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云从科技如何应对ChatGPT:“我们看到了原本被忽视的技术方向”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3-02-14 10:34:24   浏览:4868次  

导读:本报记者 王镜茹 预约云从科技高管杨桦的采访,并不容易。从上周二的第一次预约未果,到改期至上周五下午下班后的五点半,后因一场会议的临时取消,又提前到当日下午四点。 忙,非常忙,原本我不想接受这个采访。杨桦在电话中语速极快,我的确没有时间,近期...

本报记者 王镜茹

预约云从科技高管杨桦的采访,并不容易。从上周二的第一次预约未果,到改期至上周五下午下班后的五点半,后因一场会议的临时取消,又提前到当日下午四点。

“忙,非常忙,原本我不想接受这个采访。”杨桦在电话中语速极快,“我的确没有时间,近期有很多讨论会,现阶段需要做很多工作。”

在此之前的一周多时间内,因为ChatGPT概念的火热,沉寂了4个月的云从科技股价上涨明显。截至2月13日收盘,云从科技股价为33.85元/股,较1月20日的收盘价16.86元/股上涨逾100%。公司因此发布了两份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收到了自上市以来第一份监管工作函,与此同时,也接待了近百家机构集中调研。

对此,杨桦说:“作为上市公司,我们需要更理性、客观、务实,给投资人信心,也要提醒投资风险。市场上肯定存在炒作行为,云从科技希望能够长远稳定发展。”

那么,面对全球爆火的ChatGPT,云从科技是否做好了万全准备呢?

当ChatGPT横空出世

疑虑一扫而尽

杨桦透露,从去年下半年OpenAI的ChatGPT推出后,云从科技管理层与技术团队就非常关注,并组织技术讨论和论证,近期中心议题几乎都关于ChatGPT。1月30日及31日,近百家金融机构对云从科技进行了集中调研,调研问题均聚焦于ChatGPT。

“性感!性感!性感!更多的想象力和空间。”访谈一开始,杨桦连用几个“性感”来阐述ChatGPT技术给行业带来的影响。杨桦说:“ChatGPT是针对C端的产品,具有走红的先天优势,在文本领域实现了超级智能这一技术跨越。当颠覆了C端客户需求时,自然会出现现象级的爆品。”

“但更为惊艳的还是其在AI技术发展方向上的创新引领作用。”杨桦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从2016年AlphaGo在人机围棋大战中取胜,到去年元宇宙概念掀起热潮,每一次技术迭代都会引发技术圈以及资本圈的狂欢,因为市场期待着技术能够带来范式的迭代,形成新机会,从而获取更多红利。此次ChatGPT的“走红”恰好印证了这个逻辑,“我们看到了原本被忽视的技术方向。”

她解释说,在ChatGPT诞生前,始终困扰行业的问题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很多应用场景落地难,是不是因为数据量不够大、算力不够强。“而ChatGPT的横空出世,将此类疑虑一扫而荆”

杨桦称,ChatGPT使用的模型与2年前发布的GPT3底层数据和参数规模一致,并没有进一步扩大数据规模,而是突破性地引入了人的知识,即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这为行业打开了思路。原来不用突破数据量就能解锁海量的应用场景,从而大大降低了应用场景的落地门槛。“这使得云从科技的想象空间突然变得很大。”

杨桦表示,云从科技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NLP)上,遵从模型和知识相结合的思路推进,这在理念上与OpenAI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之前公司核心团队还觉得技术在某些领域落地有困难,可能还需要继续进行大规模投入,但现在突然发现有一些新路径可以探索,这就给公司带来了很大启发。国内头部企业一定都会沿着这个方向前进,一起受益于ChatGTP已经验证成功的范式前行。”

早已关注到ChatGPT技术

并立刻安排内部研究

在2月7日披露的第二份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公告中,云从科技强调,“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未与OpenAI开展合作,ChatGPT的产品和服务未给公司带来业务收入。”

对于云从科技此次突然爆红,杨桦却并不感到意外。她告诉记者,“其实早在去年年底,周老师就关注到了这项技术。”她口中的“周老师”,便是云从科技创始人周曦。

公开资料显示,周曦本科和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随后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UC)攻读博士,师从被誉为“计算机视觉之父”的ThomasHuang(黄煦涛)教授,2011年归国在中科院建立了首支AI团队,2015年秉持“定义智慧生活,提升人类潜能”的理念,创立了云从科技。

杨桦以周曦的语境转述称:“他已判断到这项技术将会给整个行业带来巨大突破,并立刻安排公司内部研究院进行研究,探讨在该范式下如何结合公司现有的技术进行商业落地。

杨桦透露,在这个阶段,公司与许多外部专家进行了交流,因此在ChatGPT走红后,“云从科技得以迅速受到外界广泛关注。”

据杨桦介绍,像周曦一样,云从科技技术团队都有着优秀的教育背景和职业经历,其中不少技术人员有微软、谷歌或者Meta的工作经验。

杨桦称,云从科技内部的研究院分为三个技术团队,分别是感知研究院、数据研究院及AI平台中心,保障了战略技术以及前瞻性愿景的切实落地。

从2020年开始,公司已经陆续在自然语言处理(NLP)、文字识别(OCR)、机器视觉、语音等多个领域开展预训练大模型的实践。不过杨桦同样坦言,“从文本领域预训练大模型的量级层面来说,云从科技确实无法和OpenAI分庭抗礼。”

“因此云从科技还是会基于视觉技术优势,打造全链技术壁垒,专注于自身技术迭代和发展节奏,最终达到技术平台化。”杨桦告诉记者,现实世界的信息是文本、音频、视觉、传感器以及人类各种触觉的综合系统,要更为精确地模拟现实世界,就需要将各种模态能力之间打通,但目前视觉大模型、语音大模型跟自然语言理解大模型是分开的,并没有完全打通。

杨桦称,“云从科技的愿景始终没有改变,致力于打造打通从感知-认知-行动的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将技术落地到能够提升人类工作效率和生活满足感的产品上。”

对标最前沿人工智能技术

不以短期是否盈利去衡量

就在2月10日下午,京东集团宣布旗下言犀人工智能应用平台将推出产业版ChatGPT,取名“ChatJD”。此外,百度、腾讯也表示,正积极探索前沿技术,相关深度应用即将推出。国际方面,谷歌注资3亿美元投资竞品Anthropic,而微软作为OpenAI的最大投资方,已开始利用ChatGPT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这样一个科技巨头“百舸争流”的生态中,云从科技又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杨桦表示,AI赛道广阔,机会众多,生态内的企业终将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和产品,去解决各自客户的核心问题。

她对记者表示,一项技术受到的关注越多,获得的资源也会越多,从产业发展以及技术迭代的角度来看,巨头参与竞争可以促进行业的发展,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从行业竞争角度来看,表面上每家企业都在推出类似的产品,但其实不同产品的核心定位是不同的。

“未来AI生态一定是多场景、多维度的,不是某个单一公司就能覆盖甚至解决的,对于以算法起家的云从科技来说,依然有很多机会点。”她说。

但从目前来看,盈利仍是云从科技无法绕过的问题。不少投资者发出疑问公司在手订单情况怎么样?管理层对业绩大幅下滑有没有感受到压力?会采取什么措施?计划未来如何保证营业收入的可持续性?甚至部分投资者措辞颇为严厉“能具体说一下公司的技术落地情况,让普通股东听明白看明白吗?”

这些看似焦急又略带愤怒的直白问题,直击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痛点:整个行业尚处于成长初期,企业前期研发投入巨大,但技术仍不够成熟,导致用户接受度低、市场规模小,九成以上的人工智能企业迟迟不能盈利。

公司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1年,云从科技的营收分别为8.07亿元、7.55亿元和10.7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6.40亿元、-8.13亿元和-6.32亿元,其中研发支出高达4.54亿元、5.78亿元及5.34亿元,所占营收比例分别为56.26%、76.56%及49.63%。

对此,杨桦回应称,高科技企业特别是人工智能企业,尤其不能短视。

她告诉记者:“云从科技是技术型公司出身,技术研发投入是必须要保证的。我们要设法筑牢自己的技术壁垒,更为重要的是云从科技是从中科院走出的独角兽公司,自诞生那天起基因里就带着‘为中国科技发展做出前沿性科技技术’的使命感。作为科技型企业,我们对标的是世界上最为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所产生的价值是无法仅用‘短期内是否盈利’去衡量的。”

“云从科技的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已在B端实现了营收,只是不太容易被普通消费者或者投资者觉察。”杨桦透露,“此后我们会适时推出针对C端的产品,当然这需要结合整个商业环境、技术成熟度以及公司自身的发展来综合考虑。”


赞助本站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