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出口管制使全球供应链复杂化,欧洲企业被夹在华盛顿与北京之间。欧洲顶级芯片制造商表示,随着华盛顿出口管制使全球供应链运作进一步复杂化,他们正寻求稳定的中国业务。
意法半导体、英飞凌和恩智浦的首席执行官们表示,尽管他们遵守了华盛顿对中国半导体行业实施的出口限制,但他们并没有计划停止在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运营。这些评论是在2022年慕尼黑国际电子元器件博览会首席执行官圆桌会议期间发表的,这是欧洲最大的半导体贸易展之一。
意法半导体首席执行官让-马克奇瑞说:“中国约占我们总收入的30%,这是我们不想离开的市场,我们要继续坚持下去。”他称,“我们只希望稳定。我们可以适应变化,但如果每半年就要改变一次,那就太难适应了。”美国商务部10月启动新一轮出口管制措施,试图通过限制获取美国技术来遏制中国在先进计算技术和人工智能方面的能力。
本月初,意法半导体公开了截止10月1日的经营报告,第三季度净营收达43.21亿美元,季度增长12.6%,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5.2%。财报显示,意法半导体所有部门及子业务部门的净销售额实现了快速增长,净利润达到11.01亿美元。目前来说,意法半导体主要输出的芯片包括32位MCU和视觉传达芯片,在这两个芯片中,暂时还没有其他公司可以取代其地位。目前,意法半导体在中国有5000多名员工。
供应芯片生产工具的欧洲公司,如阿斯麦和其他欧洲芯片制造商受新规的影响比美国公司要小,因为他们面向中国市场的产品更多是成熟的芯片生产技术,而不是华盛顿针对的先进新技术。
此前,阿斯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eter Wennink表示:“我们正在继续评估和关注美国新颁布的出口管制条例。根据我们的初步评估,新的限制并未修订阿斯麦从荷兰运出光刻设备的规则,我们预计其对阿斯麦 2023年整体出货计划的直接影响有限。”同时,Peter Wennink还透露,公司初步评估显示,美国出口管理条例新规对公司的2023年整体出货计划的直接影响有限。“我们可以继续将非 EUV光刻工具从欧洲运送到中国。”
尽管如此,欧洲芯片公司担心华盛顿和北京之间日益加剧的紧张局势导致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可能会扰乱他们在中国市场的运营。英国《金融时报》日前报道称,拜登政府一直试图与日本和荷兰达成三方协议,以使中国更难制造用于军事用途的先进芯片。
恩智浦的首席执行官库尔特西弗斯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并没有影响到我们,但是谁也不知道下一个出口管制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不知道该如何阅读规则,但我们绝对承诺随时遵守,所以我们确实很认真地对待这件事。这不会改变我们的业务,不过会让我们在中国的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他还说,尽管恩智浦在中国的业务不受(美国)新规的影响,但自上个月规则生效以来,恩智浦已建议其美国员工停止与中国从事半导体制造的客户进行任何沟通。
据恩智浦公布财报显示,公司2022财年三季报(累计)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20.65亿美元,同比增长62.73%;营业收入为98.93亿美元,同比上涨23.29%。
作为老牌的半导体厂商,恩智浦已实现了覆盖设计、晶圆制造、封测的全产业链体系。2021年恩智浦营收突破110亿美元,而汽车和工业领域占据了恩智浦营收的七成。通过几十年在中国的持续投入,恩智浦在中国已构建了全面的端到端本地研发和应用支持体系,如今已有1600多名的研发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