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东莞市人社局聚焦“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以打造“技能人才之都”为目标,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充分发挥竞赛对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示范引领作用。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的重要力量,为弘扬“工匠精神”,南方+东莞人社频道从即日起推出“技能东莞职引未来”系列报道,讲述多名市级竞赛获奖选手的技能成才的故事,敬请垂注!
宿志影是东莞南城新科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的一名电气研发工程师。从当年那个背着一个书包毅然来莞的大学生,到今天在自动化行业里已经工作十多年的资深人士,他不知不觉已年届37岁。
2022年,东莞举办智能协作机器人职业技能大赛,宿志影抱着积极进娶提升自我的心态参加比赛,以高分夺得冠军。
扎根东莞见证制造业转型升级
宿志影出生于吉林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农民。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他敏锐地察觉到自动化是未来国家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国家在持续发展自动化行业,从事这个方面的研发工作,也是因为看好自动化的前景。”
在大学期间,他不仅担任班长和学生会委员,还拿到了国家奖学金。毕业后,他拒绝了当地研究所的稳定工作,“南方企业多,就业机会多,也想给自己一个机会,”他说。
于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背着一个书包来到了东莞。这一来,便在东莞扎下了根。
在东莞的十余年时间里,宿志影一直从事电气研发工作。
看着流水线上从单机设备变成自动化设备;从一位工人操作一台设备,到一条流水线只需要几位工人维护。流水线上忙碌的工人越来越少,更多自动化设备取而代之。
兴起的行业取代了旧的岗位,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职业;工人从一线恶劣的工作环境退下,在舒适安全的环境里工作。
当年那个背着书包就来到东莞的大学生,虽乡音未改,却不打算离开了:“爱上了,就不打算走了。”
精益求精奋力追逐技能梦想
提及2022年东莞市智能协作机器人职业技能大赛,宿志影说: “现在不是都说‘工匠精神’吗?我自己虽然在这个行业里工作了这么多年,也需要不断进取,精益求精。”于是,他便报名参加了这次竞赛。
竞赛当天,宿志影早早来到比赛现场,虽然对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很有信心,但他还是有些忐忑。笔试结束后,当大家沉浸在抽奖活动的激动情绪里时,宿志影却感觉不到轻松交卷后他才发现自己有个题答错了,扣了一分,让他很担心自己是否会因为这一分之差进不了决赛。直到决赛名单公布,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才让他松了一口气。
在实操比赛时,从设备的检查到程序编写,凭借着之前训练时的娴熟操作,让他只用了50分钟就完成了比赛,比考试规定时间还提前了10分钟。虽然实操拿到了95分的高分,宿志影仍然心疼扣掉的5分。
“每一分都有可能成为影响夺冠的关键因素。直到最后比赛结果公布,我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他说。
他认为,比赛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自己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如果明年举办比赛,宿志影还会继续参加。
坚持不懈努力锻造高超技艺
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快速发展,熟练操作员工招聘越来越困难,人力成本大幅攀升,公司对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同时传统制造业使用大量人力从事机械僵化的工作,品质也无法和自动化设备相提并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科工程部决定研发低成本HGA(磁头折片组件)装配自动化生产线,应用高精度六轴工业机器人搭配机器视觉技术,代替人工在磁头折片组件装配流水线上对磁头进行抓取和放货,经验丰富的宿志影便负责MG10的电气工作。
因为紧迫,原定一个半月生产周期的自动化生产线需要在一个月内组装调试完毕,所有研发人员分秒必争,但研发过程却不是一帆风顺。
在设备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发现有个磁头会出现无规律的上下偏移,磁头的不稳定偏移会导致生产大量次品。从早上8点到第二天凌晨5点,宿志影和其他研发人员开始挨个检查结构、装配、程序,逐一排查问题并最终得以解决。
于是,低成本HGA(磁头折片组件)装配自动化生产线使用六轴工业机器人将多个设备之间建立了联系,通过机器人手臂进行粘贴、焊锡等一系列过程,实现全自动装配磁头折片组件。
据介绍,以前一条生产线需要4个人来进行操作,现在只需要1个人就可以;因为机器人的精度高、稳定性好,产品良品率从原来95%提高到98%。机器人可以24小时不停地运行,避免了人工疲劳等问题,让设备的利用率从原来的80%提高到现在90%以上,为公司创造利润超过1000万。
宿志影一直坚持在专业领域上不断追求进步,如今,他已经是东莞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专家库成员、东莞市首席技师,并且持有东莞市优才卡。
【记者】龚名扬
【作者】 龚名扬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