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禾赛科技冲刺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获众明星企业加持,业绩仍承压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3-01-28 12:26:06   浏览:3701次  

导读:近日,国内激光雷达公司上海禾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赛科技)向美国证监会正式递交招股说明书,准备登陆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如果成功,将成为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 实际上,这并不是禾赛科技第一次冲击资本市...

近日,国内激光雷达公司上海禾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赛科技”)向美国证监会正式递交招股说明书,准备登陆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如果成功,将成为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

实际上,这并不是禾赛科技第一次冲击资本市常禾赛科技曾于2021年初递交科创板招股说明书,但仅仅历经两个月后,就主动撤回上市申请,但彼时并未透露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的原因。

业内普遍认为,对于激光雷达产业而言,2022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大量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在2022年开始量产交付,2022年也被称为是激光雷达的量产元年。招商证券分析称,车载激光雷达将逐步成为车载雷达主力,预计2026年车载激光雷达的市场规模将超过28.75亿美元,约占整个车载雷达市场的26%,年复合增长率为66%。

获百度、博世、小米、美团、高瓴加持,业绩仍承压

禾赛科技成立于2014年,由李一帆、孙恺、向少卿三人联合创办,李一帆任公司首席执行官,持股8.6%;孙恺任首席科学家,持股8.9%;向少卿任首席技术官,持股8.6%;此外,创始团队共掌握77.9%的投票权。

此次操刀禾赛科技赴美上市的是其首席财务官谢东萤,谢东萤曾是蔚来汽车的首席执行官,曾推动蔚来汽车在美股上市。

禾赛科技一直是资本竞相追逐的对象,此前其已完成共计九轮融资,募资总额接近60亿元,百度、博世、小米、美团、高瓴创投等参与其融资。

按照其2021年递交的科创板招股说明书,禾赛科技当时就处于连续亏损状态,且尚有累计未弥补亏损3873万元,其解释称是由于持续研发投入过高所致。

按照禾赛科技最新递交的招股说明书,2019年-2022年前9个月,禾赛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48亿元、4.16亿元、7.21亿元和7.93亿元;净亏损分别达1.2亿元、1.07亿元、2.45亿元和1.65亿元。毛利率方面,2019年-2022年前9个月,毛利率分别为70.3%、57.5%、53%和44%,呈现下降趋势。

从财务数据来看,目前禾赛科技仍未实现盈利,不过和上一年同期(亏损1.76亿元)相比,2022年前9个月亏损略微收窄;同时其2022年前9个月的营收已经超过2021年全年。招银国际研究部经理白毅阳分析称,激光雷达企业盈利的制约因素主要与研发制造成本高和装机量处于逐渐起量阶段有关。禾赛科技方面也表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亏损状态可能会继续持续下去。

出货量超10万台,905nm波长或更具优势

激光雷达产品是禾赛科技营收的主要来源。招股说明书显示,禾赛科技基于半导体设计的TX/RX系统(激光收发系统)采用了专用集成电路/自研芯片化技术,与传统激光雷达分立组件的架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其表示,自研的芯片化技术在最大限度地提高激光雷达性能的同时降低了功耗,目前已完成芯片化技术v1.5版本的升级,并将继续升级和优化。

从产品来看,AT128、QT128、XT32以及FT120等是禾赛科技面向前装量产市场推出的激光雷达产品,目前出口量超10.3万台;此前禾赛科技方面表示,已获得理想、集度、路特斯、高合、长安、上汽等主流主机厂共计数百万台的激光雷达前装量产定点。

禾赛科技方面认为,1550nm波长的激光器和接收器组件普遍存在高功耗、光纤激光器成本较高以及基于砷化镓铟微光显微镜接收器灵敏度低等问题。从长期来看905nm波长或更具优势,一方面砷化镓材料已经在消费类电子和汽车电子领域得到验证,产业链相对成熟;另一方面905nm波长分辨率更高,同时也或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点频。不过1550nm波长和905nm波长各有优劣,最终激光雷达的性能、成本和可靠性还是要看激光雷达产品的整体设计。

目前,禾赛科技暂未对外公开募资金额以及募资用途,此前其科创板上市申请时的募资用途主要适用于智能制造中心项目、激光雷达专属芯片项目以及激光雷达算法研发项目。业内认为,对于激光雷达企业而言,当下最重要的是量产能力、产品稳定性和性价比,想要扩大盈利空间,加速规模量产是关键。

激光雷达尚未到爆发时刻,量产与上路验证仍是关键考验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化、网联化技术不断融合,使得自动驾驶技术得以飞速发展,激光雷达作为自动驾驶系统中最重要的感知传感器之一,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招商证券分析称,乘用车和无人驾驶汽车的持续增长带来的需求成为车载激光雷达市场的驱动因素;国信证券分析称,预测到2027年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增长至63亿美元,对应2022-2027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2%。

不过,风光的只是少数,2022年海外激光雷达上市公司正经历一场惨淡的风暴;激光雷达鼻祖德国Ibeo公司宣告破产,而国内一级市场,激光雷达初创企业的融资情况也出现分化,市场份额向头部厂商倾斜。

Ibeo公司的激光雷达产品采用纯固态路线,但由于成本等问题,商业化瓶颈一直未能打破;海外市场中,不仅Ibeo公司日子难过,Velodyne公司等激光雷达企业的股价也持续滑坡。业内分析称,这主要是定点订单与实际兑现之间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且兑现时间长度也在拉长,认证周期阶段多、流程繁琐,导致量产车型装配进展缓慢。

相对而言,国内市场激光雷达已起量,但还没到爆发的时刻。这背后首先是价格问题。艾瑞咨询方面分析称,从传统机械式到固态激光雷达,价格都是一路下探;去年激光雷达价格基本在1000美元左右,根据技术路线和厂商不同,价格会有些波动,国内部分厂家推出很多半固态产品,现在价格基本都是千元级别,5000元至9000元不等。开源证券分析称,目前单颗激光雷达的成本价格最高仍接近一万元。

其次是装载位置问题。从市场上量产车型来看,激光雷达的装载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装载在车顶,另一种是装载在保险杠上。去年集度汽车机器人的双激光雷达方案一经公布,便引发了一场热议,激光雷达的装载位置问题更是成为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集度汽车CEO夏一平、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以及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等争论的话题。

再者如何保障同步完成车规级量产和产能爬坡,以及上路验证也是当下关键。目前,激光雷达还在少量上车的阶段,处于验证周期;业内认为,初步预测在未来3年内将迎来激光雷达的大规模交付。禾赛科技方面表示,行业真正量产大爆发应该是在2025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琳琳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刘越


赞助本站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5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