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机器人领域又传出新消息。
近日,美国谷歌公司母公司字母表公司宣布将推出聊天机器人“巴德(Bard)”,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与最近大火的微软公司ChatGPT一较高下。
字母表公司首席执行官孙达尔皮柴当天在博客上介绍,“巴德”起初仅供一些测试人员使用,之后再大范围推广。
据美联社报道,“巴德”应该能用“简单到连孩子也能理解的语言”解释较复杂主题,比如外太空探索发现。它还可以执行更为日常的任务,比如为策划聚会提供建议或根据冰箱内剩余食材建议午餐内容。
除谷歌外,互联网巨头百度据说也将于3月推出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和最近爆红的ChatGPT类似,可能会成为中国在聊天机器人竞争中备受关注的一款产品。
据了解,百度公司正计划在今年3月推出与OpenAI的ChatGPT类似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服务,最初版本将嵌入其搜索服务中。这项工具将允许用户获得对话式的搜索结果,但名称尚未确定。
据此前报道,百度Create AI开发者大会前夕,百度搜索宣布将基于百度自研的生成式模型,升级“生成式搜索”能力,并指出,生成式AI和搜索引擎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还说搜索底层技术和AI底层技术是相通的,从2021年就开始尝试把AIGC与搜索两者结合起来了。
目前百度已经投入了数十亿美元研究AI,多年来一直努力从网络营销向更深层次的技术转型。知情人士称,百度的Ernie系统将成为即将推出的类似ChatGPT的AI工具的基矗Ernie是一种大规模的机器学习模型,已经过多年的数据训练。另外,百度还在开发自动驾驶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聊天机器人应用多重领域,在电信、旅游、医疗航空、金融等领域均有涉及,效果明显。通过实践得知,聊天机器人不仅可以节省人力成本,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其未来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让国内外诸多企业纷纷布局聊天机器人行业,市场呈现一片蓝海的状态。
正是因为巨大的潜在价值,近年来聊天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数据显示,2020年聊天机器人市场规模为27.1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98.5亿元,复合增长率达50%,远高于全球水平。
如今聊天机器人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聊天机器人还将应用在更多的细分领域中,并且在技术、企业和资本的助力下,爆发出无可估量的潜力。
除互联网大厂百度以外,去年11月份,家电巨头美的集团也发布了公告,宣布正式完成对库卡100%股权收购,并加码机器人业务。
事实上从2016年开始,美的集团就开始着手收购库卡股权。2017年,库卡集团股份的交割工作完成,涉及款项全部交付完毕。直到去年底年,美的集团正式完成对库卡100%股权收购。历时七年,这场收购之举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中国家电大厂美的完成了一次成功跨界,不仅生产出颇受美国消费者青睐的窗式空调,也为特斯拉品牌以及整个电动汽车产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生产力。
除此之外,美的同时也面向食品、制药、电子工业推广库卡的轻型卫生机器人,并将其应用到Swissliog在物流、医疗健康领域所提供的机器人自动化解决方案中。预计到2025年,库卡在中国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将超过30%,其关联业务的净利润占比也将达到10%左右。
美的并不是唯一一个投资机器人的中国家电企业,它的竞争对手格力电器于2012年进入高端制造业领域。然而,作为总部位于珠海的家电巨头,格力并没有像美的一样收购行业龙头,而是走上了组建技术团队的自主研发道路,其产品涵盖了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仓储物流、工厂自动化等方面。
另外,还有小米、腾讯、美团、微软、阿里……
为何布局机器人领域?
近几年来,这些互联网巨头纷纷在AI和机器人领域进行布局,机器人产业似乎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说到底,还是利益问题。
中国机器人行业前景乐观。国际机器人联盟(IFR)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3年起,中国连续8年在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上占据世界首位。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的机器人市场出现下滑,但中国市场却不减反增,市场规模达422.5亿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18.9%。2022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712.4亿元。其中,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821.2亿元。
在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需求刺激下,机器人被引进到更多领域。产业升级对智能化装备的要求提高,新能源汽车、高端设备制造业等行业是首先引入智能工业机器人的产业。传统产业,如家电、医疗、轨道交通等领域也在快速发展。
另外,中国劳工成本上升和人口老龄化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工业机器人替换人工,可以节约劳动成本,服务机器人应用于家庭护理和医疗领域,可以便利人们的生活。
未来,越来越多的新业态开始萌芽,而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大厂也将开始拥抱机器人产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未来的市场格局也将掌握在企业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