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今年将出台一系列加快创新发展的资金支持类和改革类政策措施,从平台、集群、企业、人才、资金等五个方面推动创新发展,当好扎实推进科创中心建设的排头兵。
1月29日,在“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发改委主任孟武康表示,今年武汉将加快推进脉冲强磁场优化提升等10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预研预制,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新创建5家产业创新中心,提升294家企业技术中心、206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效能;做大做强集成电路等4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商业航天及北斗应用等2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电磁能、量子科技等五大未来产业,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武汉市经信局局长杨相卫表示,今年将分层推进创新集群培育,第一层是支持光电子信息、“武襄十随”汽车集群两大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新发展。增强集成电路中试平台服务功能,谋划建设硅光芯片工艺线、化合物半导体中试线。围绕“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加快汽车产业发展,新增新能源汽车产能20万辆,扩大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范围。第二层是支持网络安全、光通信设备及光电子器件制造两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推动集群内企业协同发展。第三层是培育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新赛道产业集群。
武汉市经信局今年还将开展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行动,力争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提升5~10个百分点,创新型企业达到30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00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260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5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
人才是第一资源,武汉今年将重点实施武汉英才计划和吸引集聚博士后人才,为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武汉人才工作局局长姜铁兵介绍,博士后人才是具有创新能力、创造活力、成长潜力的青年骨干力量,武汉市今年将大力支持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吸引集聚博士后人才,在生活待遇、发展支持、服务保障等方面给予博士后人才全方位的支持。
作为武汉国有资本运作和战略投资专业化平台,武汉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整合各类政府引导基金,设立总规模300亿元的武汉基金, 今年将瞄准科研成果转化、科技自立自强、科技产业人才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东湖高新区和武汉经开区是武汉经济发展的两大主战场和重要风向标。2023年,武汉东湖高新区将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争创1至2家国家实验室基地,大科学装置建成运行2个、开工建设3个、立项实施2个;努力营造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环境,力争全年高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增长超过20%。
2022年,武汉经开区主要科创指标实现“三个翻番”,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至1000多家,“双创”孵化载体倍增至25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倍增至51.6亿元。武汉经开区表示,力争到2025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增速达到15%,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0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和孵化平台突破12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