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2023年机器人发展速度能否开启“狂飙”模式?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3-02-04 16:09:37   浏览:5628次  

导读:前言 国产机器人崛起之路在何方? 随着近几年各类科幻题材影视剧的爆火,使得机器人成为热点话题。影视剧将科幻照进现实,引发人们对机器人的关注和思考。但作为机器人行业的从业者,回望机器人的发展史,国产机器人的历险之路才刚刚开始。 过去几十年,机器...

前言

国产机器人崛起之路在何方?

随着近几年各类科幻题材影视剧的爆火,使得机器人成为热点话题。影视剧将科幻照进现实,引发人们对机器人的关注和思考。但作为机器人行业的从业者,回望机器人的发展史,国产机器人的历险之路才刚刚开始。

2023年机器人发展速度能否开启“狂飙”模式?

过去几十年,机器人产业化进程是非常迅速的,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落地迅速,遍布工厂、商尝家庭等等场景,也陆续有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公司上市。但机器人的时代其实才刚刚萌芽。机器人在大部分领域才刚刚被接受,在绝大部分行业中的渗透率低到令人唏嘘。虽然我国近年来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做出了许多努力,国产机器人的进步也有目共睹,但就综合竞争力来说,国产工业机器人依旧比不过发那科、ABB、安川、库卡为首的“四大家族”。不仅让人感叹,国产机器人想要崛起,路在何方?

2023年机器人产业要变天了?

*“十四五”加速机器人+应用

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安部等十七部门就印发了《“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加快落实《“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重点任务,加速推进机器人应用拓展。

2023年机器人发展速度能否开启“狂飙”模式?

方案中提到了“机器人密度”,事实上,它也是衡量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程度的指标。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已由2015年的51台/万人,大幅增长至2020年的246台/万人,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的近两倍。但相较于以每万人932台位居榜首的韩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为实现这些目标,行动方案提出,将构建机器人产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机器人+”应用体验和试验验证中心。将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由2020年的246台/万人,提升至2025年500台/万人左右。这一方案的推出,无疑为国产机器人的发展增添的新的动力。

*疫情催生机器人新机遇

近年来,在疫情阴霾的笼罩下,各行各业都备受重创,机器人产业也深受影响。但疫情是把双刃剑,既重创了产业,也催生了新的机会。3年疫情,一批批各式各样的新型机器人走进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使得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同时也极大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加深了人与机器人协同生产的体验,也为机器人+的应用奠定基矗

*老龄化,低生育率推动机器人新产业

中国人口拐点已经提前到了。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大调整正式开始。过去科幻电影的场面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了。2023年1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同比减少85万人,未来随着人均学历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岗位将被机器人替代。

2023年机器人发展速度能否开启“狂飙”模式?

同时,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不管是鼓励生育还是机器人密度翻一番都是围绕人口问题展开的。从发达国家,尤其是制造业为主的发达国家来看,我国的机器人密度2020年刚刚突破210台每万人,相比德国的350+台每万人,韩国的900台每万人,日本的390+台每万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机器人密度的提高将大大提升我国的生产率。国产机器人的需求市场空前巨大。

国产机器人崛起速度,离“狂飙”还有多远?

从整体的工业机器人的市场来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有率前四的是发那科、爱普生、ABB、安川等,无一例外都是外资品牌。国产品牌中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埃斯顿仅位列第8。但近年来国产机器人的发展也呈现出越来越猛烈之势,大有与国际巨头们比肩而行的架势。

2023年机器人发展速度能否开启“狂飙”模式?

*核心零部件的技术突破

过去,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技术一直掌握在四大家族手里,想要突破,困难重重。但国产机器人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后,目前虽然还无法做到完全超越或持平国外产品,但已经努力“赶超”,达到“接近”。我们在三大核心技术上已取得的重大突破有:减速器:国内企业研制的RV减速器加速迭代,产品核心指标接近国际领先水平。控制器:与国外产品差距日益缩小,低成本、高性能的国产控制器不断得到市场认可。伺服系统:部分国内企业等研制的伺服系统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人口红利消失,机器人参与生产成本更低

随着我国老龄化和低生育率的到来,中国人口红利正快速减弱。同时,用工荒的步步紧逼,迫使生产企业不得不把眼光转移到工业机器人上。

据调研,国内重点工程机械企业机器人使用情况,得知只要产能利用率足够高,机器人比人力更划算。一般一台大型焊接机器人 ,初始购置成本200万,10年折旧的话,一年20万,一个月1.67万。如果三班倒生产,相当于5-6个工人的工作量。一个工人淡季工资是3000-4000,旺季工资是5000-6000,即使淡季5-6个工人工资,也要最少需要将近1.2万到1.5万,旺季可能要3万到3.6万,全年合计要30万,远高于当年机器人折旧总额20万。而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进步,机器人的维护保养费用也在逐步降低。同时,相比人类劳动,人工智能下的机器人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人工智能结合互联网的大数据指导工业生产,在一些重复性和精细化生产工作上,机器人的效率是人类的数十倍。

*国家各项政策利好机器人市场

机器人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是国家从制造大国发展成为制造强国的重要抓手,从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国务院各部委发布的关于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的相关产业政策,到十四五规划,均指向加快壮大高端装备产业。在当今国家制造业处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产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提升产业智能化升级将助力企业提高制造效率,提升品质,从而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虽然国产机器人崛起速度离“狂飙”还差“一点点”时间,但整个市场对于机器人的需求在逐渐扩张,而且速度非常快。不管是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还是服务机器人等,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会。在剧烈的制造业模式转变的情况下,中国的机器人企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产机器人的崛起之路必将到来。

总结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机器人产业正向着高质量、高水平、智能化不断发展,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机器人将成为全球机器人市场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同时,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国产机器人技术的不断突破,机器人的应用市场将会不断扩大,未来可期。


赞助本站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5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