展、加强无人 机运行安全管理等内容,并提出无人机十四五期间运行小时数将于 2025 年达到 250 万小 时。在安防与应急领域,无人机具有飞行灵活性高、投入成本低、隐蔽性强等特点,随 着公共安全、刑事侦查、森林防火、生态修复、交通管理等领域对无人机的需求快速增 长,其在社会公共治理领域发挥的作用不断凸显。在测绘与地理信息领域,自然资源部 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目 标、任务及分工等,将极大促进工业无人机在测绘与地理信息领域的应用;在能源领域, 电网、油气管线的无人机巡检正在兴起和快速发展,其渗透率和频次将会大幅提升;此 外,防务等市场基于中小型无人机的高效率、低成本、灵活机动、集群化发展等特点, 防务市场应用也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工业无人机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壁垒较高,涉及的产业技术链长、技术面广, 工业无人机系统拥有飞控与航电、平台、地面站、动力、通信、任务载荷等分系统,具 体技术主要包括:无人机一体化设计、发动机技术、飞行控制技术、任务荷载技术、通 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行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壁垒,行业参与者如果其缺乏核心技术 领先优势,市场份额将会被优势企业所占据。纵横股份在飞控与航电、飞行器平台设计 及制造、一体化设计及集成等方面均具有核心技术优势,并具有先发优势,具备面向多 元化应用、多领域客户提供工业无人机产品与服务的能力。 从无人机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无人机朝着硬件升级、多元化转型和拥抱人工智能三个 方面发展:
升级无人机产品的硬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信息技术在无人机产业中属于软件系统、 操作系统,信息技术在无人机产品中发挥作用,必须要依托无人机的硬件支持。随着信 息技术的发展,必将对无人机硬件的性能、质量、技术指标等,提出更高标准和要求。 因此,信息技术背景下无人机产业发展,应当提升产品的硬件,以支撑更高水平信息技 术软件和操作系统的应用。比如,无人机电池作为无人机“心脏”的动力系统,未来应 当为无人机提供可靠、稳定、持续的电力供应。通过技术创新,在电池重量和体积不增 加的前提下,提高电池的电力存储量和负荷,以保持无人机在作业过程中有足够的续航 能力。例如,在无人机上装配太阳能电池板,采用氢燃料电池、气凝胶电池或纳米管电 池,利用激光器进行电力无线传输等。而为了让无人机更轻便,无人机机体可以采用碳 纤维聚合物等新材料制作,减轻无人机重量的同时,保持机体的强度。
无人机产业向多元化转型。目前无人机应用,大多集中在消费娱乐、影视拍摄等领域, 而在工业农业、城市管理、物资配送、抢险救灾等生产管理方面的应用,还有巨大发展空间。信息技术背景下,无人机产品发展要把握好这种趋势,加快从娱乐消费性应用向 生产管理领域应用拓展,拓宽无人机应用的范围。推动无人机产业向多元化转型,增加 无人机产业技术开发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组织和团体使用到无人机, 如政府部门、生产企业、民间组织等,无人机产业将会为各种行业工作量身定制提供解 决方案。改变人们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增加企业生产效益。与此同时,基于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在无人机产业还要向专业化、 集约化方向发展,把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无人机核心部件。提高无人机产业的专业性, 使无人机更具个性化,为市场提供精准、优质的无人机产品服务。
无人机产业将拥抱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被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属于信 息技术、计算机学科的范畴。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在许多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并且愈发受到各方重视。信息技术背景下无人机产业 的发展,必将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将来会有更多具备人工智能的无人机产品投入市常 (1)与人工智能结合研究无人机避免碰撞系统。利用无人机自动传感器和雷达技术, 结合人工智能开发无人机智能避障系统,实现无人机在飞行中自动避开障碍物,还可以 进行自动起飞、自动着陆。这样无人机就能在控制员不介入的情况下,自动完成某些任 务。(2)与人工智能结合研究无人机智能拍摄和信息收集系统。把无人机技术与人工智 能结合,无人机将学会如何辨别分析各种数据信息,在执行任务中自动对识别到的目标 进行拍摄,并完成数据的收集。比如,利用智能化无人机自动检测建筑物的质量,确定 建筑物存在缺陷的部位,并收集数据向地面传输。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