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北京人文论坛召开,专家探讨AI如何赋能教育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2-12-14 10:47:44   浏览:4567次  

导读: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有哪些实现路径?目前存在哪些问题?近日,在北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举办的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主题北京人文论坛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梁正发布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研究...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有哪些实现路径?目前存在哪些问题?近日,在北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举办的“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主题北京人文论坛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梁正发布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报告在教育智能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探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高质量教育。

报告显示,总体而言,政府的教育改革指导方针、“互联网+”战略推动教育行业发展、公众参与倒逼教育升级三个因素构成了“三轮驱动”的AI赋能教育路径。具体而言,AI赋能教育实现了优质资源大规模复用、大范围共享,推动教育公平,打破规模教育壁垒,提供个性化教育模式。

与此同时,AI教育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学科,作为科学知识与核心技术的内容载体和工具方法,为学生提供观念理念与思维认知;在学校侧,AI带来了学校管理方式、效率的极大改善;在家庭侧,AI赋能促进个性化学习发展,帮助家长更好地获知孩子的学习情况。报告中还分享了商汤科技、科大讯飞和网易有道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上的实践案例,显示出新一轮的教育生态变革将加快到来。AI赋能教育也面临诸多挑战,如“新教育鸿沟”、施教群体技能欠缺、学生隐私保护等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当天,与会专家学者还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未来教育”“人工智能科学与伦理教育”“智能化教育场景下的治理挑战”三大议题,通过主旨演讲、圆桌对话的形式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探索人工智能科学伦理教育的模式与方向,探讨智能化教育场景下的治理挑战及应对。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认为,智能化教育生态打造了以儿童为中心的、高质量的、个性化的教育体系,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创造了条件,促进数字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如何构建虚实融合、数据驱动、人机协同的智慧教育环境,如何建立师生信息素养提升的无边界学校,如何探索信息时代小学教育治理新模式,如何解决好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现实困境,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希贵提出,学校要教会学生混合学习,为其在虚拟世界里的生活打好基矗他强调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直面不良结构问题。在信息化、智能化的世界,结构良好的问题越来越少,如何在虚拟世界中筛选信息、甄别信息、利用信息并不容易。因而学校要让学生学会面对大量不良结构的问题。

据了解,北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是北京市教委在北京高校统筹布局的高端创新平台。通过中心建设旨在鼓励和引导北京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融通校内外优质资源,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提炼标识性概念,推动学术理论中国化,打造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高地、创新人才培养培育高地和服务创新高地,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学理支撑,为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021年,北京市共有3个中心获首批北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立项建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人工智能伦理研究中心和首都师范大学中外文明传承与交流研究中心。


赞助本站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