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2年的工业机器人行情怎样?
近日,上市公司接连发布2022年度业绩报告。其中新松机器人扭亏为盈、拓斯达、迈赫股份、江苏北人几家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利润方面,新时达、埃夫特、亿嘉和、三丰智能、天永智能等公司预计2022年度净利润为负值……
一方面是不断扩大的国内市场,一方面是却是持续亏损的机器人公司,2022年的工业机器人赛道为何冰火两重天?
工业机器人市场持续火热 规模稳居全球第一
近十年以来,随着机器人在制造业的普遍应用,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2022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完成产量4万套。2022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累计完成产量44.3万套。
从竞争格局来看,疫情显著加速国产品牌发展。2022年12月,我国工业机器人设备出口金额0.5亿美元,进口金额1.8亿美元,贸易逆差为1.3亿美元。2022年1-12月我国工业机器人设备累计出口金额6.1亿美元,累计进口金额20亿美元,累计贸易逆差为13.9亿美元。
过去十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同样突飞猛进。十年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长到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近30%,居世界首位。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近年来国内机器人产业投融资持续活跃也初步形成了产业和资本联动发展格局。据统计,2022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已披露融资金额超过300亿元。
机器人和自动化已经成为了现代制造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制造商在生产设施中集成机器人系统,以提高产能、提高利润率并降低运营成本。而汽车行业是工业机器人应用的重点领域,目前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超预期,机器人市场需求也将持续保持向好态势。
上市公司持续亏损 工业机器人赛道冰火两重天
从部分亏损公司发布的业绩预告来看,2022年受疫情影响,停工停产导致物流运输、市场拓展及员工差旅等工作均受到影响,机器人公司已有订单产品交货受限,因交付进度影响订单额。同时,工业机器人赛道长期向好,因此各大公司继续投入,各项费用总体较上年同期并未减少,导致公司整体利润下滑。
另一方面,工业自动化行业需求收缩、预期减弱,部分行业整体下滑,公司产品受到影响,收入大幅下滑导致公司利润下滑,部分行业景气度欠佳。
另外,国内相关下游行业投资波动及国内外物流运输限制,导致2021年下半年以来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短缺带来的电子元器件价格大幅上涨、保供保交付成本增加带来经营成本的增加,加之国内机器人业务市场竞争加剧,海外集成业务市场成本竞争日趋激烈,导致一些公司整体业务毛利率尚未有明显改善。
2022年,部分公司持续落实“聚焦”战略,加强对资源的调配和使用,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机器人业务的销售体系建设,建立基于行业应用及基于大区制的矩阵式销售体系,机器人业务销售费用较2021年同期有所增长,公司的战略调整和人员配置调整也产生较大的一次性费用支出。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聚焦10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建设一批应用体验中心和试验验证中心。推动各行业、各地方结合行业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特色,开展“机器人+”应用创新实践。搭建国际国内交流平台,形成全面推进机器人应用的浓厚氛围。
为推进“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战略,部分公司积极拓展更多行业及市场业务,丰富产品种类,企业持续引进优秀人才,加强市场和渠道开拓,并推出了立体巡视系统、智慧共享充电桩系统、轨交行业机器人、清扫机器人等不同领域的新产品,长期、多元化持续发展提供增长动力。在营收下滑的情况下,较高的研发费用、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也对公司净利润产生了较大影响。
结语
智能技术的加持,促进传统机器人行业进入快速转型期。尽管受限于疫情等外生因素,在整体经济形势相对低迷的背景下,机器人行业在2022年仍然表现出较为强势的增长力。疫情的反复爆发催生了多领域对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力及劳动力的旺盛需求,整个机器人产业呈现健康走势,2025年中国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接近千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